在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提供個性化客戶體驗已成為各家保險公司的重要發展任務。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為技術平臺,可以打破傳統保險經營模式下以特定客戶變量評估為基礎的承保定價模式,通過獲取、分析用戶個人的數據信息,為客戶量身定做個性化服務。例如,保險企業可以向客戶免費贈送健康手環,收集他們的健康大數據,在為產品定價時將用戶的運動量作為參考依據,運動步數還可以抵扣保費。
進一步來說,如果能將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大數據模式引入健康險領域,既能增加保險產品的吸引力,提高服務質量,又能改善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醫療機構的信息不對稱困境,積累精準定價經驗,控制醫療風險,一舉打破很多保險企業的健康險盈利難的窘境。
美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市場借鑒
國外保險公司早已意識到智能可穿戴設備將對健康險市場帶來積極作用,并在努力嘗試創新。據美國波士頓研究咨詢機構的調查發現,目前接近30%的美國保險公司正在嘗試使用智能可穿戴設備。其運用的商業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保險公司通過可穿戴設備提供特色醫療監控和治療服務,另一種是保險公司在定價時根據設備收集的信息來調整保險費。
第一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糖尿病管理醫療公司Well Doc,其經營模式是提供“手機+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用于移動醫療服務。
患者通過Well Doc公司推出Blue Star(藍星)軟件,記錄血糖變化、飲食含糖量等數據,通過手機上傳到公司后臺,經過云端的分析后軟件把數據信息傳遞給醫生,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不同的治療和用藥建議,軟件再把醫囑反饋給患者,幫助患者進行自我管理;軟件提供的服務還包括向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藥物控制檢測、實時行為指導等醫療教育服務。此軟件在相關臨床試驗中表現了治療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通過了FDA醫療器械審批,受到法律監督。根據Well Doc公司的實踐表明,患者使用藍星軟件三個月大約能降低群體糖化血紅蛋白2%,患者就診次數并發癥也相對減少,可以節約醫療費用15%。
美國的藍十字健康保險公司已經與Well Doc公司合作,為投保的糖尿病患者支付每月超過100美元的軟件使用費,以達到減少長期支出的目的。
第二種模式保險公司通過分析、挖掘智能可穿戴設備收集記錄的健康體征數據,了解投保人的健康風險、生活習慣,鼓勵其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建立獎懲制度,降低健康生活的投保人的保費、提高不健康投保人的保費,以經濟手段降低其醫療健康風險。
這種模式能夠實現保險公司與投保人的雙贏。一方面保險公司通過數據的分析,了解了投保人的生活習慣等健康風險數據,控制了健康風險,當投保人生活越健康,醫療費用也會逐漸降低,減少了賠付支出;另一方面投保人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信息反饋,增加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使身體更健康的同時節省了保費開支。美國的醫療保險費用一般是企業和員工共同負擔,而結合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投保方式不僅能夠減低企業的費用開支,而且能激勵員工積極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在輔助定價方面智能可穿戴設備也為保險公司提供支持。美國United Healthcare保險公司與Konami數字娛樂公司和Zamzee科技公司合作,針對肥胖兒童推出了一項醫療健康計劃。Zamzee負責開發智能可穿戴活動測量設備,Konami負責開發游戲,讓肥胖兒童在游戲運動中減少體重,降低肥胖風險。
對國內“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發展建議
目前在國內,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認可程度并不高,設備尚未成為不可或缺的產品得到大范圍普及。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設備面臨的安全風險會讓人憂慮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保護隱私的機制,就不會讓消費者信賴保險公司、放心的購買保險產品。所以在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模式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要走,具體來說,筆者給出如下幾點建議:
保險業層面
1.改變傳統的定價模式。保險公司在商業健康險的專業化經營中,應當創新費率形成機制與賠付機制。較高的賠付率和管理成本會讓經營商業健康險的保險公司難以實現盈利,只有轉型才能改變現狀。改變傳統的風險精算模式,依靠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的個體實時風險數據準確測量風險水平,以此為定價基礎精算出保險費率,費率能隨風險的變化而變動。
2.巧用醫改新政創新產品。保險公司應當有效利用醫改帶來的便利,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增加健康管理服務內容,推出個性化保險產品,提升保險附加值。商業健康險不只要做醫療費用補償的保險服務,更要將業務線全面覆蓋疾病預防、疾病診療、慢性病康復管理、體檢咨詢等項目,以綜合性服務為目標。在這方面,中國平安正在積極拓展原有的企業團體健康險業務,增加承接政府醫保的醫療健康保障服務,綜合運用各種信息化技術為各地醫改提供綜合服務,包括審批醫療費用、減少過度治療浪費、配合醫療機構和政府醫保管理機構提高管理效率,還嘗試建立精算模型預測未來疾病發展狀況等。
3.注重個性化服務。保險公司可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遠程實時監控功能,為養老院或者獨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養老護理救助服務,并利用其進行慢性病管理,老年人購買健康醫療保險之后,保險公司根據移動醫療診療情況進行收費或理賠。個性化和綜合化的服務會增加產品競爭力,降低同質性,讓客戶更有購買的意愿。
4.積極與醫療機構對接。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收購、控股、戰略合作、兼并等方式與醫療機構進行深入合作,有效整合醫療部門信息,控制醫療支出,降低小病大治的風險。例如,對患有搪尿病等慢性病的客戶,保險公司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收集其身體健康大數據和飲食信息,并將數據匯總后反饋到醫療機構,醫生通過專業判斷來隨時跟進診療方案,并再通過設備反饋給客戶。對風險較低、身體較為健康的客戶,保險公司通過設備向其提供健康管理建議、隨時督促其保持運動和健康生活方式;已經患病的客戶在治療過程中一旦發生醫療支出,與醫療機構對接,保證及時理賠。
5.重視技術創新,做好數據利用的基礎工作。首先,傳統數據分析平臺無法處理智能可穿戴設備和移動互聯終端帶來的大數據,保險公司必須提前規劃數據遷移,積極地與主要的數碼技術和云技術領先平臺進行合作。其次,在大數據時代,軟件智能化對提升運營效率至關重要。未來,智能型保險公司需要把應用軟件嵌入其業務的方方面面,只有把機器變得更智能,才能從大數據的信息規模中獲取更多價值,并讓機器發現個人所無法發現的數據之間的關聯。第三,保險公司應把客戶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放在首位,在收集和利用個人健康數據之前,搭建數據庫安全保護系統,不斷提高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物理安全、運維安全、應用安全系數,有效隔離病毒入侵、網絡黑客攻擊等危險。第四,努力培養專業性人才,做好人才儲備。新型保險產品的定價、推廣、運營需要既懂得保險知識又有醫學知識、既會分析數據又了解市場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是長期性的工作,保險公司要提前進行市場布局,在產品成熟期到來之前便做好人才儲備的相關工作。
6.警惕道德風險。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保險公司還應考慮到被保險人的道德風險,建立起反舞弊機制,堅持懲防并舉、重在預防的原則,有效降低客戶將智能可穿戴設備使用在非本人的身上,減少數據偏差的幾率,規范舞弊案件的舉報、調查、處理、報告和補救程序,避免客戶利用設備漏洞騙取保險金。
健康產業層面
1.鼓勵健康產業的投資,大力發展移動醫療。目前市面上非常缺少保險資金投入移動醫療領域的案例,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成立健康醫療產業基金,把基金投資到擁有成熟的關鍵技術、成長前景明確、能與保險業務產生促進作用的在線醫療、智能可穿戴設備、在線醫藥等科技企業,以股權投資為合作模式增強與移動醫療企業、健康產業的交流。
2.鼓勵設備廠商不斷研發新技術。我們要明確,智能可穿戴設備是新型保險產品的技術支持,對保險的定價和檢測的準確性至關重要。移動芯片企業要針對可穿戴設備推出更低功耗、更高集成度的芯片產品,例如德州儀器推出適用于移動設備的超低能耗TRP芯片組、中穎電子的動力鋰電池BMS技術、英特爾推出可穿戴設備專用芯片Edison,博通推出為低功耗可穿戴設備量身定制的BCM4771處理器。國內健康產業企業可以利用這些專業化的芯片,研發自己的產品。顯示技術是最影響設備外觀的關鍵技術,利用柔性顯示技術可以明顯改變設備的造型,可彎曲的屏幕增加了顯示面積,使設備的外觀更新穎獨特、設備更貼合人體,提高用戶接受程度和使用滿意度。三星率先推出柔性屏幕的產品Galaxy Gear fit,引領技術發展方向,國內的映趣科技繼而推出In Watch X智能手表,其他廠商也在跟進。
提高設備的續航能力,降低操作系統、芯片、傳感器的功耗,開發不同的高效快速充電技術,如無線充電技術、近磁場共振充電技術,以減少充電時間以減少產品使用中的間歇,這是智能可穿戴技術未來發展的重點。更先進的行走發電、生物能發電、使用特使纖維織物摩擦發電,這些仍處于實驗室開發狀態的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提高傳感器的精確性有助于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為健康算法積累數據。陀螺儀、骨傳導、加速度傳感器、肌點感測、IR眼球追蹤和IR影像感測都有運用在可穿戴設備的案例,未來最重要的方向是MEMS即微機電系統。微機電系統利用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制造而成,能以更小的體積、更輕的重量、更低的成本完成傳統機械傳感器無法完成的任務,它更適于批量化生產,可靠性、集成性、智能性都更高。國內一些上市公司已有較多開發產品,可以在未來與可穿戴設備結合推進其創新,如歌爾聲學的MEMS麥克風產品、水晶光電的光學低通濾波器、漢威電子的氣體傳感探測儀器等。
3.提升云端處理分析數據的能力。健康數據的有效利用不僅需要智能可穿戴設備終端收集信息,更需要在云端運用方面的提煉和分析。在前端設備收集到用戶的信息上傳到云端后,要增加應用分析數據的作用,云端技術的升級創新是可穿戴設備實現智能化的必要條件。所以設備廠商不僅要研發硬件設備,還要開發云端技術。百度嘗試“云+端”的經營模式,既開發Boom Band健康手環、MUMU血壓儀、Baidu Eye和Lain智能體脂測量儀可穿戴設備,也努力打造Dulife智能健康數據平臺。設備終端將收集到的用戶作息、運動、飲食、身體健康指標上傳到Dulife平臺,平臺對數據分析和處理后建立個人健康模型并結合專業醫學知識提供健康報告,除此之外,還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特點提供飲食改善、運動健身、美容保養、睡眠輔助等健康管理方案。百度還與青鳥健身、好大夫、急救中心等健康服務機構合作,擴大數據支持范圍。
醫療衛生機構層面
醫療衛生機構可與保險公司、智能可穿戴設備廠商合作,探索新型醫療保險服務模式。在養老服務領域,將使用可穿戴設備的老年人納入醫療監控體系,對身體指標出現不利變動的人群及時通知就醫或提醒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當患者遇到緊急意外時迅速出診,向老年人的監護人發出求救信號,利用設備聯網后數據的及時傳遞為老年人發病治療爭取寶貴時間,及時通知保險公司被保險人出險情況,讓保險公司隨時了解被保險人健康風險的變動情況。在疾病治療領域,醫療衛生機構應配合科研機構進行治療方案的臨床醫學實驗,積累實踐數據,在實驗中對比設備收集信息和設備使用者治療情況變化,并從中找尋恰當的分析模式,為健康算法積累經驗。
總之,“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商業模式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大大增加保險公司與用戶的互動機會,用戶通過設備記錄健康數據、向醫生和保險公司反饋健康變化、提出需求服務,避免信息溝通不暢引起的誤解與不滿。保險公司通過設備向用戶提供就醫預約、健康咨詢、疾病管理等全方位服務,讓客戶不止在出險時才能感受到保險服務,增強保險產品附加值,極大地提升客戶滿意度。
-
傳感探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6258 -
智能可穿戴
+關注
關注
0文章
50瀏覽量
11761
原文標題:“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的新玩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wearable,微信公眾號:OFweek可穿戴設備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ittelfuse提供可穿戴設備開關解決方案
![Littelfuse提供<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開關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C9/wKgZPGequw-ABMjQAAA0Jb5KipY099.png)
TRIZ理論解鎖可穿戴設備新體驗!
![TRIZ理論解鎖<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新體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A/72/wKgaomWObHaAb3N2AAAMcLhFG2Q039.png)
Meta拓展可穿戴設備領域,計劃推出Oakley智能眼鏡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DB/wKgZoWcy_rCAOxfpAAIfSSbyWC4775.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4C/wKgaomcy9IKAJDlXAAJI5HTc5Js104.png)
可穿戴設備論壇順利召開!看可穿戴設備如何撬動萬億市場
![<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論壇順利召開!看<b class='flag-5'>可穿戴設備</b>如何撬動萬億市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2/FC/wKgaoWcPBwOADYjaAArqw_6t-9870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