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總線雖然有強大的抗干擾和糾錯重發機制,但目前CAN被大量應用于比如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醫療、煤礦、電機驅動等行業,而這些場合的電磁環境比較嚴重,所以如何抗干擾是工程師最為關心的話題。
前段時間有個做模臺流水線的用戶,一條流水線有兩路CAN總線,一條總線有22個控制節點,每當啟動模臺就會出現嚴重的失控狀態,模臺下是由很多電機驅動的,而操控臺下放著變頻器。使用CANScope測試發現,在未啟動電機情況下,控制臺的CAN通信正常,幀統計結果顯示100%成功率,如圖1所示。
圖1模臺靜態狀態下幀統計
此時CAN波形圖如圖2所示。
圖2 模臺靜態狀態下波形圖
然而當模臺電機啟動之后,CAN總線質量急劇下滑,使用CANScope幀統計結果顯示成功率僅僅為16.33%,如圖3所示。
圖3模臺動態態狀態下幀統計
此時的CAN波形圖如圖4所示,可見干擾導致波形嚴重畸變。
圖4模臺動態態狀態下波形圖
干擾導致幀錯誤增加,重發頻繁,正確數據不能及時到達。所以如何解決干擾帶來的困擾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CAN總線抗干擾的六大解決方案。
干擾不但影響信號,更嚴重的會導致板子死機或者燒毀,所以接口和電源的隔離是抗干擾的第一步。隔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地回流燒毀電路板和限制干擾的幅度。如圖5所示,未隔離時,兩個節點的地電位不一致,導致有回流電流,產生共模信號,CAN的抗共模干擾能力是-12~7V,超過這個差值則出現錯誤,如果共模差超過±36V,燒毀收發器或者電路板。
圖5差分抗干擾示意圖
傳統用戶都采用分立器件自己搭建隔離電路的方式,如今大家更青睞使用隔離收發器做防護隔離。如圖6所示的CTM系列隔離收發器的總線隔離技術,與傳統分立器件方案相比,產品具備更高的集成度與可靠性,能夠有效提升總線通信防護等級,極大程度降低用戶的采購與生產成本,大幅縮短開發周期。
圖6隔離CAN收發器
增加CTM隔離模塊后,如圖7所示。隔絕了地回流,限制了干擾幅度。
圖7隔離地回流
共CAN收發器的信號地
共CAN收發器的信號地,并且CAN使用三線制信號傳輸。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擾。注意圖8中屏蔽層為近距離外殼等電勢的情況下的接線方法。
圖8CAN信號共地
CAN線保證屏蔽效果與正確接地
帶屏蔽層的CAN線,可以良好地抵御電場的干擾,等于整個屏蔽層是一個等勢體,避免CAN導線受到干擾。如圖9所示,為一個標準的屏蔽雙絞線,CANH和CANL通過鋁箔和無氧銅絲屏蔽網包裹,如圖9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和與接插件的連接,在連接部分允許有短于25mm的電纜不用雙絞。
圖9屏蔽雙絞線
使用屏蔽線后,在屏蔽層沒有良好接大地前,屏蔽線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們要選擇一種接地方式。這里有三種外殼接地法:屏蔽層單點接地,可以避免地回流(不同位置的地電位不同而導致的產生電流),如圖10所示。節點信號地阻容接自身外殼,如圖11所示。屏蔽層分段屏蔽法,如圖12所示,多點接地可以加快高頻干擾信號的泄放,屏蔽層單點接地可以避免地回流,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接地方式。
圖10屏蔽層單點接地
圖11 節點信號地阻容接自身外殼地
圖12 屏蔽層分段屏蔽法
在CAN的應用場合,由于距離一般都較遠,所以大部分采用屏蔽層單點接地的原則,在干線上找一點將屏蔽層用導線直接接地,該點應是所受干擾最小的點,同時該點位于網絡中心附近。
提高CAN線雙絞程度
CAN總線為了提高抗干擾能力,采用CANH和CANL差分傳輸,達到效果就是遇到干擾后,可以“同上同下”,最后CANH-CANL的差分值保持不變。如圖13所示。
圖13差分抗干擾示意圖
CANH和CANL要緊密地絞在一起,通常雙絞線只有33絞/米,而在強干擾場合,雙絞程度要到45-55絞/米才能達到較好的抗干擾效果。另外線纜的芯截面積要大于0.35~0.5mm2,CAN_H對CAN_L的線間電容小于75pF/m,如果采用屏蔽雙絞線,CAN_H(或CAN_L)對屏蔽層的電容小于110pF/m。可以更好地降低線纜阻抗,從而降低干擾時抖動電壓的幅度。
表1 雙絞線對磁干擾的衰減比
增加信號保護器
增加信號保護器,提高抗浪涌群脈沖等EMC能力。上面的隔離只是阻擋,如果干擾強度很高,比如達到2KV浪涌,隔離也會被破壞。所以要想達到更高的防護等級,必須增加防浪涌電路。如圖14所示,為ZLG致遠電子高速總線標準防浪涌保護電路。
注意,由于電容較大,一條總線最多增加2-3個保護器!
圖14信號保護電路
CAN轉為光纖傳輸
增加CAN轉光纖轉換器。解決超強干擾(比如遠程激光與電磁脈沖發射裝置)與雷擊問題,光纖是一種無法被電磁干擾的傳輸介質,如圖15所示,為使用ZLG致遠電子的CANHub-AF1S1和CANHub-AF2S2組合的光纖主干網絡。
圖15使用光纖轉換器實現光纖主干傳輸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總線抗干擾的六種解決方案,在文章最后再補充在現場常用的兩種手段吧。
1、CAN線遠離干擾源
遠離干擾源是最簡單的抗干擾方法,如果CAN線與強電干擾源遠離0.5米,干擾就基本影響不到了。可是在實際布線中,經常遇到空間太小而不得不和強電混在一起,如圖16所示,為某新能源汽車的驅動系統,CAN線與驅動線混在一起,結果導致干擾很大。只要與CAN并行的驅動線,具備2A/秒的電流變化,就會耦合出強磁場而導致CAN線上出現干擾脈沖。所以CAN線必須要和電流會劇烈變化的線纜遠離。比如繼電器、電磁閥、逆變器、電機驅動線等。
圖16 干擾現場圖
而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盡量保證強電與弱電分開捆扎,距離上盡量遠離。實在避不開,也要垂直交叉,也不能平行布線。
2、增加磁環或者共模電感
使用抗干擾的磁環,目的就是削弱特定頻率的干擾的影響。如圖17所示,為增加磁環的效果。CAN差分線纜可以兩線一起加,或者單端單獨加。
圖17 增加磁環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磁環或者共模電感時,不可隨意添加,如果適應頻率不對,則會影響正常信號通訊哦。
-
CAN
+關注
關注
57文章
2769瀏覽量
464384 -
電路連接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6684
原文標題:CAN總線抗干擾的六種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ZLG_zhiyuan,微信公眾號:ZLG致遠電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