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選擇固態硬盤的時候,是不是總會在參數規格上發現一個規律,容量越大,性能越好。那到底性能與容量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性能的決定因素
主控芯片
01
主控芯片作為SSD的“CPU”控制了SSD的讀寫速度和性能調節,主控芯片的性能好壞將直接決定SSD的整體性能表現,甚至使用壽命。
通道數
02
SSD的工作模式類似于raid0,是將多個閃存顆粒進行并聯,讓通道數增多,傳輸帶寬增大,使得讀寫速度提升。
閃存顆粒
03
目前消費級市場主要有MLC、TLC、QLC三種,讀寫速度與使用壽命都有所不同。
容量與速度的關系。
Volume
容量與性能的關系
根據SSD的工作模式,更多的閃存顆粒就意味著更多的通道數,那么單位時間能傳輸的數據就更多,傳輸速度也就更快,性能表現就會更好。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更大的容量并不代表更多的閃存顆粒,不同閃存的顆粒密度會根據顆粒本身工藝類型而有所不同,不可橫向對比。
大容量=長壽命
SSD的壽命計算一般以P/E數作為計算單位,即擦寫次數,對顆粒進行完整寫入算作一次P/E。相比于小容量,大容量在單次P/E可寫入的數據量要大的多,例如,240GB的SSD擦寫240GB數據算作一次P/E,而960GB的SSD擦寫960GB的數據才算作一次P/E。
在選擇SSD容量時,容量雖然有助于提升固態性能,但容量本身的需求才是容量選擇的決定因素,考慮容量大小時,建議先扣除系統大小和用于保持性能的空余空間之后,再預估使用量。
從目前的使用需求上講,對于僅有輕度使用的文檔辦公或者小型游戲愛好者,依然可以選擇240GB、480GB;對于預計使用兩年以上的游戲愛好者,只要你打算裝10個游戲以上,小編都建議考慮購買960GB以上容量,有疑惑的小伙伴可以參考《刺客信條:奧德賽》的磁盤空間需求(46GB+)。
-
臺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13832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475瀏覽量
57549
原文標題:臺電小課堂|性能和容量有直接關系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9da4a650b34,微信公眾號:臺電存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