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普通復印機和3D打印機的主要區別是,一個輸出二維的紙張,一個輸出三維的水杯。 具體怎么一個原理工作的,又有很多東西可以展開來講。有研究員開發了一種創建三維網格結構的新方法,它是在最大程度上可以取代標準的3D打印機的3D格子折疊技術。
3D打印格子有各種驚人的應用,并越來越多地用于定制醫療植入物、輕量級工業零件等的生產。
現在,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創建三維網格結構的新方法,它依賴于復雜的折疊技術,而不是3D打印。該團隊表示,其創新的方法可以提供比其實心3D打印對應物更多功能的3D晶格結構。
由AmirZadpoor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生產3D網格結構的新方法受折紙的啟發,折紙是日本將紙折成復雜形狀的藝術。
然而,不同于傳統的折紙,折疊的3D結構起始于使用先進的電子束納米光刻技術構圖的平坦形狀,并且隨后可以折疊成具有復雜的內部形狀的三維形狀-類似于3D打印的格子,但顯然具有更容易的訪問內表面。
據報道,這種改進的通道水平為格子提供了更大的功能,其可以被設計為滿足某些特性并且起超常材料的作用。折疊的3D結構可以用于創建柔性電子器件,創建新的超材料以及開發具有組織再生特性的醫療植入物。
Zadpoor說:“我們對3D打印格子結構的內部表面區域的訪問非常有限。自由形式的表面裝飾與格子形式的結合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受日本折紙藝術的啟發,我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允許這種組合?!?/p>
“我們提出了從最初的平坦狀態‘折疊’成格子結構的不同尋常的方法。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完全訪問將最終成為我們網格結構的整個表面。然后,我們可以使用現有的技術來裝飾表面?!?/p>
Zadpoor補充說,研究團隊已經將其折疊的3D格子分成三個不同的類別,每個類別都有一個獨特的折疊策略。與4D打印實踐不同,一些折疊的格子結構集成了“自折疊機構”,例如,當暴露于特定元件(如溫度變化)時,其允許平面圖案化材料自動折疊成其格子結構。
這項研究還表明,“自由形式的3D裝飾物如何應用在分辨率為幾納米的平板表面上”。據悉,該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
用戶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