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醫療設備的無線充電設計
2012年12月05日 10:03 來源:ed-china 作者:Nick Schade 我要評論(0)
核心提示:無線充電近在咫尺,現在已經擴展到醫療和其他便攜式設備上。本文主要介紹便攜醫療設備的無線充電設計與實現。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大城市急救室的醫療技師。你在各個病房之間穿梭,使用便攜式診斷設備協助醫護人員做診斷。工作壓力大,病人源源不斷,你根本沒時間去找插座,把你的設備插上去。你大概愿意把設備放到一個地方,讓它自動充電。這樣你就能到下一個病人或傷者那里,他們需要動作迅速和高效的醫護人員。對你和病人來說幸運的是,無線充電已經是一種現成的技術。
標準
行業標準規范正在引領無線充電的發展。無線充電聯盟(WPC)的標準也被稱為Qi(發音“奇”)。這個規范又分為系統的三個核心部分:功率發射器、功率接收器以及這兩個器件之間的通信協議。這個標準的主要特點是(見圖1):
圖1:無線充電系統方塊圖(來源:無線充電聯盟網站)
(1)一種從底座到便攜式設備的非接觸式功率傳輸方法,這種方法的物理基礎是線圈之間的近場電磁感應。
(2)使用一個次級(或接收)線圈傳輸大約5W功率。
(3)工作頻率范圍為110Hz至 205kHz。
(4)在底座表面擺放便攜式設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方式是在底座表面的指定位置擺放便攜式設備,底座通過該表面的一個或幾個固定的位置提供能量;自由定位允許便攜式設備隨意擺放在充電站表面,從該表面的任何地方提供能量。
(5)可以達到非常低的待機功耗,這取決于具體的實現方法。
(6)能夠靈活地把系統集成到便攜式設備。
能量傳輸過程
一個簡單的通信協議就能夠使便攜式設備完全控制能量傳輸過程。能量傳輸過程分為4個階段:
(1)選擇階段:功率發射器監視充電接口,探測待充電的設備是否擺放到位。如果沒有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器將不停地查驗(ping)功率接收器。如果在給定的時間里沒有探測到要充電的設備,功率發射器就會進入待機模式。
(2)ping階段:類似于聲納,功率發射器發出一個數字ping信號,探測可充電設備。如果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器就把功率信號保持在ping信號的電平,然后進入識別和配置階段。如果沒有探測到設備,功率發射器就返回到選擇階段。
(3)識別和配置階段:功率發射器與功率接收器協商,確定給接口上需要充電的設備提供多大的功率。如果設備從接口上移開,功率發射器就返回到選擇階段。
(4)功率傳輸階段:功率發射器向功率接收器提供能量,根據功率接收器的反饋情況調整所需要的電流。在功率傳輸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安全功能會適時關閉功率傳輸,并返回到選擇階段。
這個標準已經得到電子行業各領域內超過90家公司的支持。
技術
無線充電使用近場電磁感應原理,將能量從充電底座(襯墊)傳送到便攜設備。在不斷變化的距離上,充電襯墊中的發射器線圈(Tx)向嵌入在手機等便攜式設備中的接收器線圈(Rx)傳送能量。充電襯墊里的發射器/初級線圈在上電時產生一個類似于傳統變壓器的電磁場,感應電流流過便攜式設備上的次級線圈(充電底座有一個功率轉換電路,將電能轉換為電磁場。在接收器端,功率接收單元將電磁場重新轉換為電能,對設備的電池充電)。發射器和接收器相互通信,控制充電過程。
Vishay Dale Electronics公司的IWAS系列Qi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防護罩,是第一批可用于符合WPC規范的器件的商用無線充電線圈。IWAS系列的效率達到70%或更高,為接收線圈提供高磁導率防護罩,阻斷充電磁通,防止它損壞敏感器件或電池。IWAS系列無線充電接收線圈/防護罩的性能不會受到永磁體的不利影響。
本文導航
- 第 1 頁:便攜醫療設備的無線充電設計
- 第 2 頁:IWAS線圈的優點
上周熱點文章排行榜
上周資料下載排行榜
創新實用技術專題
瘋PK:2015,大陸IC設計趕超臺灣?
熱評
- LM3S9B96開發板手冊及原理圖
- NI推出Single-Board RIO嵌入式介面
- LED手電筒電路圖
- 3.15投訴:揭開天翼3G手機的“欺騙”
- STM32F103ZET6紅牛電路圖
- 高通發布全新設計DragonBoard板
- 3gqq.com 網頁登錄
- 新款 Apple TV 將在3月8日出貨
- 小米手機2工程機月底將上市
- protel99se正式漢化版免費下載
博文
- 一個女生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感悟
- 請問KEIL軟件使用及流水燈設計,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和深度才是過關呢?請大俠們給以指點迷經
- 《論模電與愛情》
- 電子工程師爆料——撕掉電子業現狀強大的遮羞布
- 我是小小技術員(一)
- 拯救大學生
- 《昨夜無眠,為了一個學生》
- 5V-USB充電器電路圖,有詳細制作步驟
- 大三了
- 華為思考人生
用戶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