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行業標準、規范出臺
近幾年充電寶、移動電源發展迅猛,市場火爆,有極為廣泛的應用人群。由于移動電源準入門檻低,行業內亦缺少強制性的執行標準,故此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移動電源自燃、爆炸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我國首部鋰離子電池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于2015年8月1號正式實施,該標準有利于鋰電池行業健康發展。
為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鋰離子電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發布了《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該文件對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及性能、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安全管理、衛生和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等進行了規范。
(二)新能源汽車
2012年,國務院討論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下稱《規劃》),明確了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推廣普及非插電式的混合動力汽車,并提出了在2015年純電動以及混合動力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的目標。《規劃》的出臺在無形中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產業勾勒出一個龐大的市場輪廓。
2014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為國家戰略,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增長,鋰電池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三)儲能產業商業化規模化發展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將儲能引入國家級能源規劃中,提出要加強電源與電網統籌規劃,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
2016年6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次確立了電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地位,明確了電儲能參與調頻調峰輔助市場服務。此次新政策將通過對輔助服務市場補償機制的完善,推動儲能產業商業化發展提速。
儲能技術是未來能源結構轉變和電力生產消費方式變革的戰略性支撐。在儲能技術發展和商業化趨勢推動下,動力鋰電池作為新能源行業的主角之一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而儲能規模化發展將會促進鋰電池產業鏈延伸與整合,促使動力鋰電池產業上中下游與資本對接,與市場同步,實現合作共贏。
(四)應用廣泛
鋰離子電池大量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電動車、路燈備用電源、航燈、家用小電器上,可以說是最大的應用群體。同時,鋰電池廣泛應用于水力、火力、風力和太陽能電站等儲能電源系統,郵電通訊的不間斷電源,以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軍事裝備、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二、不利因素
(一)安全性差
在鋰電池發展過程中,因為采用的正負極材料及其配方不同,多次出現爆炸、燃燒等不安全的問題。一方面是用戶在使用時,因使用方法不正確造成短路,出現燃燒爆炸。另一方面是鋰離子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石墨負極的配合下,一旦出現高溫,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所以通常廠家都會在電池內部安裝鋰電池保護板,用以保護電池。但是,一些雜牌電池在原材料及組裝工藝上與品牌電池有很大的差別,所用的線路、保護板質量不高,老化后就很容易自然。
(二)經濟環境
2015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中國經濟結構分化、微觀變異、動蕩加劇。2016年,中國經濟將持續探底。受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影響,鋰電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經營風險導致壞賬風險增加,可能會影響行業的發展。
此外,鋰電池行業存在產能重復投資、無序競爭等不利現象,不利于行業的長久健康發展。
(三)外企占領高端市場
全球鋰電池產業基本集中在中、韓、日三個國家,與韓日巨頭相比,中國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普遍不大。市場普遍預計,2016年下半年,動力鋰電池將達到供求平衡,行業洗牌不可避免。而隨著三星SDI、LG化學和松下紛紛在國內投資設廠,其對國內動力鋰電池廠商的壓力不言而喻。國際巨頭相對于國內廠商而言在電池的一致性、穩定性、循環壽命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優勢,對下游整車廠的吸引力也很大。日韓鋰電池巨頭紛紛進軍中國也將對鋰電池產業鏈乃至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巨大帶動作用。
我國鋰電池產業與其他兩國相比,核心技術上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整個國內鋰電池材料的30%以上由進口而來。為此,國產鋰電池電芯制造成本非常的高昂。
(四)環保問題
鋰電池本身的污染并不嚴重,但在提取冶煉過程中,會產生六氟磷酸鋰、聚丙二乙烯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鋰電池相對其他電池對環境的污染較小,因而較少有企業回收廢鋰電池。但廢棄的鋰電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經濟價值高的金屬資源,如鈷、鋰、鎳、銅、鋁等,如果能有效地回收處理廢棄或不合格的鋰電池,不僅能減輕廢銼電池對環境的壓力,還可以避免造成鈷、鎳等金屬資源的浪費。
2017-202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預測
2015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為56.0億只,同比增長3.1%。;2016年1-9月,產量達到52.4億只,同比增長32.8%。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將達到73.5億只,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17%,202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將達到97.0億只。
2017-202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預測
2014年,中國鋰電池產品銷售收入為715億元,同比增長21%;2015年,銷售收入約920億元。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將達到1,238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89%,2021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將達到2,3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