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聚合物鋰電池是指正極材料使用鎳鈷錳酸鋰(Li(NiCoMn)O2)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三元復合正極材料前驅體產品,是以鎳鹽、鈷鹽、錳鹽為原料,里面鎳鈷錳的比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三元材料做正極的電池相對于鈷酸鋰電池安全性高,但是電壓太低,用在手機上(手機截止電壓一般在3.0V左右)會有明顯的容量不足的感覺。
發展迅猛的純電動物流車市場正成為推動動力電池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引擎,工信部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專用車產量4.78萬輛,其中純電動物流車產量4.45萬輛,占比達93%。有機構預計,2016-2018年電動物流車市場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預計2016年國內產量可達到10萬輛,復合增長率超過50%;2020年電動物流車產量將達到32萬輛。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動物流車采用了三元材料電池,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成本低、利于整車輕量化等優點,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而且由此引發了電動物流車從磷酸鐵鋰向三元技術轉變的趨勢。
行業繁榮之下容易使相關上市公司受益,而三元材料電池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三元正極材料,占總成本的40%左右。將目前A股中涉及三元正極材料的上市公司梳理如下:
當升科技是一家以新能源材料研發和生產為主的集團化公司,成立于2001年,自從事鋰電正極材料業務以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率先成為國內出口鋰電正極材料的供應商,并且與全球前六大鋰電巨頭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是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
目前當升科技是國內唯一能量產NCM622(鎳鈷錳)產品的公司,與行業內現有產品相比,公司的產品循環壽命更長,該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公司擁有優質的鋰電正極材料客戶資源,范圍涵蓋中、日、韓三個地區,主要客戶包括三星SDI、LG化學、sony、比亞迪等國內外一流鋰電制造商。
除此之外,當升科技率先在國內開發出了車用高鎳動力多元材料,成為全球僅有的三家具備批量生產車用高鎳多元材料能力的正極材料企業之一,填補了國內市場在車用高鎳多元材料領域的空白。
眾和股份原是一家主要從事中高檔棉休閑服裝面料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不過目前已經向鋰電池等新能源業務轉型。
旗下深圳天驕開發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內三元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不過由于2015年受搬遷影響,深圳天驕開工率不足導致業績下滑。目前,深圳天驕的搬遷正在進行中,擬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臨港中小企業園建設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產業化基地,分兩期建設年產10000噸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建設期6個月/階段。
2016年1月份,眾和股份全資子公司山東臨沂杰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500噸/年三元正極材料投產,與此同時,2016年上半年江蘇連云港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三元正極材料NCM(鎳鈷錳)一期建設(3500噸/年產能),將于下半年正式投產。二期建設將于16年底完成,預計將于2017年初形成總計10000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產能(眾和股份持有深圳天驕70%股權,因此未來規劃的權益產能為8500噸/年)。
格林美是一家主營回收、利用廢棄鈷鎳資源,生產、銷售超細鈷鎳粉體材料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超細鈷粉、超細鎳粉、鎳合金,超細鈷粉、超細鎳粉等。
公司雖然目前尚無任何三元正極材料產能,不過2015年11月份公司啟動了一系列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的建設,包括年產 5000 噸鎳鈷鋁(NCA)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前驅體原料項目、年產10000噸動力電池用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以及年產 10000 噸鎳鈷錳(NCM)三元前驅體原料項目。
雖然上述項目的建設期分別為1年、18個月以及2年,不過到2017年底公司將正式形成中國規模較大、產品體系較為完整的車用三元動力電池正極原料與材料制造基地。
目前公司已經與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戰略供貨協議,合同涉及金額約為4.5億元,合同期限為一年;同時還與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簽訂了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同涉及金額約為 7.7 億元,合同期限自2016年-2018年。
除此之外,格林美2016年5月30日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3.58億元,用于建設年產4萬噸動力電池原料硫酸鎳生產線,以滿足公司鎳鈷錳(NCM)與鎳鈷鋁(NCA)材料戰略發展需求原料以及未來動力電池材料市場的需求。
目前上述所涉的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了比較好的表現,不過考慮到三元材料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以上幾家公司仍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原材料:
1、華友鈷業:公司主要生產四氧化三鈷、氧化鈷、碳酸鈷、氫氧化鈷、硫酸鈷等鈷產品及電積銅、粗銅等銅產品,鈷產品主要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航空航天高溫合金、硬質合金、色釉料、磁性材料、橡膠粘合劑和石化催化劑等領域。
公司積極跟進當前世界最前沿的三元材料和在這個領域相對領先的國際客戶實施高端化突破,研發了523,622,811,333等多種型號的三元前驅體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量產,產量,質量穩步提高。
公司且擁有海外鈷礦。
2、寒銳鈷業:公司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其他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產品包含鈷粉,電解銅和鈷精礦
國內鈷粉龍頭企業
3、洛陽鉬業:2016年5月15日晚間公告,公司擬通過收購26.50億美元資產,獲得TFM56%的股權,實現對TFM的控制。TFM擁有的Tenke Fungurume礦區是全球范圍內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銅、鈷礦產之一,也是剛果(金)國內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4、格林美:公司在深圳建有電子廢棄物處理與塑木型材循環再造工廠,在湖北建有占地600畝循環利用產業園,年處理各種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和鈷鎳廢棄資源達到5萬噸以上,循環再造超細鈷鎳粉末、塑木型材等各種高技術產品達到7000噸以上,為中國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與廢棄鈷鎳資源循環利用與低碳資源化的產業基地,創立了“從廢棄物收集-循環產品再造-替代進口產品-行業名牌產品”高端循環模式。
同時公司完成凱力克的股權收購,完善了鈷產品線,將下游產品拓寬至電積鈷、鈷酸鋰、鎳鈷錳酸鋰等,打通廢舊電池、報廢電池材料到新能源電池材料制造的循環產業鏈。公司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鎳鈷錳三元電池材料項目將建設年產鎳鈷錳三元動力電池材料5000噸、電池級球形氫氧化鈷2000噸的生產基地及其配套措施。
正極:
1、 當升科技:正極龍頭。公司的主要業務屬于新能源材料領域,主營業務范圍包括鈷酸鋰、多元材料及錳酸鋰等小型鋰電、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專業供應商
公司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披露,公司研發出的多款適用于動力汽車的鋰電正極材料,目前在客戶處進行測試。公司目前已有兩款動力型多元材料實現批量生產并適用于電動工具上
2、 杉杉股份:公司作為目前我國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形成了成熟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品體系,產品種類覆蓋鋰電池正極材料、正極材料前驅體、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產品。
產能提升方面,杉杉能源在寧夏石嘴山市的年產5000噸三元前驅體和5000噸三元材料的項目已建成投產,產線定位國際國內一線電池廠商,自動化水平高和工藝先進穩定。
杉杉能源總產能達3.3萬噸,為全球規模最大正極材料生產商
3、 廈門鎢業:公司涉足鋰電池材料等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生產、銷售與研發。公司積極發展包括稀土在內的能源新材料產業。公司已成為國內電池材料行業的重點企業,擁有5000噸貯氫合金粉、6000噸各種鋰離子正極材料產能,電池材料產銷量已居國內前三位,其中貯氫合金粉產品市場占有率已連續多年居國內第一; 2016年12月,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鎢新能源與閩東電力合資成立寧德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的車用鋰離子三元材料生產線,主要生產銷售高鎳三元材料。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3億元,廈鎢新能源出資9.1億元,占比70%。
4、 科恒股份:16年,公司新產品鋰電正極材料532三元材料報告期內取得突破,實現量產;622三元材料完成部分客戶認證,為公司正極材料產品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新產品雙層高速連續式擠壓涂布機、高速連續碾壓機、高速連續分條機等進入全面替代舊設備階段。
鋰電池隔膜:
1、 佛塑科技:隔膜龍頭
公司占股32.13%的金輝公司擁有鋰電池用離子滲析微孔薄膜生產能力1200萬平方米/年。作為國家863新能源汽車項目承擔單位之一,金輝公司主要任務是把手機電池隔膜升級為汽車電池隔膜。2009年10月金輝公司總投資1.05億元擴建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預計可新增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能力4500萬平方米(約542噸),預計達產后每年新增銷售收入2.29億元、稅后利潤6250萬元。2011年3月,金輝公司投資1.27億元建設鋰離子電池隔膜三期項目。截止2013年末,鋰離子電池隔膜二期項目已投產。2012年12月,金輝公司以5827.32萬元投建鋰電池隔膜二、三期項目配套項目。2013年金輝公司營業收入為1.43億元,凈利潤為2995.12萬元。
3元電池組/電芯:
1、 國軒高科:國軒高科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之一; 2017年3月20日晚間公告,子公司與廬江縣人民政府簽訂3GWH(約10億AH)32131圓柱電池項目,投資共2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計劃新建1GWH電池項目,投資10億元,計劃于2017年6月份主體工程開工建設,力爭2017年底前竣工投產。
公司產能穩步提升,實現電池組生產量63,571萬Ah,同比上升95.33%;優化產品結構,完成合肥、青島VDA標準三元電池產線的建設,并順利投產;為應對高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公司已啟動了唐山公司的建設工作,新產線預計將于2017年投產。報告期內,公司推行精益化生產,磷酸鐵鋰電芯生產線實現模塊段自動化,VDA標準三元電池產線實現全線自動化生產,PACK生產線實現高度自動化,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2017年起,公司開始向北汽新能源批量供貨三元電池。
根據此次的采購合同,合肥國軒將分批次向北汽新能源交付5萬套動力電池組(按每月實際下發訂單為準),因合同采用分批交貨方式,交貨期全部在2017年,公司方面預計將對2017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公司也接到了來自中通客車的上億訂單。3月2日公司曾披露,中通客車擬向合肥國軒采購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采購內容和數量為5,700套動力電池組,合同金額為132,853.76萬元。這一供貨合同的交貨期也在2017年,將對公司2017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2、澳洋順昌:2016年4月份,公司擬現金6億元收購江蘇綠偉40%股權(對應出資額為1200萬美元),在收購的同時,公司以現金2億元對江蘇綠偉進行單方增資,其中400萬美元計入江蘇綠偉的注冊資本,余額計入資本公積。上述收購和增資完成后,江蘇綠偉注冊資本為3400萬美元,公司,香港綠偉,蘇州毅鵬源分別持有江蘇綠偉47.06%,35.29%,17.65%的股權,江蘇綠偉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江蘇綠偉是國內較早選定三元體系用于電動工具用鋰離子電池的企業,在三元材料動力型圓柱電池領域具有將近10年的研發和制造經驗的積累,建立了獨立,完整的鋰電池制片,裝配,化成生產車間,具有較大規模的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未來產品發展的重點領域是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模組)。
3、億緯鋰能:2016年7月4日午間公告,公司子公司金泉公司與荊門高新區管委會就投資建設動力鋰電池項目一事簽訂了合同書,該項目總投資25.18億元,項目分期建設,公司表示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4.5億元; 2016年12月公告,公司擬以不高于1.5億元,收購武漢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孚安特是鋰原電池專業制造廠家,具備年產量為8000萬只鋰電池的生產能力; 2017年1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7日與南京金龍客車 制造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書》,公司作為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負責南京金龍所需的動力電池產品的開發與生產,預計南京金龍2017年全年向公司采購動力電池金額為10億元,協議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止。 16年報告期內:2.5GWh圓柱形三元電池產線進入安裝調試階段,1.0GWh軟包三元電池廠房建設基本完成;多款產品通過強檢并獲得強檢報告,達到獲得1.2倍補貼的要求;年初至本報告披露日,共有33款裝配有公司動力電池及電源系統的新能源汽車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為后續釋放產能打下一定的基礎
4、智慧能源:2015年7月30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擬以12億元價格收購福斯特集團100%股權,其中現金支付4.2億元,占交易對價的35%;發行股份方式支付65%的對價,合計發行股份5148.5萬股。福斯特集團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銷售最大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主要生產18650型圓柱鋰電池,該型號電池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太陽能儲能電源、風能儲能電源、基站儲能電源、筆記本電腦、移動電源等領域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及儲能設備領域,營業收入10.11億元。公司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兩次對子公司遠東福斯特增資2.5億元,公司三元18650鋰電池產能2.7億支/年,同比增長40%,2017預計電池組產能擴充10萬組以上,保持行業龍頭地位。遠東福斯特入選工信部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獲取了與新能源汽車廠商配套的準入資質,積極拓展一線車企戰略合作。遠東福斯特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及儲能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完成電芯廠房和設備的升級改造,同時成立研究院,依托研究院不斷引進更多高精尖的人才,并加強與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提升產品性能,單支電芯能量密度達到200Wh/kg,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并積極推進年產3G瓦時高能量密度動力儲能鋰電池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抓住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鞏固在三元18650鋰電池細分市場的龍頭地位。
5、長信科技:2017年3月份,公司擬13.60元/股定增28375萬股 現金28.91億元(合計67.5億元)收購比克動力75%股權,同時,公司擬定增募集不超過17.56億元配套資金。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持有比克動力84%股權。比克動力是一家致力于三元材料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三元材料鋰離子電池單體及電池模組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并兼顧3C類產品市場及儲能領域。
6、多氟多:公司三元鋰電池已具備 1 億Ah 產能,焦作新能源公司 3 億 Ah 動力鋰電池今年下半年可以建成投產,年底之前形成 4 億 Ah 產能。另外,年產 1.5Gwh 勱力電池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
明年年底前投產。2016 年鋰電池業務出現下滑,同比降低 1.63%,出貨量超0.17Gwh,下游客戶主要為新大洋知豆。公司鋰電池主要用二 A00 級新能源乘用車,此為 2017 年最有增長潛力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今年公司三元鋰電出貨量有望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