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被廣泛用于配備在微處理器、DSP、MCU及FPGA等半導體器件的周圍電路,以使這些半導體器件能夠正常工作。配備的個數(總數)非常多。比如,筆記本PC約為730個,手機為230個,數碼攝像機及導航儀甚至要使用多達1000個左右(表1)。
這些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的作用大致分為兩種。一是為半導體器件提供電力供應的支持。一般而言,半導體器件根據不同的工作狀態,所需電流會有很大變化。有時會突然需要大量電力。當遇到這種負荷突變的情況時,配備在相對較遠部位的電源電路(DC-DC轉換器等)會無法迅速滿足需求。因此,事先在配備在半導體器件周圍的電容器中先積蓄電力,由電容器來滿足突然出現的供電需求(圖2)。
圖2:幫助半導體芯片工作的去耦電容器
半導體器件的周圍通常配備有大量去耦電容器。作用有兩個。一是向半導體器件供應電力。另一個是使噪聲成分直達電源/接地層。去耦電容器大致使用三種電容器。分別為鉭電解電容器、大容量的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以及ESL(等效串聯電感)極低的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點擊放大)
另一個作用是去除導致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的噪聲成分。也就是濾波器作用。通過利用電容器高頻阻抗較低這一特點,使高頻噪聲成分到達電源/接地層。
一般而言,前一種作用被稱為去耦電容器,后一種作用被稱為旁路電容器。而大容量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則可同時承擔這兩種作用。
繼去耦及旁路之后,用途較多的是配備在DC-DC轉換器的輸出部分用作平滑濾波器。原來該用途廣泛使用的是鋁電解電容器及鉭電解電容器。但是,業內為使電子設備實現小型化和薄型化,從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開始使用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
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之所以得以在該用途中應用,電源半導體廠商的努力功不可沒。用作平滑濾波器的電容器構成了DC-DC轉換器中反饋控制環路的一個部分。因此,等效串聯阻抗(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過小的話,控制環路的相位余量就會變小,容易發生DC-DC轉換器無法穩定工作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電子設備廠商又對DC-DC轉換器實現小型薄型化有著強烈的需求。因此,電源半導體廠商通過改進DC-DC轉換器IC的控制電路,使得使用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成為現實。從2000年起,電源半導體廠商開始以能夠使用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為賣點,向電子設備廠商推銷DC-DC轉換器IC。
現在,僅去耦和平滑濾波器用途就已占到片狀獨石陶瓷電容器市場份額的約7成。此外,用量較大的用途是高頻濾波器用途、阻抗匹配用途以及溫度補償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