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口的主要特點:
并行接口是指數(shù)據(jù)的各位同時進行傳送,其特點是傳輸速度快,但當傳輸距離較遠、位數(shù)又多時,就導致通信線路復雜且成本提高。
并口的分類:
在IEEE1284標準中定義了多種并行接口模式,常用的有以下三種:
SPP (StandardParallelPort) 標準并行接口
EPP (EnhancedParallelPort) 增強并行接口
ECP (ExtendedCapabilitiesPort) 擴展功能并行接口
這幾種模式因硬件和編程方式的不同,傳輸速度可以從50KBits/秒到2MB/秒不等。一般用以從主機傳輸數(shù)據(jù)到打印機、繪圖儀或其它數(shù)字化儀器的接口,是一種叫Centronics的36腳彈簧式接口(通常主機上是25針D型接口,打印機上是36針Centronics接口)。
四、USB接口、串口、并口有何區(qū)別
串口叫做串行接口,現(xiàn)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行口COM 1 和COM 2 。串行口不同于并行口之處在于它的數(shù)據(jù)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并行口更長,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行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也稱之為RS-232接口,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 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也稱之為RS-422接口,這種接口目前已經(jīng)很少使用。
并口又稱為并行接口。目前,并行接口主要作為打印機端口,采用的是25 針D 形接頭。所謂“并行”,是指8 位數(shù)據(jù)同時通過并行線進行傳送,這樣數(shù)據(jù)傳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傳送的線路長度受到限制,因為長度增加,干擾就會增加,數(shù)據(jù)也就容易出錯。目前計算機基本上都配有并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稱為通用串行總線,它是為了解決接口設備各自為政的連接方式與易于使用而設計。許多的計算機使用者在計算機前面使用可能沒有什么問題,因為眼不見為凈,最多只看到鼠標與鍵盤連接線。但是一旦到了計算機的背后,看到那么多種線可能就傻眼了,最少有電源線、顯示訊號線、印表機連接線、調制解調器與喇叭等,除了連接時需要花點時間去辨別外,將計算機背后的這些雜七雜八的線整理起來也是相當累人,不管怎么整理,看起來還是很難看,有時就會想,若只有電源線就好了,全部改用無線方式那該有多好!當然那是未來最好的情況,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將所有連接線加以簡化,讓使用者能夠輕松使用。 USB最初設計的目的,只是要連接各種不同的接口設備,并且針對中、低速的接口設備,所以 USB 的傳輸速度并不高。USB有二種傳輸速率,第一種是全速模式,最高的傳輸率可達到12Mbps,第二種則是低速模式,傳輸速率有 1.5Mbps。低速模式只有少數(shù)的周邊會使用,而它唯一的好處是電磁干擾(EMI) 較低。所以 USB全速的傳輸速度比起現(xiàn)有的串行埠 (標準是115200bps)可算是相當?shù)母撸贿^當周邊連接很多時,整體的效能可能會下降。另外,USB在使用上還有一點很方便,就是支持熱插拔,若操作系統(tǒng)已經(jīng)安裝過裝置的驅動程序,就可以在系統(tǒng)運行時,直接安裝或移除,不像許多設備必須將系統(tǒng)電源關閉,或是操作系統(tǒng)重開才能使用,讓使用方便性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就是傳輸方式不同,最簡單的區(qū)別就是串口最寬最大,并口其次,USB接口最小,所以以前的串口并口目前只有部分老的打印機會用到,大部分都改為USB了,USB傳輸最快也最小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