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諸多應用,如移動電話、汽車、工業控制、以電池為動力的移動設備、互聯網等,在傳感器連接方面采用了I2C串行通信協議,原因在于其簡單的兩線接口體系結構。雖然也存在其他傳感器接口,如串行外圍接口(SPI)以及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但I2C的使用更為常見,原因在于其實施簡單,引線數低。
然而,隨著采用的傳感器變多,在很多情形下,一臺裝置中有可能含有12個或更多的傳感器,系統集成變得更加困難,這是因為不間斷工作組件的低功耗和高性能要求。路由選擇變得日漸困難,必須要支持一些可穿戴應用要求的最大數據率。標準I2C接口采用2線結構,可創建多種應用,這類應用需要額外的邊帶信號,來滿足高優先級中斷需求,這類信號為非標準性的且與具體實施相關。在圖1中,給出了一個I2C體系結構示例。
?
圖1:基于I2C的傳感器系統示例(MIPI 聯盟)
MIPI?聯盟正致力于開發名為I3C(或SenseWire)的新標準,它吸納了I2C和SPI的關鍵特性,并將其統一起來。使用全面的低引線數、可擴展性、以及體系結構的支持性,MIPI I3C增強了每一方式的容量和性能。它支持移動設備、移動影響以及嵌入系統應用預計近期將需要的傳感器接口結構。在本文中,介紹了MIPI I3C規范,以及從I2C無縫連接I3C的關鍵優點。
介紹
MIPI I3C規范的一項關鍵目標是,以I2C生態系統和概念為基礎建立,同時保留2線串行接口結構。系統設計人能夠在單個設備中連接大量傳感器,同時將功耗最小化,并降低部件和實施成本。與此同時,通過利用單條I3C總線,制造商能夠將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多種傳感器結合在一起,提供新的功能,同時支持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為經濟的系統。在圖2中,給出了一個基于I3C的傳感器系統示例。
?
圖2:使用單條I3C總線的基于I3C的傳感器系統示例(MIPI聯盟)
MIPI I3C規范具有與I2C的反向兼容型,允許傳統的I2C從設備在相同接口上與支持MIPI I3C規范的新設備共存。MIPI I3C規范在2線接口上允許帶內中斷,這樣就能大幅度降低設備的引線數和信號路徑,并能在設備中集成額外的傳感器。與I2C相比,MIPI I3C提供了更高的數據吞吐率,同時還能保持較低的邏輯復雜度,采用標準的I/O,提供更具適應性的總線拓撲,使得向I3C的轉移成為一項頗有吸引力的選擇。
I3C總線
I3C包含2線總線:串行數據(SDA)對應與雙向串行數據;串行時鐘(SCL)對應于特定的串行時鐘,可用于時鐘引線,或是特定高數據速率(HDR)下的數據引線。I3C總線支持不同類型消息的混合,如I2C類單數據速率(SDR)消息,它采用12.5 MHz速率的SCL時鐘,以及能夠實現更高數據速率的HDR消息。另外,還支持向主設備發出的帶內從觸發中斷請求,其中可以包含申請主設備功能的請求。在規范中,還給出了關于I3C從設備之間對等通信的規定。
I3C數據率
I3C總線支持的數據率取決于總線模式或總線上的設備類型,以及其性能。僅連接有I3C設備的總線稱為純I3C總線。純I3C總線支持從8.8 Mbps到26.7 Mbps的速率。典型情況下,純I3C總線中的SCL時鐘頻率為12.5 MHz。對于同時連接了I2C和I3C設備的總線,I3C主設備能夠在快速模式下(FM)和快速模式+(FM+)速率下與I2C從設備進行通信,速率分別為400 Kbps或1 Mbps。在這類混合模式總線中,I3C主設備仍能在相同總線上以高至20.5 Mbps的較高速率與I3C從設備進行通信。換句話講,當將I2C設備與I3C總線相連時,總線的最高工作速率會降至20.5 Mbps,而不是26.7 Mbps。
正如所見到的那樣,純I3C總線支持具有較高性能的HDR和雙數據速率模式,與已有選項相比,能顯著改善性能和能耗效率。I3C還支持多個主設備,動態尋址,命令碼兼容,以及高級功耗管理的統一方法,如睡眠模式等。在表1中,給出了I3C系統支持的數據速率。
表1:I3C系統支持的數據速率
**如果I2C從設備和I3C設備共存,則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