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光傳感器特性
環境光傳感器具有暗電流小,低照度響應,靈敏度高,電流隨光照度增強呈線性變化等特性;內置雙敏感元,自動衰減近紅外,光譜響應接近人眼函數曲線(如圖,黑:人眼響應曲線,藍:光敏電阻響應曲線,綠:環境光響應曲線);在選擇適當的光傳感器時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選擇一個帶有理想光譜響應的傳感器。普通PIN光敏二極管或光敏電阻(無源或者有源)本身具有非常寬的光譜響應范圍,包括IR射線乃至UV射線。從理論上來說,用戶需要選擇一個僅能感應可見光(380~770nm)并削弱無用的IR、UV信號的光傳感器,有些傳感器中還內置微信號CMOS放大器、高精度電壓源和修正電路,輸出電流大,工作電壓范圍寬,溫度穩定性好;可選光學納米材料封裝,可見光透過,紫外線截止、近紅外相對衰減,增強了光學濾波效果;符合歐盟RoHS指令,無鉛、無鎘,市面上的光敏電阻達不到以上標準。
環境光傳感器的作用
環境光傳感器可以感知周圍光線情況,并告知處理芯片自動調節顯示器背光亮度,降低產品的功耗。例如,在手機、筆記本,GPS等移動等手持設備應用中,顯示器消耗的電量高達電池總電量的30%,采用環境光傳感器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電池的工作時間。
環境光傳感器有助于顯示器提供柔和的畫面。當環境亮度較高時,使用環境光傳感器的液晶顯示器會自動調成高亮度。當外界環境較暗時,顯示器就會調成低亮度。環境光傳感器需要在在芯片上貼一個紅外截止膜,甚至直接在硅片上鍍制圖形化的紅外截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