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即將進入美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傳聞被傳的是沸沸揚揚。近日這一消息終于被證實。華為高層表示進入美國運營商渠道屬實,具體哪家會在2018年的CES上公布。這其中得意于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為華為開了綠燈。
經過多個渠道確華為即將進入美國高端手機市場認,在下月即將開始的美國CES展上,華為會向外界宣布,旗艦智能手機Mate 10將登陸美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與一年前在美國亞馬遜、百思買等電商渠道銷售的Mate 9裸機版不同,此次Mate 10將和美國的電信運營商聯合銷售,屬于合約機。在美國,電信運營商把控著智能手機市場80%的銷量。誰能拿下運營商,意味著它真正進入了美國市場。
AT&T為華為開了綠燈
記者從知情人士獲悉,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將在2018年銷售華為Mate 10,最快第一季度美國用戶就可以購買到合約版的華為高端手機。而具體補貼計劃、銷售細節將會在CES上公布。
在6年前并購了另一家運營商T-Mobile USA之后,AT&T超越Verizon無線成為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今年3月,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曾刊文稱,華為在嘗試與AT&T達成交易。這個交易被外界認為,AT&T將在美國幫助華為開售Mate 10智能手機,雙方當時方均未予置評。
事實上,華為的產品在美國市場曾銷售過,包括穿戴設備、平板電腦、易名后的低端智能手機等,只是一直沒有突破主流運營商渠道,所以整體量并不大。如美國區域運營商Cricket Wireless曾推出過一款智能手機水星Mercury,它實際上是華為榮耀的U8860。
在2011年,華為還與AT&T合作推出過一款名為Impulse 4G Android智能手機,其實這也是易名后的華為IDEOS X5。此后,AT&T還面向自己的企業用戶銷售過華為早期的平板電腦MediaPad。
看得出,華為與AT&T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或許也是華為首選AT&T銷售旗下高端智能手機產品的原因之一。
據接近AT&T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AT&T已決定銷售華為的高端智能手機,就是Mate 10。但這個合作具有排他性。在AT&T與華為商定的銷售期內,其他美國運營商不可以銷售Mate 10。
對此,華為官方未予置評。不過,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高層私下向記者確認,華為手機進入美國運營商渠道屬實,具體哪家運營商以及產品細節會在CES上公布。
他還進一步強調,除了AT&T外,2018年華為的高端智能手機Mate、P系列會進入更多美國運營商,包括ARPU值較高的Verizon都在商談中。
出于對安全的擔憂,美國市場對華為的電信設備一直大門緊閉,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為其他產品的布局。不過,美國是全球通信行業公認的利潤最豐厚的市場。如上所述,華為通過銷售其他產品一直在試水美國市場,從未放棄過。
在近期華為消費者業務內部舉行的最高級別會議上,記者獲悉,華為已明確下一步要加大國際化市場的拓展,尤其是高利潤的市場,如美國、日本等。為此,華為已開始調兵遣將。
記者從華為員工口中得知,一些其他區域有銷售經驗的員工,將在春節后奔赴美國市場,其中也不乏高層,華為消費者業務CMO張曉云就在名單上。
張曉云是華為手機早期的核心人員,也是后來組建榮耀品牌的關鍵性人物。能力出眾,先后從事過研發、銷售和品牌營銷等工作。隨著榮耀的逐步成長,張曉云成為榮耀CMO,2015年升任華為終端CMO。
張曉云備受任正非欣賞。最近一年,她通過向外界不斷輸出華為的蜂巢創新商業模式,以及“華為是誰”的品牌價值,拉近了用戶、市場與華為的距離,使華為從一個傳統的2B技術形象逐漸演變成全球備受矚目的大眾消費品牌。
據可靠消息稱,張曉云被調往美國市場的計劃正在制定中,她將主要負責華為手機在美國市場的品牌、營銷等整個市場工作??粘龅腃MO職位最有可能接任的候選人是,剛回國不久的華為消費者業務馬來西亞負責人朱勇剛。
朱勇剛也是華為的老人,在做馬來西亞終端業務之前,他一直負責華為集團品牌工作,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了解華為品牌的人。目前他已被任命為華為消費者業務MTK及銷售服務部副部長,職位上僅次于張曉云。
在記者截稿之時,張曉云的任命還沒有下來。內部人士稱,基本上不出意外會如此安排,但最終以華為公告為主。
沖擊蘋果挑戰不小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去年華為約占10%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次于三星和蘋果。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向外界透露,華為計劃明年超越蘋果。
這已不是余承東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叫板蘋果,在外界看來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華為用業績做了最好的證明。
Strategy Analytics和IDC兩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的市場份額僅比排在第二位的蘋果低0.7個百分點,出貨量差距在240萬到250萬部。在第三季度的個別月份中,華為的出貨量還曾一度超越蘋果成為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
華為手機的主要增長引擎是在中國和歐洲等市場。在中國市場,從規模來看,華為位列第一,遠超蘋果三星;在歐洲,華為蠶食了三星不少份額,增速比中國還快。
在上述華為的內部會議中,記者獲悉,今年華為手機整體業績可圈可點,重點是年初任正非要求的利潤指標相比去年有所提升,具體出貨量沒有公布。
記者綜合前三個季度的數據推算,前三季度華為已完成1.12億部出貨量,通常第四季度是智能手機銷售旺季,預計會超過4500萬部之間,所以今年全球華為的出貨量約在1.6億部。根據旭日大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iPhone手機出貨量合計月1.44億部。
不難看出,華為與蘋果的差距正在縮小。如果華為能成功打開美國市場,華為會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無疑將對整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最直接的就是蘋果。
時機上,華為選擇的也是恰當好處?,F在的美國市場需要一個有能力抗衡蘋果、三星的攪局者。
因為在美國高端機型方面,三星、蘋果iPhone始終保持著7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也造成兩個品牌在面對運營商的時候總是高高在上。相反,美國運營商的地位江河日下。而種種跡象也表明,三星、蘋果往后可能會更加不可一世。
在高端手機市場,華為已經是為數不多能選擇的廠商了。如果華為能夠打破蘋果、三星在美國市場的霸主地位,那么引入華為或許有利于美國運營商制衡各大手機廠商。
進入運營商渠道只是邁出美國市場的第一步,距離成功華為還面臨諸多挑戰。
美國被視為全球利潤最高的手機市場。但同時,美國也是全球智能手機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早已成為換機市場。據外界稱,現在美國的手機用戶換機周期約2-3年,且對品牌有著較高的粘性。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華為的品牌、產品、營銷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還要面對蘋果、三星強大對手的競爭壓力。HTC在美國市場曾經一度風光,卻最終不抵蘋果,三星敗陣下來。TCL、中興手機在美國耕耘多年,至今也無法進入高端市場。
進入美國市場并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血本無歸。對華為如此,對即將進入美國的其他任何手機品牌也不例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