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分布式基站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直放站市場受到沖擊。在激烈的競爭面前,無論是直放站廠商還是主設備廠商都加大了產品的研發力度,爭取贏得更多客戶的信任。通信產業報(網)請到了兩個領域的專家,分別探討直放站與分布式基站的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
直放站:數字化是趨勢
通信產業報(網):在國內3G網絡快速部署的情況下,當前直放站在國內市場的發展狀況如何?
李漢兵:國內的直放站市場從2000年開始平穩發展,為我國通信行業快速發展,迅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2G領域,直放站以其成本低的優勢將繼續在網絡優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當前3G快速部署的情況下,建網初期,可以應用直放站延伸覆蓋的優勢,快速吸收話務,減少建設成本。
楊明:目前,國內的模擬直放站市場已經呈現低成本競爭態勢。從三大運營商的集采中可以看出,數字直放站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分布式基站的出現對直放站的市場沖擊比較大,但這并不意味著直放站將退出市場,直放站在很多場景擁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通信產業報(網):目前直放站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
劉義波:數字直放站呈較快增長的趨勢,隨著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將逐步取代模擬直放站。
數字直放站具有組網能力強、覆蓋能力強、噪聲低、功耗低、方便調試、故障率低等特點,經過幾年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在2G/3G網絡建設中不可或缺。
未來的直放站應具備多模式、智能化、低能耗、低成本、操作維護簡單、高可靠、可擴展性強等多方面先進功能,并將向數字化方向全面發展。
劉聰江:數字光纖直放站和ICS直放站是目前直放站發展的重點。數字技術發展和應用表現出與模擬技術更多的優勢和特點,特別是軟件無線電的發展,用軟件實現原來用硬件設備才能實現的功能和應用,這對設備的體積、性能、設備壽命、使用材料,對調試的及時、準確和方便性都具有現實的意義。
數字光纖直放站與RRU比較,除了不能增加容量外,具有信道集中使用、多載波性價比高的優勢;采用數字選頻和數字濾波技術的ICS直放站對于多載波選頻、降低隔離度、設備的穩定輸出、提高設備功率效率以及對工程選址、降低施工難度都有明顯優勢,其同樣具備一定的發展空間。
通信產業報(網):各公司在直放站領域有哪些優秀的解決方案?在與運營商的合作過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李漢兵:虹信公司的數字射頻拉遠設備自推出市場后,已經在全國各省市的鐵路覆蓋,公路覆蓋,小區覆蓋,村通工程等項目上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其中GRRU在網運行超萬套,成功中標宜萬高鐵、甬臺溫高鐵、武廣高鐵、河北滄州高鐵、四川成渝高速公路優化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
劉義波:京信通信具代表性的產品有數字射頻拉遠系統、智能數字無線直放站、數字微波拉遠系統等。數字射頻拉遠系統建立在數字信號處理和軟件無線電技術,監控操作也能與基站一樣兼容OMC-R,具有很強的網絡覆蓋張力,能高效、低耗配合實現網絡的優質覆蓋。成功的案例有京津高鐵/武廣高鐵專網覆蓋、上海世博密集覆蓋和廣州亞運場館覆蓋中。
劉聰江:先創電子的數字化產品有:數字射頻拉遠系統,數字微波拉遠系統,數字壓擴飛地系統、智能數字無線系統產品;產品已經在全國各地的高鐵地鐵覆蓋、小區網優、村通工程、海面島嶼覆蓋等項目上得到大規模的應用;產品監控具有遠程升級、批采等。
楊明:三維通信18年來一直專注于射頻領域,直放站產品線齊全,作為國內率先推出數字直放站系列產品的廠家之一,數字基站拉遠系統及數字無線直放站等產品已經在三大運營商大規模使用,重大工程項目主要有:滬杭高鐵、武廣高鐵、甬臺溫高鐵、鄭西高鐵等。
分布式基站:3G覆蓋主流設備
通信產業報(網):國內市場分布式基站的發展如何?您覺得它的應用前景怎樣?
華為:針對全球3G網絡部署展開,機房緊缺、站址難找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華為把傳統的基站設計為分布式基站形態,目前這種技術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建網方式。它能夠降低對機房的要求,實現無機房建站,節省網絡建設成本,降低了建網難度,RRU直接安裝在天線附近,減少饋線損耗,改善了傳統宏基站的覆蓋效果。
徐敬濤:3G的引入,尤其是8天線技術的引入提高了頻譜效率,同時,對BBU+RRU間傳輸帶寬的需求也有很大提高。3G小區相對于2G更加密集,考慮到節省開站成本,完成快速部署,光纖拉遠技術無疑具有明顯優勢,使得光纖拉遠架構廣泛被采納。
TD-SCDMA的拉遠技術采用了TD-SCDMA拉遠接口標準,而WCDMA和CDMA2000拉遠技術采用CPRI標準;相同的是,三種制式下拉遠接口都采用光纖作為傳輸媒介。
章正珊:愛立信是最早在CDMA、WCDMA和GSM系統中采用射頻拉遠方案的廠家。早在2004年,愛立信就在2100M的WCDMA網絡部署中使用了BBU+RRU技術。當時主要是因為饋線損耗很大,為了使功率得到保障而想出的辦法。將來隨著找機房越來越困難,分布式基站將會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通信產業報(網):如何看待分布式基站與數字光纖直放站的關系?它們各自的優勢是什么?
章正珊:直放站不能夠增加網絡的容量,但可以通過放大信源站的信號來增加覆蓋。由于直放站對信號的放大很難精確控制,因此非常容易給網絡帶來干擾,降低網絡性能,這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直放站與分布式基站都有各自的應用場景。在地下室、鐵路、高速公路這些低話務量但要求覆蓋的地方比較適合應用直放站。
徐敬濤:在組網方式上,RRU作為拉遠單元可單獨使用,而數字光纖直放站由近端機和遠端機組成,在實際應用時,近端機是一個,而遠端機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組網上可并聯也可串聯,組網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如:菊花鏈形、環形、樹形等等。價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貴1/3左右。對于一拖一的系統,數字光纖直放站成本優勢不明顯,但對于一拖多的情形,直放站的成本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在傳輸時延上,數字光纖直放站的傳輸時延比較大,因為存在兩次變頻過程。而RRU直接傳送基帶信號,時延不明顯。在底噪抬升上,光纖直放站僅采用ADC和DAC,此過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聲,從而抬升上行噪聲。而RRU傳輸的為純基帶信號,可不用考慮底噪問題。從成本上,采用RRU技術,可以節省常規建網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機房,節約基帶單元的投資。RRU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應用于城區機房條件不理想或者機房匱乏的情況,但是應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纖進行傳輸。
華為:直放站相對分布式基站沒有帶來容量的增加,分布式基站不僅能完善覆蓋,同時還能增加容量。直放站帶來干擾問題,增益不明顯,同時上下行覆蓋能力弱。而分布式基站則是標準的基站形態,能同時帶來網絡容量和性能的提升,符合建大網的要求。直放站帶來網絡管理的問題,并且解決難度極大,不吻合網絡可管可控的發展趨勢。分布式基站是3G時代網絡建設的主流設備形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