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國防部官員正在敦促美國電信設備商為發展本土5G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以尋求發展更多可替代產品。
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發的官員麗莎·波特(Lisa Porter)已要求美國公司開發開源5G軟件,比如無線電接入網,并對潛在的競爭對手開放。這樣一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和運營商就能夠有效兼容配對硬件設備,而不用受限于單個供應商。波特警告稱,如果美國企業不采取開源的態度,那么它們就將在5G競爭中落后對手。
業內認為,這項被稱作開放式無線接入網(即OpenRAN)的技術,或將顛覆傳統基站設備市場的游戲規則。不過,也有人認為,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調研機構Gartner分析師劉軼告訴第一財經:“美國沒有5G廠商,開源系統也要從頭做起。雖然5G的開源和軟件化一直都是被討論的議題,但由于目前的生態系統不是很完整,一些關鍵問題尚未得到驗證,比如在商用網上使用如何節省成本和能源,所以開源進展緩慢?!边@促使美國需要借助歐洲5G供應商如愛立信、諾基亞的力量,來彌補其技術上的短板。
而正當美國采取開源姿態為歐洲企業“充實彈藥”之時,中國則將供應鏈的目光轉向了亞洲鄰國。
美敦促企業研發5G開源軟件
Open RAN,即開放式無線接入網,就是通過軟件開源化、接口開放化和硬件白盒化來實現模塊化組建基站。它是TIP(Telecom Infra Project)聯盟中的一個計劃。
該計劃通過軟硬件解耦和接口開放化,打破傳統電信設備軟硬件一體化、接口高度集成化的“黑盒子”式架構,使運營商可采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軟件、通用硬件來實現模塊化混合組網,從而避免被傳統設備供應商鎖定,降低成本、提升議價能力。
簡單來說,此舉可讓運營商從A供應商采購軟件,從B供應商采購COTS服務器,再從不同的供應商采購RRH設備,來實現模塊化組站,而不是僅使用某家廠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比如華為、中興。
雖然美國在5G的核心技術——5G毫米波技術方面占優勢,但劉軼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技術上是美國領先,但是供應商還是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等企業?!?/p>
與中國的華為能夠提供整套5G網絡解決方案(從無線電接入塔到路由器)不同,美國目前最大的挑戰是,沒有本土企業能夠提供端到端的5G解決方案,比如,沒有一家美國廠商能夠制造無線電接入塔。
Gartner半導體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表示,美國目前沒有像愛立信這樣的供應商,要求有這項技術的廠商開源發展,這可以看做是一條發展技術的捷徑。
可以看到的是,Open RAN一旦形成規模,RAN軟件供應商有來自美國的新創公司,通用芯片由英特爾提供,這不僅可能讓5G無線設備市場重新洗牌,而且整個生態從目前來看都利于美國。然而,從挑戰來看,要求美國企業向潛在競爭對手開放各自的5G技術,無疑會削弱部分公司的自身競爭力。
“開源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用你的硬件和平臺,然后盈利?!笔⒘旰τ浾弑硎?,關鍵是中間的協議怎么制定,想讓公司無償開放核心技術,這生意也沒有那么簡單。通信設施是基礎服務,作為管道(可能)分不到開源之后開發者創造出的增值利潤。
曾有愛立信高管表示,開源就像標準一樣,只要不是太多,就會是件好事,而太多的開源會造成碎片化,并把過多的資源分散在太多的群體中。如果說有新事物的話,那就是每家公司都在努力朝著更高水平的架構發展,組件和服務可以以新的方式進行構建和交付。
此前,美國政府曾要求甲骨文(Oracle)和美國思科公司(Cisco)考慮進入無線電傳輸市場,不過遭到企業拒絕。這也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向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5G供應商提供資金,來彌補技術上的短板。
開源生態有待建立
“我們認為,開放得越多,美國和歐洲的同盟受益就越大?!辈ㄌ乇硎荆斑@就像我們跟隨歷史上數據服務器等技術的發展一樣?!彼J為,5G的生態系統如果不開放,那么就會導致企業重演柯達在數字影像時代以及諾基亞在智能手機時代被淘汰的命運。
有消息稱,美國官員正在考慮給予稅收減免,以幫助開發這項開源技術,吸引更多的廠商加入。
從全球的市場趨勢來看,一些運營商也開始嘗試使用5G開源技術。從運營商的角度來看,讓更多的競爭者入局,打破目前由3~4家設備商壟斷的市場格局,從而提升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是選用這些方案的出發點。
兩個月前,在全球25個國家擁有并運營通信網絡的跨國電信巨頭沃達豐宣布啟動OpenRAN試驗,試驗地區包括南非、土耳其、剛果和莫桑比克以及英國的農村市場。試驗一旦獲得成功,有望向歐洲推廣。
據了解,TIP聯盟目前已有超過500家成員,包括運營商、設備商、芯片商、IT商和系統集成商,其中,沃達豐、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英國電信、SK電信、諾基亞、英特爾、三星等都是主要成員。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來自于美國的軟件公司Altiostar、Mavenir和Parallel Wireles也是其中的明星成員。這些公司主要為運營商提供端到端的云原生網絡軟件,并且產品已經落地。
以Altiostar為例,2019年1月,日本新晉運營商樂天移動宣布將建設全球首張端到端的全虛擬化的云原生移動通信網絡,其中RAN軟件供應商正是Altiostar。2019年8月,美國新晉移動運營商Dish同樣宣布建設一張端到端的全虛擬化的云原生5G網絡,供應商名單中同樣出現了Altiostar的身影。
目前,TIP所設計的5G技術已經涵蓋了接入、回傳等領域。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皬?G到5G時代的運營商支撐系統來看,過去是由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供應商,到業務支撐系統的開發與集成,是極為分散的,是充分解耦的,到后來一步一步地發展與集中,到5G時代華為可以提供全產業鏈的設備與管理系統、運營支撐系統,說明過度解耦帶來的效率是跟不上的。華為甚至定制包含CPU在內的服務器,數據庫在內的運營基礎環境,都是為了高效且低成本地解決運營商本身的壓力。”上述人士表示,從硬件走向軟件,未必能夠降低成本,帶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多。
此外,專利也是開源計劃的“攔路虎”。根據咨詢機構Dell’Oro今年一季度數據,華為在通信設備領域的市場份額為28%,愛立信以27%的份額緊隨其后,諾基亞手握8%。美國企業不在第一梯隊。同時,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最新報告,截至今年9月,全球5G SEP必要專利中,華為憑借高達3325件申請量占據絕對制高點。
如果想要顛覆傳統通信設備廠商的市場,可能面臨的將是巨大的專利墻。
同時,目前5G基站的維護成本高企。5G場景對于廠商服務等級的要求更加嚴苛,一旦出現故障,采用開源方案的運營商找什么樣的廠商來及時處理問題,利益如何分配,都是圍繞在開源5G項目上的難題。
日本供應鏈受益于中國5G投入
盡管韓國和美國率先開通了5G網絡,但因其覆蓋范圍有限,普及難度較大,而中國正在迅速趕超。今年6月,中國政府發放了5G牌照,并允許三大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10月推出服務。
據總部位于倫敦的行業組織GSMA預測,到2025年,中國預計將擁有6億5G用戶,占全球總數的40%。這背后將需要進行大規模投資。高盛估計,到2025年,中國在5G領域的投資將超1500億美元。
日本企業已經受到中國大力推動5G產業發展的利好。根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數據,今年1月至9月的三個季度中,華為在日本共投資了7800億日元(約合72億美元),比去年增長600億日元,未來這一投資還將繼續增長。
劉軼告訴第一財經,除了美國之外,日本也是5G開源的擁護者,非常堅持開源的方向。日本擁有完整的5G供應鏈,開源也將令更多日本廠商受益。
責任編輯;zl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