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主辦、OFweek安防網承辦的“OFweek 2016安防智能化技術及應用峰會”在北京臨空皇冠假日酒店圓滿落幕。峰會的舉辦旨在向廣大安防從業者分享在技術、市場等方面最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及預測,并提供在現場面對面共同探討和展望安防智能化未來之良好機會與場所。
此次峰會現場聚集了數位活躍在智能安防相關設計與研發、生產與服務各領域的企業高層、資深學者,以及行業協會專家與科研機構分析師公開分享真知灼見,難得的行業盛會更吸引到近百位安防關鍵產品領域以及尖端技術分支的眾多代表與從業者從全國各地涌入會場,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互動火爆,令此次峰會成為了同期安博會展館之外又一處安防人饕餮干貨、交流心得的聚集地。
高端演講揭示安防發展新風向
在會議的正式演講環節,來自清華大學、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浙江大華、上海凌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視聲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多位專家與高管集體奉獻了一系列關于技術趨勢以及市場走向的權威精彩演講。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生物識別等智能化相關技術正在快速地實現重點突破與產業升級,曾經在多個安防領域遭遇紅海困境的傳統安防企業以及對安防市場有著敏銳嗅覺的跨界互聯網企業、初創型企業等都迅速意識到了這一場難得的機遇,紛紛涌入到了智能化安防這一掘金大潮中。主持人蔣寧靜表示,安防的智能化適應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雙方面的強烈需求,是每個安防企業發展過程中無法躲避的大趨勢。前進方向已定,但如何才真正稱得上擁抱了安防智能化,是每個安企需要認真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
大數據時代下的人臉識別技術趨勢
近年來,為應對公安大數據應用給人臉識別帶來的技術挑戰,人臉識別廠商和研究機構、專家正共同努力,欲在推動人臉識別技術在平臺架構、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題為《大數據時代下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演講中,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領域知名專家、清華大學蘇光大教授從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算法、人臉識別的系統結構、我國公共安全領域里的相關標準的發布情況,以及人臉識別在公共安全中的典型應用四大方面詳細闡述了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
蘇光大教授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整體水平以及應用已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的人臉識別開創性應用、人臉識別綜合技術在周克華等案件的應用以及利用二代證圖像的戶籍查重的重大應用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人臉識別的應用向縱深發展。
清華大學蘇光大教授
物聯網與現代安防體系建設
進入智能化時代,物聯網與現代安防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安防產業正逐漸成為物聯網最佳的應用環境之一。物聯網具備了安防系統所需的幾乎全部要素,例如實時感知、精準定位、及時控制與快速響應,是進一步完善安全體系的最有利途徑。
在《物聯網大潮下的現代安防體系建設》主題演講中,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安防技術研究室主任鮑世隆從智能化安防體系的建設現狀與成果入手,講述了傳統安防向智能化安防轉變、升級的必要性,同時也與現場觀眾分享了關于一些重要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文件對完善現代安防產生的重要影響。鮑世隆主任并表示,我國安防標準正逐步完善,這為我國現代安防體系的最終成型提供了重要保障,不過安防相關從業者也應該懂得,這一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是機遇,更有著諸多的挑戰等待我們去戰勝。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安防技術研究室主任鮑世隆
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的發展趨勢
智能化監控是未來監控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平安城市建設中大規模的網絡監控系統對智能化的應用和發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同時,這也將對智能化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智能視頻分析算法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智能視頻分析產品將會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生產和生活,為保障社會和諧發展和提升生活品質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在上海凌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張亮帶來的《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在現代安防中的應用》主題演講中,張亮通過列舉數個大家熟悉的公共安全案例,詳細介紹了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的需求背景。他表示,“技防”能力的提高是預防犯罪、打擊犯罪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有效手段。而視頻監控作為重要的“技防”措施之一,未來將從看見、看清,發展到能夠“看懂”的智能視頻分析。其后,張亮對智能分析技術算法適應性差、算法集成難、施工要求高、服務器成本高四大難點的原因以及解決途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對一些典型的智能分析技術及應用場景做了全面的闡述。
上海凌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張亮
智能家居推動智慧生活概念落地
近年來,智能家居成為安防領域的新軍,智能家居以其智慧化的科技與產品,為人們創造了不僅舒適,而且更加安全的家居生活。如室內防盜、防劫、防火、防燃氣泄漏以及緊急救助等功能,并集成遠程控制、定時控制、場景控制、無線轉發等控制功能,使得居民的財產與生命得到了進一步、更全面的保障。
針對此一熱點,廣州視聲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利青特帶來《KNX技術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主題演講。演講中,李利青從智能家居技術現狀、KNX技術的應用新風向,以及一些典型方案進行了細致的闡述。他表示,智能家居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各大、中、小廠家各自為政,產品兼容性差,種類繁多且同質化嚴重,各種無線、有線通信技術誰是主流仍未有定論,因此行業始終難以真正落地。然而KNX技術作為全球唯一的住宅與樓宇控制領域世界性開放標準,以其穩定性、可靠性、靈活性、便利性、開放性、兼容性以及遍及40個國家、擁有400多個制造商會員與7000多種產品的廣泛應用優勢,將有力幫助智能家居產業成功擺脫目前窘境。
廣州視聲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利青
打造開放型小區智能生態圈
眾所周知,不久前國家關于“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式社區”的建設指導思想正式公布。今后小區圍墻這一傳統的區域防線將會逐漸隱退,雖然這成為了許多購房者的擔憂,但隨著智能安防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智慧小區概念的逐步落實,“開放式社區”已然成為了現代安防建設中的重要一環。這在向安企帶來挑戰的同時,更多帶來的是企業與市場的重大發展機遇。
在《 打造開放型小區智能生態圈》為題的演講中,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經理王英杰先生詳細分析了開放式小區所顯示出的強大用戶需求,其中包括關于出入口管理的需求、新型社區停車場的建設與管理需求、涉及人臉識別與智能告警等技術的多個智慧應用需求,以及當前炙手可熱的智能家居相關應用。最后,王英杰對典型的智慧社區的架構設計做了最細致的解析與闡述,為智慧社區相關從業者們提供了高價值的參考借鑒。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經理王英杰
圓桌論壇呈現頂級思維碰撞
會議第二個主要環節是由OFweek安防網編輯主持、所有演講嘉賓共同參與的圓桌交流論壇。清華大學蘇光大教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原安防技術研究室主任鮑世隆、上海凌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張亮、浙江大華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經理王英杰和廣州視聲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利青就“智慧城市的建設為安企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看待海外市場機遇?”、“生物識別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前景與挑戰?”與“安企如何切入智能家居與智慧社區?”幾大話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討論,頂級的思維碰撞與頭腦風暴清晰整理出了安防智能化的未來走向,現場觀眾更積極提問、熱烈參與互動,與各嘉賓將“2016智能硬件技術創新與投資策略峰會”這一圈內的盛事成功升華為了全行業狂歡。
會議的完美落幕標志著關于安防智能化的討論暫告一段落,然而安防產業的前途依舊漫長,作為會議主、承辦方的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與OFweek安防網將同廣大安防人一道,把安防智能化之重任持續承接,努力為行業發展提供長久推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