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補償式交流穩壓器原理
補償式穩壓器方式1、方式2的工作原理見圖1、圖2。圖中T1為補償變壓器,其二次繞組串聯在輸入電源回路中。T2為接觸式調壓器,其抽頭2和滑動觸電構成調壓器的輸出,接于補償變壓器的一次繞組。M為伺服電機,電子控制器檢測輸出電壓與額定值的偏差,從而驅動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調壓器的電刷轉動,以改變調壓器抽頭2和滑動點的輸出電壓,即補償變壓器T1的一次繞組的輸入電壓,也就改變了T1的二次繞組的輸出電壓,實現電壓補償從而達到穩壓的目的。
當輸入電壓低于額定電壓220V時,調壓器的滑動觸點在抽頭2和3之間移動,輸入電壓越低,滑動觸點越向3移動,調壓器的輸出電壓越高,補償電壓U2也就越大,由于此時補償變壓器T1的二次繞組補償電壓U2與輸入電壓Uin相同,U2對輸入電壓進行了補償。當輸入電壓高于額定電壓220V時,調壓器的滑動觸點在抽頭1和2之間滑動,輸入電壓越高,滑動觸點越向1移動,反向補償電壓U2也越大,由于此時補償變壓器T1的二次繞組不補償電壓U2與輸入電壓Uin反向,輸出電壓Uout=Uin-U2l;U2對輸入電壓進行了反相補償,使輸出電壓降低,達到穩壓輸出的目的。
3.4用于汽車發電機的電子調壓器設計
所示為PI一2型晶體管調節器原理圖,該調節器電壓調節部分主要由V1、V2、V3、V4和Vw組成。該調節器具有充電指示燈H電路外,還有如下特點:采用了兩只NPN型三極管與穩壓管Vw串聯有二極管V6,用以對Vw進行溫度補償;裝有正反饋電阻R9,以加速晶體管工作狀況的轉換過程;電容器C1用以降低開關的頻率,提高晶體管工作的穩定性。由于這些特點,使PH一2的性能大大改進。
當發電機電壓低于調節電壓時,Vw不被擊穿,V1無基極電流而截止,V2基極處于高電位,V2導通,從而使V3導通,發電機的激磁回路被接通。同時、由于V3導通,其集電極電壓很高,該電壓通過R10加到V5的基極,使V5導通。
V4也通過R13導通,接通指示燈電路,充電指示燈亮。 當發電機電壓高于調節電壓時,Vw被擊穿,V1有基流而導通,使V2的基極為低電位而截止,V3也截止。V3截止后其集電極為負電位,從而V5無基流而截止,V4也截止,充電指示燈的電路被切斷,指示燈熄滅。當調節器進入正常調節狀態時,V3的截止與導通不斷轉換,其基極上是幅值約為l4V的矩形交變電壓,該電壓經R11、、C4加到由二極管V9、V1組成的整流器上,使正半波通過V9負半波流過V10并使電容器C5充電。來自C5的負電壓經V11、V12限制在1·5~1·6V左右,加到V5基極,使V5截止,故V4也截止,充電指示燈滅。因此當發電機電壓高于調節電壓后,充電指示燈滅,指示發電機已在充電。
——下期《電源工程師設計全攻略(五):電源設計工具》 精彩搶先看:1、各大廠商最新的電源設計軟件;2、主流電源設計工具優缺點大比拼。
不日上線,敬請期待!
用戶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