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3 年漢諾威工業設計博覽會上,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提出了「工業 4.0」概念,也就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此概念一經提出就在歐洲乃至全球工業領域引起了極大反響,并獲得諸多認同,而類似西門子這樣的老牌企業也是此概念的推動者和實踐者。可見,德國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地位依舊占據著主導。
從風靡百年的「包豪斯」到如今的「工業 4.0」,不論是狹義的工業設計概念,還是廣義的產業理論,整個人類的工業發展都少不了德國的濃重之筆。許多人說現在的德國開始了制造業回歸的現象,即「再工業化」,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工業設計又將在德國扮演怎樣的角色,從這 12 位工業設計師開始了解德國工業設計的歷史及現狀。
1、彼得·貝倫斯 ?
彼得·貝倫斯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人物,活躍于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同時也被譽為「第一位現代藝術設計師」,知名的建筑大師格羅皮烏斯,即包豪斯學校的創始人,早期也曾在他的工作室工作。
在 1904 年參與德國工業同盟的前期組織工作,1907 年,在穆特修斯的倡導下德國工業同盟正式成立。在其努力下,德國工業同盟提出「工業產品的優質化」,并努力將藝術融入工業。后來他受聘于德國通用電氣公司,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設計師。
電風扇 ? ?
這款臺式電風扇設計于 1908 年,簡約的造型,極具實用性,即使過了百年,在今天我們看到的大多臺式電扇也是同樣的造型設計。
電壺 ? ?
貝倫斯設計的電壺采用三種壺體、兩種壺蓋、兩種手柄及兩種底座的配置,可以組合出 24 種樣式,并在電壺下加入電阻絲。他也因此成為第一個改革產品設計使之適合工業化生產的設計師,他的電壺設計充分考慮了機器批量和標準化生產的特點。
2、威廉·華根菲爾德 ?
威廉·華根菲爾德出生于德國不萊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工業設計師之一,早年在國立斯圖加特藝術設計學院學習產品設計,1923 年在包豪斯學習、任教。華根菲爾德反對自我中心的設計觀念,他聲稱工業中的設計是一種協作的活動,與藝術家的工作毫無共同之處。
他否認把功能作為形式的決定性因素,認為功能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良好設計的先決條件。同時,威廉·華根菲爾德也是「少即是多」的堅定執行者,多數設計直到現在依然在量產。
鍍鉻鋼管臺燈 ?
在包豪斯的金屬車間,華根菲爾德設計了這款著名的鍍鉻鋼管臺燈,直到今天仍在量產。這款燈是典型的包豪斯設計,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乳白色玻璃燈罩加上金屬支架,在當時,這樣的設計也打破了原有的燈具設計樣式。此外,燈的造型及一些零部件都頗具科技感。
3、盧吉·科拉尼 ?
盧吉·科拉尼生于 1926 年,今年 90 歲高齡的科拉尼也被譽為當代顛覆性設計大師,并被國際設計界公認為「21 世紀的達芬奇」、「離上帝智慧最近的設計大師」。這些美譽與科拉尼的傳奇人生及設計天賦都緊密聯系。
?
早些年,科拉尼在德國柏林學習雕塑,后來又到巴黎學習空氣動力學,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在美國從事新材料項目,那個時期的德國設計界開始崇尚以自由的造型來增加趣味性,由于之前學習空氣動力學,并對仿生學有所研究,科拉尼的設計造型都極為夸張大膽,因而又被稱為「設計怪杰」。
單體構造跑車 BMW700 ?
這款炫酷的跑車就出自科拉尼之手,最能夠顯示其「設計怪才」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首輛單體構造的跑車。在上個世紀中期,科拉尼受聘為多家知名公司設計跑車及游艇,并受到極大關注,在他的名言中有句最為經典「我的世界是圓的」,這款車體的設計就是遵循了他的設計理念。
4、迪特·拉姆斯 ?
迪特·拉姆斯應該是頗為熟悉德國設計大師,提到他,就不能不提到那句最著名的「Less,but better」(少,卻更好),這句話與現代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相映成趣。
除了這句名言,拉姆斯最為著名的理論應該就是好設計的十項準則,即「創新、實用、美學價值、易于理解、內斂低調、純粹簡單、巨細靡遺、歷久彌新、保護環境、設計精簡」(點擊這里詳見設計癖文章)。他曾受聘于德國著名企業博朗,并成為其設計的靈魂人物,后來還受到喬布斯的極力推崇,他的諸多設計都被世界多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博朗 SK2 ?
這款誕生于 1959 年的收音機是工業設計史上絕對的經典,這款五管收音機的外形設計簡約,完全符合包豪斯風格,在后來的收音機設計中,基本都采用這種款式,這款設計也奠定了博朗在電器行業的地位,直到今天,博朗的收音機產品都是世界上的頂級產品。
此后一些列的收音機設計作品堪稱款款經典,以至于喬布斯對其崇拜有加,甚至還鬧出 iPod 抄襲拉姆斯收音機設計的傳聞。
5、瑪麗安·布蘭德 ?
瑪麗安·布蘭德(Marianne Brandt)1893 年出生于德國,1911 年進入皇家撒克遜學院學習繪畫、雕塑,并在 1917 年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是德國設計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設計師,并在當時以男性為主導的金屬制品設計界占據一席之地。
1923 年,她進入包豪斯車間學習,并開始了自己的金屬制品設計生涯,四年后,那款有著重要歷史地位的設計:「康登」臺燈就誕生了。之后,在包豪斯的金屬車間里,這位女設計師又創作出多款經典作品,許多設計直到今天依然在量產。
「康登」臺燈 ?
這款燈設計于 1927 年,是布蘭德之前設計的一款臺燈的改良作品,相比之前的那件作品,這款「康登」臺燈顯示出更加高挑、纖細的形態,底座也更加穩定,外部的黑色處理加上燈罩內部的白色,有一種明快的感覺,白色的反光也增加亮度,直到今天,商場里許多臺燈設計依舊可以看出「康登」臺燈的影子。
6、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是德國著名的四大現代主義建筑大師之一,在他的建筑設計中,較多崇尚「少即是多」的原則,同時他也主張流動空間的新概念。
密斯·凡德羅同樣也是包豪斯時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與格羅皮烏斯提出的「少即是多」理念成為了影響之后工業設計發展的重要理念,雖然密斯·凡德羅的主要貢獻在于建筑設計,但他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款產品設計都成為了經典,尤其是那把巴塞羅那椅。
巴塞羅那椅 ?
1929 年的巴塞羅那世博會上,密斯展示出了這把椅子,是他為歡迎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而設計,與整個德國館都異常協調。這款椅子的體量超大,是為了顯示使用者的尊貴身份,椅子底部金屬框架形成交叉狀,線條柔和,采用 202 號優質空心不銹鋼填充實心鐵,抗氧化,支撐力強。座椅的材質為真皮、仿皮結合,柔韌度更高,顏色也可以比較豐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