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利潤中心
與著力“打硬仗”的上述廠商不同,也有幾個新時代的龍頭手機廠商在另一個世界尋求建立新的游戲規則:操作系統。蘋果、三星、亞馬遜就是其中代表,微軟、英特爾、Mozilla等也虎視眈眈。從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場《三體》里所說的“升維戰爭”,遵循大為不同的游戲規則。
躲在巴塞羅那展和CES展背后的是蘋果。這頭占領了行業五成以上利潤、市值突破5000億美金的頭號獅子,是極其狡猾的。就算是它的下一代產品也主要是硬件升級,也不肯和其它廠商同臺競技,所以iPAD3只聞其聲、不見其物。仰仗超強的iOS操作系統、自主研發的CPU、掌控自如的觸摸屏和閃存產業鏈、極強的品牌營銷能力,獲得了行業絕大多數好處——在這幾大要件當中,唯獨iOS是其中絕對不可或缺的,它是第一個升維者。
而三星,這個位居行業第二的犀牛,雖然在AMOLED和閃存市場獨占全球鰲頭,在品牌塑造、渠道掌控方面僅次于蘋果,有三星電子集團的強大支撐,更是在Android產業鏈中居于第一大制造商,但是,它依然感到深深的不安。因為,它沒有掌控自己的操作系統。所以三星產品戰略高級副總裁Juha Park明確表示:三星將加大力度發展自己投資的OS Bada,甚至將其作為Android的替代品,其年度出貨量已經超過Windows平臺。
沒有單獨露面的亞馬遜,也是手機市場的潛在重量級選手。它的能力已經在平板電腦市場充分展現,一個季度的時間就躋身全球第二大平板電腦廠商,力壓三星、緊隨蘋果。而且,這是Kindle只在全球少部分國家推出的情況下發生的。Kindle雖然使用的是Android,但是對其進行了大幅更改,如同“鯨魚”,看似是魚,其實是哺乳動物。這樣一個以超低價、銷售硬件的互聯網企業,完全不靠硬件盈利,顛覆了游戲規則,一旦全力進攻手機市場,很難想象有幾家廠商、特別是中低端廠商能抵擋得住。
至于屢敗屢戰的微軟和其“難兄難弟”英特爾也沒有放棄OS這一主戰場,微軟與諾基亞聯手,仍有一搏,英特爾則借助Tizen協會,希望以HTML5為契機“借尸還魂”。以Mozilla為代表的一批互聯網企業都對此虎視眈眈,意圖以操作系統為核心建立起真正的“軟霸權”,它們都想把硬件比拼拉到OS比拼,通過升維改變格局。
實際上,高通為代表的上游芯片廠商、三星為代表的AMOLED顯示屏和閃存關鍵部件廠商、谷歌為代表的OS廠商已經成為整個通信行業的三大利潤中心,而且其中龍頭才能大幅盈利、第二名都地位不穩——可以說硬的要足夠硬、軟的要足夠軟,必須數一數二。特別地,蘋果獨占上游芯片、OS和部分關鍵部件2.5大利潤中心,因此具有最強的議價能力。
其它廠商,如果沒有在這幾大關鍵領域占據優勢地位,其它方面無疑都將陷入到同質化競爭,最終必然通過價格戰血拼贏得規模上的相對優勢才能生存。從這個意義上說,位居2011年全球手機排行榜TOP10中的諾基亞、LG、中興、RIM、華為、HTC、摩托羅拉,以及榜外數不勝數的中小廠商,都在傳統的低維時空在拼殺,數量實在太多了,而利潤中心又實在太少了。誰能夠第一個擁有“軟霸權”,誰才最可能具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