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功率表大多采用電動系測量機構。電動系功率表與電動系電流表、電壓表的不同之處:定線圈和可動線圈不是串聯起來構成一條支路,而是分別將固定線圈與負載串聯,將可動線圈與附加電阻串聯后再并聯至負載,由于儀表指針的偏轉角度與負載電流和電壓的乘積成面故可測量負載的功率。
功率表技術參數
1、功能:可測量三相交流負載的總功率或單相交流負載的功率;可顯示電路的功率因數及負載性質、周期、頻率;可記錄、貯存和查詢15組數據等。
2、測量精度:<1%
3、量程范圍:電壓0~450V、電流0~5A(量程分八檔自動切換)
環境溫度-10℃~+40℃
相對濕度<80%
5、重量:6kg
6、尺寸:390×200×230
功率表測的是什么功率
一般情況下,功率表測的是有功功率,用功功率除以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即為視在功率。有功功率是指一個周期內發出或負載消耗的瞬時功率的積分的平均值(或負載電阻所消耗的功率),因此,也稱平均功率。
功率表使用注意事項
量程選擇
選擇功率表的量程就是選擇功率表中的電流量程和電壓量程。使用時應使功率表中的電流量程不小于負載電流,電壓量程不低于負載電壓,而不能僅從功率量程來考慮。例如,兩只功率表,量程分別是IA、300V和2A、150V,由計算可知其功率量程均為300W,如果要測量一負載電壓為220V、電流為IA的負載功率時應逸用IA、300V的功率表,而2A、150V的功率表雖功率量程也大于負載功率,但是由于負載電壓高于功率表所能承受的電壓150V,故不能使用。所以,在測量功率前要根據負載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來選擇功率表的量程。
測量線路
電動系測量機構的轉動力矩方向和兩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有關,為了防止電動系功率表的指針反偏,接線時功率表電流線圈標有“·”號的端鈕必須接到電源的正極端,而電流線圈的另一端則與負載相連,電流線圈以串聯形式接入電路中。功率表電壓線圈標有“·”號的端鈕可以接到電源端鈕的任一端上,而另一電壓端鈕則跨接到負載的另一端,。
當負載電阻遠遠大于電流線圈的電阻時,應采用電壓線圈前接法。這時電壓線圈的電壓是負載電壓和電流線圈電壓之和,功率表測量的是負載功率和電流線圈功率之和。如果負載電阻遠遠大于電流線圈的電阻,則可以略去電流線圈分壓所造成的影響,測量結果比較接近負載的實際功率值。
當負載電阻遠遠小于電壓線圈電阻時,應采用電壓線圈后接法 。這時電壓線圈兩端的電壓雖然等于負載電壓,但電流線圈中的電流卻等于負載電流與功率表電壓線圈中的電流之和,測量時功率讀數為負載功率與電壓線圈功率之和。由于此時負載電阻遠小于電壓線圈電阻,所以電壓線圈分流作用大大減小,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也可以大為減小。
如界被測負載本身功率較大,可以不考慮功率表本身的功率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則兩種接法可以任意選擇。但最好選用電壓線圈前接法,因為功率表中電流線圈的功率一般都小于電壓線圈支路的功率。
正確讀數
一般安裝式功率表為直讀單量程式,表上的示數即為功率數。但便攜式功率表一般為多量程式,在表的標度尺上不直接標注示數,只標注分格。在選用不同的電流與電壓量程時,每一分格都可以表示不同的功率數。在讀數時,應先根據所選的電壓量程U、電流量程I以及標度尺滿量程時的格數&,求出每格瓦數(又稱功率表常數)C,然后再乘上指針偏轉的格數夕,就可得到所測功率P。
功率測量常見的幾種方法
1、熱電偶法
熱電偶是由兩個相同的金屬材料組成,如果把熱電偶的熱節點置于電子地磅電磁場中,使之直接吸收地磅功率,熱節點的溫度便上升,并由熱電偶檢測出溫度差,該溫差熱電勢便可作為電子地磅功率的量度。
2、熱敏電阻法
熱敏電阻是一種具有負溫度系數的電阻元件,當它的溫度升高時,電阻值就變小。由于它對溫度非常敏感,因此被廣泛地用于微瓦和毫瓦級的功率測量中。
3、量熱計法
量熱計法是將電磁能量轉換成熱能來測量。
4、二極管法
在電子地磅功率測量中,晶體二極管是一種罪常見的線號檢波器。經常用作功率電平的指示器。
5、微量熱計法
微量熱計法用測熱電阻元件作為量熱體,用量熱計法原理高準確度確定熱電阻座的有效功率,然后用測熱電阻座配以高準確度的電橋來單獨測量功率。
6、平均功率的測量方法
在直流或低頻段可使用直接按瓦特刻度的瓦特表。
7、射頻替代法
射頻替代法是在相同的頻率下,用射頻連續波信號代替脈沖信號,實現對射頻脈沖功率的測量。
8、連續波比較法
如果晶體檢波器對連續波功率和脈沖峰值功率具有相同的響應,利用晶體檢波器檢波后的脈沖電壓幅度與脈沖峰值功率成正比的特性,可以用比較的方法來測量脈沖峰值功率。
9、平均功率法
平均功率法是通過測量射頻脈沖功率的平均值、脈沖寬度和重復頻率,然后計算出被測脈沖功率值。
10、脈沖功率計法
用射頻脈沖功率計來測量脈沖功率,是最直接和最簡便的測量方法,所以它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11、脈沖峰值功率測量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