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 CPE收發器之基站應用 - 全文
?
與分立設計相比,單芯片WiMAX收發器能夠顯著節省成本和空間,但一直以來,嚴格的發射性能要求使其無法用于基站設計。最近,一些新型器件極大地改善了發射信噪比(SNR)性能,因而適合從毫微微蜂窩到微蜂窩的各類應用。
基站蜂窩類型和典型要求
根據最大輸出功率和覆蓋范圍,無線行業將基站分為若干寬泛、重疊的類別,如表1所示。下面的設計示例將使用功率輸出估計值。價格和設備尺寸對于所有類型的蜂窩都非常重要。對于毫微微蜂窩基站,只有低成本和小尺寸型才能在市場上生存;對于微微蜂窩和宏蜂窩基站,如果其價格和尺寸優于競爭產品,將擁有獨特的市場優勢。單芯片收發器有助于降低價格和減小尺寸,但只有當基站滿足其性能要求時,這些優勢才能顯現出來。
?
發射信號鏈架構
圖1所示為一個用于無線通信的典型直接上變頻發射信號路徑的簡化框圖,其中的虛框部分最近已被集成到WiMAX CPE收發器中。基站發射機,特別是那些設計用于較大小區的發射機,通常使用分立器件來實現高線性度和低噪聲。
?
圖1 發射信號鏈框圖
然而,如圖1所示,單芯片收發器具有明顯的成本和空間優勢。這些CPE收發器將多個功能模塊,包括數字接口、數據轉換器、模擬濾波器、增益級、混頻器和前置驅動器等,組合構成一個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數據轉換器和數字接口的集成使得基帶處理器(BBP)可以是純數字式,從而能夠利用先進的細線CMOS工藝來降低成本、功耗和縮減尺寸。有些集成收發器還整合兩個直接下變頻接收機,使總體空間和成本進一步縮小降低。
發射功率和噪聲
對于特定應用,將收發器與分立設計相比較時,發射機噪聲是一個關鍵參數,但噪聲只是一方面考慮。噪聲必須相對于特定輸出功率進行測量,因為所需的PA增益由收發器輸出功率決定。例如,如果收發器B的噪聲比收發器A低幾dB,但要求多幾dB的增益才能實現同樣的輸出功率,則收發器B的額外增益將導致系統噪聲更高。當考慮絕對輻射限制時,如以下設計示例所述的情況,噪聲與增益的關系尤其重要。表2通過一個定量示例顯示了這一關系。
?
在設計過程中,發射噪聲與頻率偏移的關系圖會有幫助。法定雜散輻射限制轉換為dBm/MHz后,便可快速判斷一個收發器是否適合給定的應用。圖2為一個多路輸入、單路輸出(MISO) WiMAX/WiBRO RF收發器在2500MHz載波頻率和10MHz信號帶寬下的關系圖。注意,頻率偏移為1MHz積分帶寬的中心頻率。因此,如果中心頻率為5.5MHz,則積分帶寬的邊緣頻率為5MHz。5MHz是10MHz帶寬目標信號的信道邊緣。
?
圖2 發射噪聲與積分帶寬偏移的關系
雖然10MHz信道內功率輸出為-3dBm,但信道內輻射為-13dBm,如圖2所示,因為測量是在1MHz范圍積分的結果,而不是整個10MHz信道。在圖2中,頻段邊緣處的極陡滾降是由片內插值數字濾波器引起的。將這些功能集成到收發器芯片中可以減輕BBP的負擔,BBP與收發器之間的數據速率因為2倍插值而減半。
法定限制
監管機構對特定頻段內的最大輸出功率、最大帶外(OOB)輻射和最大信道外輻射均有限制,這些限制取決于應用所在的國家/地區以及所用的頻段。本文僅關注2.4~2.7GHz范圍內的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限制。在美國,特許執照WiMAX部署頻譜為2496~2690MHz,免執照頻譜為2.4GHz ISM頻段(2400~2483.5MHz)。
FCC使用多種單位和方法來規定最大功率和OOB限制。下面各部分列出了針對WiMAX基站所用的多個頻率范圍的限制。如果限制用低于帶內輸出功率的衰減幅度來表示,則帶內功率和雜散輻射測量所用的積分帶寬必須相同。
特許執照頻段
從2496~2690MHz,最大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IRP)頻段功率輸出為63dBm。基站的雜散輻射在信道邊緣必須至少衰減43+10log(P)dB,其中,P為頻段功率輸出(單位W)。
2.4GHz免執照頻段
在ISM頻段,限制更嚴格,但最大功率輸出也低得多。在2400~2483.5 MHz,點到多點(PTMP)基站的最大傳導功率輸出為+30dBm,最大EIRP為+36dBm。點到點(PTP)基站必須遵守相同的傳導功率限制,但最大理論EIRP無限制。對于PTP基站,6 dB以上的天線定向增益每增加3dB,EIRP必須降低1dB。信道外但仍在ISM頻段內的雜散輻射必須衰減到低于目標信號20 dB的水平。ISM頻段外的輻射必須衰減到低于頻段功率50 dB的水平,或者衰減到-41.25 dBm/MHz的水平,以衰減較小者為準。此外,使用ISM頻段的運營商還必須遵守下述關于限制頻段的限制。
限制頻段
FCC將某些頻段規定為“限制使用”頻段。這些頻段內的輻射只能是雜散性的,對于ISM頻段的運營商,該輻射始終必須等于或小于-41.25dBm/MHz的絕對限值。影響2.4GHz ISM頻段的限制頻段有兩個:2310~2390MHz和2483.5~2500MHz。與限制頻段相鄰的特許執照頻段不必遵守這些限制。
設計示例
對于各種情況下的單芯片CPE收發器的定量評估,功率放大器(PA)被認為是理想的增益級。實踐中,PA會增加噪聲和非線性效應,但對于下面的各個示例,特別設計的PA可以確保完整發射路徑的性能符合要求。各示例均使用一個10 MHz帶寬內最大輸出設置為-3.0 dBm的CPE收發器。
第一個示例是一個工作在ISM頻段的1W點到多點微蜂窩,發射帶寬為10MHz,中心頻率為2417 MHz。第一個要符合的法定限制是20 dB的信道外衰減,信道內功率為-13 dBm/MHz,因此衰減限制為-33 dBm/MHz,如圖3的“20dB衰減限制”所示。
?
圖3 發射輻射與頻率偏移的關系以及法定限制
圖3包含來自圖2的ADI公司AD9354性能曲線,以便快速比較法定限制與收發器輻射。由于AD9354信道外能量遠低于-33dBm/MHz限制線,因此該收發器滿足20dB衰減要求。
第二個限制是50dB或-41.25dBm/MHz的OOB衰減,以衰減較小者為準。Pout=30dBm,因此50dB是較小的衰減。目標信號帶寬中心與ISM邊緣的頻率范圍為17.5MHz(2417~2400MHz+500kHz)。從-13dBm/MHz的信道內功率衰減50dB,得到-63dBm/MHz的限制,如圖3的“50dB衰減限制”所示。可以看出,AD9354的輻射遠低于此限制。
最后,FCC要求2390 MHz限制頻段邊緣的雜散輻射衰減到-41.25dBm/MHz。頻率范圍為27.5MHz(2417~2390 MHz+500kHz)。由于這是一個絕對限值,因此需要考慮PA增益。為了將帶內輸出功率從-3dBm提升到30dBm,需要33dB的增益。將該值折合到收發器輸出端,可以得到-74.25dBm/MHz的法定限制(-41.25dBm/MHz -33dB),如圖3中“-74.25dBm/MHz”線所示。
采用特許執照頻段的毫微微蜂窩
在所有類型的基站中,毫微微蜂窩對成本最敏感,因此單芯片收發器必須滿足這種應用的要求。表1顯示,典型毫微微蜂窩基站可以提供高達20 dBm的帶內輸出功率。在信道邊緣,雜散輻射需要降低33dB(43+ 10×log(0.1))。從-13dBm/MHz的信道內功率衰減33dB,得到-46dBm/MHz的法定限制,如圖3的水平虛線所示。
采用特許執照頻段的微微蜂窩
微微蜂窩涵蓋的最大輸出功率范圍非常廣,為20~30dBm。本例中,功率輸出設置為27dBm,信道邊緣所需的衰減為40dB(43+10×log(0.5))。從-13dBm/MHz的信道內功率衰減-40dB,得到法定限制為-53dBm/MHz,如圖3中的-53dBm/MHz水平線所示。
采用特許執照頻段的微蜂窩
微蜂窩一直是昂貴、大型分立式收發器設計的領地,它要求的增益和功率輸出顯著大于較小尺寸的蜂窩。表2所示的最高功率輸出2W(33dBm)要求衰減46dB(43+10×log(2))。按照與前兩例相同的邏輯進行分析,從-13dBm/MHz的信道內功率衰減46dB,得到-59dBm/MHz的法定限制。在圖3中,通過比較AD9354輻射曲線與-59dBm/MHz的水平虛線可以發現,該器件有足夠的裕量來滿足此要求。
WiMAX CPE收發器的發射性能已大大改進,現已能夠滿足從微微蜂窩到微蜂窩的應用要求。與分立設計相比,除了集成發射路徑所帶來的成本和空間節省以外,單芯片收發器還能提供兩個接收機,從而進一步節約成本和空間。
- 第 1 頁:WiMAX CPE收發器之基站應用
- 第 2 頁:法定限制
本文導航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工業 CPE 雙頻網關在工業物聯網中的應用優勢 2023-10-24
- [RF/無線] 基站/手機是怎么知道信道情況的? 2023-10-23
- [電子說] 工信部最新數據: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 2023-10-22
- [電子說] CPE一般支持哪些工作模式?與MIFI相比,優勢在哪里? 2023-10-22
- [電子說] 基站拉遠FSU的防雷設計方案 2023-10-20
- [電子說] 世炬網絡受邀參加2023德國電信高層交流會 2023-10-19
- [電子說] 求一種基站拉遠FSU的防雷設計方案 2023-10-19
- [EMC/EMI設計] 電磁環境的控制限制標準 2023-10-18
( 發表人: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