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萬萬沒有想到,幾百年前,通過流血犧牲實現了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力在內的物權保護,如今卻在數字資產上碰了壁。
人類也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產生的數據也可以成為財富,但這樣的財富卻不屬于自己。
1. 用戶數據主權失控
2010年,美國數據科學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預言,大數據市場將興起。而很多年后的現狀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移動數據庫”,數據已經成為一種創造經濟利益的商業資本,但大數據市場并未如期而至。因為我們并沒有掌握自己的數據資產,甚至我們都搞不清數據到底是誰的?
2018年Facebook泄密門事件轟動一時,類似隱私數據泄露的新聞也不絕于耳。事實上大數據時代的一切都要比我們可以獲知的更糟糕,人們的信息要比可以想象的程度泄露得更加徹底。掌握了十億級用戶的數據資產的巨頭公司并無意圍觀你的私生活,但卻通過技術從中攫取利益,無償用于商業目的。
有一種說法是,當你免費使用一個產品時,你也就成為了產品的一部分?;ヂ摼W在誕生之初本是以去中心化作為發展理念,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于大公司的產品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高度集中化的特點導致用戶不得不將個人數據交給大型互聯網公司以換取服務。我們的身份、出行、購物、社交等等一切信息都在被擁有“上帝視角”的巨頭公司一覽無遺。我們的數據被誰使用,被如何使用,都無從知曉,這無疑是未來生活中的重大安全隱患。
現實的殘酷之處在于,我們即便認識到互聯網巨頭的原罪,并為之憤怒,卻無法徹底切斷聯系,擺脫控制。在如此被動且無奈的境遇里,我們能做什么?
數據資產需要確權及私有化。數字資產、數據資產不屬于用戶,不被用戶掌控,保護用戶權益也就無從談起。這是數字經濟時代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 區塊鏈驅動數字私有化運動
扎克伯格在最近的一個演講中戳破了這層窗戶紙。他表示數字私有化運動是人類非常偉大的運動。而發行libra的思想,就是堅信數字私有化運動。
亞洲區塊鏈DACA協會秘書長韓峰同樣認為“第二代互聯網”將是全球范圍內大家共同向往的愿景。未來的互聯網,應將去中心化應用在互聯網每個環節,包括通訊環節、存儲環節。它將構成新一代互聯網,完全能夠保護每個人自己的數據和隱私?!拔矣X得下一個牛市非常有可能就凝聚在這個愿景上——第二代互聯網數據私有化運動,因為每個人數據屬于自己,這完全是一個新的財富時代?!?/p>
區塊鏈技術是實現“第二代互聯網”愿景的重要途徑。去中心化的架構可以解決目前數字資產的“私有化確權”和“私密化保護”的問題。但這要求區塊鏈技術必須落地到合乎邏輯的應用場景中,參與到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連接全球分散的存儲資源,打造一個規模浩瀚的星際存儲池,確保每個人的數據主權”,這是區塊鏈存儲項目YottaChain創始人王東臨的愿景。
他認為,去中心化存儲能夠通過將數據分散在全球幾百萬幾千萬個節點上,來增強增強數據的可靠性、可用性、異地容災性等;并結合區塊鏈的激勵系統,激勵礦工加入,迅速構建覆蓋全球的龐大存儲池;激勵用戶來使用,更大程度降低成本。而在數據的隱私保護上,王東臨認為,如果我們一味地去強調中心化系統的原罪,盲目宣傳去中心化的安全是錯誤的,“沒有數據加密這一步,采用去中心的方案,用戶的數據都暴露在外,數據反而更不安全?!?/p>
王東臨表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零知識加密”技術來解決。今天的很多數據雖然加密,但密鑰仍然在加密方手中,只要他們愿意隨時可以把加密數據解出來,看用戶的文件。但零知識是除非用戶本人同意,否則就算是調用了全世界的所有資源,最厲害的黑客、各國政府,包括系統的開發者、設計者,以及這種傳輸節點全加起來,最后都不能破解,讓你的數據只有你自己才能解開。目前,YottaChain是唯一能夠運用“TruPrivacy”技術實現“零知識加密”和“跨用戶去重”的區塊鏈存儲公鏈。
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資產確權和私有化方面產生的影響無疑是革命性的。在第二代互聯網的世界里,隨著數據私有化運動興起,將開啟新的財富時代。
這一天的到來并不能一蹴而就,但當“用戶數據主權不容侵犯”成為更多人的共識,更多運用先進技術、切實捍衛用戶數據主權的項目落地,這一天并不會太遙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