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四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到周一多家A股區塊鏈概念股漲停,再到多名業界、學界人士呼吁冷靜思考……地鐵上、公司里,到處能聽到大家討論區塊鏈。
那么,區塊鏈究竟是什么?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變化?對于這一新生事物,監管又該如何展開?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陳純就這個問題作了講解,并談了意見和建議。
10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陳純,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蔡亮,在浙江大學邵逸夫科學館接受了包括澎湃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回答了關于區塊鏈大家最關心的多個問題。以下內容根據現場問答整理而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陳純
什么是區塊鏈?有哪些特點?
陳純:
其實從根本上說,區塊鏈原來是比特幣后邊的一個分布式的系統記賬方法。它的運營有三個,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
最大的特點是一個記賬系統,記賬系統是分布式的,或者叫去中心化,或者是多中心化的。你要產生一個共識,產生一個大家互相相信的系統。比如,村里張三向李四借了一百塊錢,他要讓大家知道這筆賬,然后他通過村里的廣播站,全村廣播這個事情。全體村民聽到了這個廣播,收到了信息,他們進行點對點地核實后,就把這個信息記在自己的賬本上。這樣一來全部村民的賬本上都寫著“張三借給李四一百元”。這所有的流程就是一個記賬系統,并且根據時間順序排列出一個個區塊,區塊又連起來成了一條鏈,這就是我們說的區塊鏈。它按照時間的順序頭尾相連,可回溯,但不可篡改,因為它們都是加密的。你要篡改,全體村民每個人都可以核實,叫共識算法。
所謂的信任是怎么來的?就是說大家都公正的透明的,每個人都有,你不可能讓每個人來篡改。
這個也可以說明區塊鏈的一個思想,單點發起,全網廣播,交叉審核,共同記賬
。它要靠一系列的技術來保證,包括分布式的算法、共識算法、智能合約等。
區塊鏈會對互聯網產業產生怎樣的作用?
蔡亮:
互聯網技術從1969年到現在正好經過了50年。在這50年里面,互聯網在賦能數字經濟產業方面已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一個50年,互聯網將何去何從?
有很多專家學者也談到了,下一個互聯網很有可能是朝著價值互聯網,或者信任互聯網的方式轉移。因為前面的50年互聯網很好地實現了商業互聯網。由于區塊鏈的核心價值能夠構建一個非常好的信任載體,通過區塊鏈可以實現一個可靠的信任的傳遞,所以
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是下一代的信任互聯網和價值互聯網的基石。
早期區塊鏈產業起步的時候,它實際上是在傳統互聯網上由應用軟件連接而成的一個應用網絡。隨著應用不斷擴大,這些應用網絡和應用網絡之間會實現逐漸地跨鏈互連,從而連接成一個更大的網絡。當上層的應用網絡的范圍、節點數目,或者說覆蓋的應用的寬度,大到足以跟互聯網的尺度相比擬的時候,這兩個網絡不可避免地將會產生融合。所以我們認為,區塊鏈將不斷和傳統互聯網融合發展,從而共同構建下一代互聯網。這也是從整個信息經濟角度上看,區塊鏈的戰略地位所在。
第二個就是說它從應用層面來講,首先它可以改造和提升現有的很多傳統產業,尤其是我們國家現在非常重視的制造業和工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實力。
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區塊鏈發展有何區別?
陳純:
西方國家的區塊鏈的技術主要集中在以公有鏈技術為驅動,在金融領域里面率先創新,逐漸再延伸到其他的行業應用領域。而我國的區塊鏈集中在用區塊鏈賦能經濟社會,賦能民生和社會治理。所以中國的區塊鏈目前主流是以聯盟鏈技術作為核心的依托。
在聯盟鏈平臺的建設方面,中國還是有優勢的。但要看到,即便是聯盟鏈技術,它底層的計算機基礎理論和研究方面,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還是占有絕對優勢。當然在公有鏈技術的研究以及平臺方面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也是占據很大的優勢。
***說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我覺得這非常重要。我的理解是區塊鏈的技術包括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的技術,我們都要進行研究,尤其是我們在大學更應該加快研究,把差距縮小,而且要有所突破。
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中國的特點就是我們要管好用好,你首先要有管好的機制,聯盟鏈就特別適合。
***指出,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這段話意義非常深刻,而且面也非常寬。聯盟鏈產業化的應用在國內是可以的,應該在全球都是排前面。
區塊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陳純:
目前為止,國內做底層的聯盟鏈平臺的公司也有好幾家,杭州就有好幾家。
但技術的研發,大規模的應用場景,對區塊鏈聯盟鏈的性能或者技術的要求還是非常高。所以我的感受是我們要充分認識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積極探索和拓展技術落地。對于我們學校來說,我們要發揮高校的產學研優勢,加快支持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民生、政務、工業制造等領域的應用落地。要重點分析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的業務痛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度,共同建設更加完善的產業應用生態,努力使區塊鏈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支撐技術。
蔡亮:
在政務領域,區塊鏈有一個比較典型的價值點,首先就是說區塊鏈對于全社會來講,它有助于社會的誠信體系的建設。因為在區塊鏈上,你所發表的信息,他是實名的,可以追溯的,我相信政務區塊鏈如果要做的話,肯定是基于聯盟鏈來開展的。聯盟鏈本身的特征,會使得全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大大往前邁進。
舉個例子來說,區塊鏈可以實現一個有趣的特點,我們稱之為數據不動,模型動。我們可以實現數據在分散狀態下的一種邏輯上的共享和利用。
傳統的政務建設會比較依賴于數據的大廳,我們把各個部門的數據,通過行政指令或者設置行政部門的方式,把它們在物理上集中在一個數據中心,然后以此為依托來開展類似于最后跑一次等各種便利服務。但是區塊鏈可以做到這些數據不必物理上一定要搬在一個數據中心,也不必一定要成立這樣一個集中式的數據管理部門。那么他有可能可以做到數據還是分散在每一個部門自己的數據中心,在你自己的防火墻后面,可以通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把要對數據的這些操作同步到區塊鏈的各個節點上,每一個節點根據自己的數據集,提供一個局部的結構,然后由區塊鏈整體上形成一個最終的操作。
陳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中國建設銀行(7.300, 0.01, 0.14%)做了一個公積金中心,把全國491個城市的公積金中心用區塊鏈連起來,使得這491個城市里面的每一個市民,如果要辦理公積金的話,非常方便。
如果不用區塊鏈技術,你要么把數據全部集中在一起,要么就是分散在各地。
以前大部分人可能在一個單位工作到退休。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一年在杭州,又一年在北京,再半年在上海,但他每次要辦理公積金的時候就很不方便。比如他原來住在杭州,他要去查之前在北京、上海的公積金,從技術上說,沒有區塊鏈以前,杭州的公積金中心要去北京公積金中心調數據,很麻煩。而有了區塊鏈,杭州的公積金中心就能很方便又可信地調到他幾年前在北京交的公積金。
491個公積金中心連起來的系統,這就算是鏈上,而每個公積金中心管理自己的市民信息系統,是傳統的信息系統。這樣通過鏈上跟鏈下結合起來,就是數據協同。當然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好多在金融等其他領域的作用。比如牙齒保險,現在很少有保險公司來保牙齒,因為牙很麻煩,信息不能共享。比如有人在上海牙科拍一個X光片,之后又到了杭州的診所檢查拍片,做了兩個同樣的項目,保險公司就不給保險了,就是因為信息沒有得到共享。
再比如種植牙,從牙齒的材料到牙齒的生產制作需要走很多流程。從物流、金融的層面來看,一個牙科醫生治療一個病人,這個病人能夠在區塊鏈上與牙醫共享自己的信息,同時使得牙齒的制造商也收到這些信息,那么他的假牙就可以很快制作完成,不需要再到診所提供預付款、簽合同等等。大家都在鏈上,時間就能被大幅縮短。
所以說有了區塊鏈,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現在可以推出新的業務,這就是應用的廣度。
做中小企業貸款很難,不是沒有錢,而是因為要提供資產擔保或者股票擔保,或者是有別的企業給它擔保。所有擔保、簽合同、協調都需要時間,時間就是效率。但如果說這個中小企業本來就有訂單,就可以用訂單去抵押,或者有應收款還沒收到等,這些信息都在鏈上看得清清楚楚,銀行可以自己判斷。
所以把應收賬款變成了區塊鏈上的數字憑證,銀行可以自動地確認打多少折,是否直接給貸款,那么中小企業辦理貸款效率就提高了。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目前使用了區塊鏈技術,據了解已經節省了80%的審核時間,成本也降低了50%。
所以區塊鏈的應用,只要它會涉及到存證、信任、協同、不可篡改等特點,都是可以的。
區塊鏈的監管應當怎樣做?
陳純:
***強調,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
區塊鏈的監管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句話講得好,沒有一個好的、行之有效的監管,就像馬路上沒有紅綠燈和沒有站崗交警一樣,它的交通是好不了的。區塊鏈也有這個情況,對區塊鏈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
公有鏈,它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新媒體的一個傳播媒介。不知道你們清楚不清楚以太網,它所有的交易都帶有附件,就像你匯款一樣,所謂的公有鏈本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刪除、低成本的特點,所以它有成為信息傳播媒介的可能。但是,把有害的信息放在以太網上,這個就很麻煩,利用區塊鏈去傳播有害信息、網絡謠言和煽動攻擊性的信息,會給區塊鏈技術的產業布局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公有鏈會給監管部門帶來很大的挑戰。
區塊鏈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或者工具,但它需要趨利避害。任何一個好的技術或者工具都需要被正確地加以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這個就對區塊鏈的監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的監管要求應該比原來的互聯網還要高。因為區塊鏈更具有殺傷性,它這個行業的應用就會更深入。所以我認為區塊鏈作為一個重要的底層基礎設施,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
其實中國2017年為了防止就代幣發行(ICO)引起的金融風險,央行聯合了六部委有一個通知(編注:即《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該公告將ICO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行為,要求全部取締)。既然是出了這個規定,肯定就是要執行的。第二個規定是今年1月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臺《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從技術角度看,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是實名制,第二個是備案制。所以我記憶中現在國家網信辦已經公布了兩批名單,總共加起來有500多個企業項目通過了。
公有鏈從技術角度上,它有兩個核心,一個是匿名性,一個是去中心化。而聯盟鏈它是多中心化,它是介于這兩者之間,監管可能要分兩個,一個是技術系統,一個是制度保證。所以我們就在技術上強化對區塊鏈平臺級應用的安全評估,提升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的合規性和規范性,協助建立健全區塊鏈的監管體系,強化其管內的監管能力建設,共同探索區塊鏈的監管新模式,實現監管技術的升級和提效,并降低監管成本,確保產業發展和監管并行。為區塊鏈技術以及它的應用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另外在這方面的監管上,也有一些工作要做,比如說區塊鏈節點的追蹤跟可視化,聯盟鏈的穿透式監管,技術公有鏈的主動發現與探測技術,還有以鏈制鏈的體系結構以及標準等,所以只有提供了技術的解決方案,而且相對可靠,實際應用上才能有可能上區塊鏈的應用系統。區塊鏈監管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我們也希望為監管部門提供一些區塊鏈監管的解決方案,使得區塊鏈能夠更快更好地應用。
責任編輯:c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