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值的飆升讓區塊鏈技術開始走向大眾的世界,客觀來說應該是走入技術工程師的視野。衡量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公鏈的發展情況,因為如果公鏈在各方面沒有滿足開發應用(Dapp)的需求,那么說明區塊鏈技術還未無縫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與實際的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以太坊的亮相,為區塊鏈擴展性方面帶來了一定的改進,引進了所謂的“智能合約”。代碼即法律的訴求在智能合約上有了極大地展現,也讓一些技術實力不是很強的團隊有了參與區塊鏈的機會。但是,智能合約安全問題和TPS問題仍然是困擾以太坊發展的重要問題。
EOS誕生之初,備受期待,創新性地提出了21個超級節點的玩法,希望能夠大大提升TPS(實際情況不如預期),建立區塊鏈應用生態,但受限于技術難度和開發成本問題,也遲遲未受到大眾的歡迎。
那么DApp與傳統的App有何區別?
為簡單起見,我們假設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由前端代碼(任何編程語言)和在區塊鏈上運行的代碼組成。
目前,DApps需要瀏覽器(Toshi,Brave)或瀏覽器擴展(比如Metamask)來處理私鑰存儲和身份管理,從而減少了注冊過程中的額外步驟。因此,我們可以假設:DApp=前端代碼+智能合約
這些DApps開發看起來很簡單,但限制于技術之,每個平臺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一些初創團隊如果想做區塊鏈應用的項目,不僅費事、費力,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區塊鏈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便是較短的開發周期和極低的開發成本。
EOS之Dapp生態
全網流傳著一張由EOS Tribe制作的EOS DApp生態圖,像星盤一般排列了近36個應用。這只是EOS生態上的部分DApp,隨之時間的推移,目前EOS上DApp的數量達到160多個(根據dappradar.com數據)。
所謂的DApp應用,應該是面向用戶的,與用戶打交道。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使用EOS Dapp的人數很少,根據https://dappradar.com/eos-dapps的數據來看,排名第一的EOS應用用戶數為4247人,為PRA CandyBox(糖果類);24小時最高交易量為EOSBet,為賭博類應用。
根據https://eospark.com/數據,EOS賬戶數量為296003,是最高應用日活數量的70倍左右。大多數持有EOS的用戶并沒有參與EOS Dapp的使用,更不用說參與生態建設。
對于項目方來說這是可悲的,EOS依靠社群的聞名于圈內,但實際使用的人數并不多,很多參與區塊鏈的項目會花費巨大的成本在EOS上構建應用。這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僅沒有盈利,也會為此付出成本風險。
ETH之Dapp生態
以太坊的出現較早于EOS,大多數人還是比較信賴以太坊平臺,構建的應用也比較多。其次,使用以太坊平臺構建Dapp更加簡單,開發時間也相對于EOS來說較短。
根據https://dappradar.com/dapps數據來看,平臺共收錄1216個以太坊Dapp。其中,日活超過1000的應用不超過10個,最高為1814;最著名的DApp CryptoKitties每日活躍用戶也僅為536人,而以太坊的地址數據為44318302。
以太坊雖然誕生時間長,但是合約的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數用戶獲得地址都是交易所用。其次,以太坊智能合約代碼很容易產生漏洞,被黑客所利用。一些在以太坊平臺開發應用的團隊還需要花費高昂成本去請代碼審計團隊去保證上線后項目的安全性,實際情況大多數團隊無法承擔這樣的成本。
區塊鏈項目方之所以想要在以太坊平臺上建立生態,以太坊誕生時間長,相對來說較為成熟,另一方面是因為開發和成本的原因。
開發Dapp成本計算
在 EOS 區塊鏈上,開發者必須質押EOS 通證才能獲得運行智能合約所需的帶寬、CPU 和存儲。RAM 是如此昂貴,項目團隊必須購買 RAM 才能使用,當然以后你也可以出售它。但是,RAM 的價格波動很大。
這很難計算出總共需要花多少錢,但前期就需要購買一定數量的 EOS 通證作為擔保,才能保證項目順利上線。有一些項目方聲稱開發EOS DApp成本需要數百萬之多,而且開發周期也相當長。EOS作為主鏈上線較晚的公鏈,只是在玩法上做出相應的改進,對于項目團隊來說,可操作性較為困難。
初創團隊想要在EOS上構建DApp應用,第一問題就是解決開發者問題。EOS雖然作為后起之秀,可是對開發人員的要求卻更高,一般需要中高水平的C++工程師,開發時間周期一般在4-12周(沒有算招聘時間)。其次,成本問題是困擾項目團隊第二大問題,因為要抵押大量的EOS Token作為條件,所以往往要花費巨大金額保證項目上線。
對于以太坊平臺,開發人員只須支付合約部署費用。DApp用戶將支付與你的合約相關的所有交易費用。按照以太坊黃皮書 The Create and CodeDeposit opcodes 附錄 G 顯示:部署合約的最低費用為 32000 gas,加上每字節源代碼 200 gas。
對于項目團隊來說,以太坊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首先以太坊有現有的框架Truffle,其次以太坊對開發人員的要求沒有EOS那么高,但需要開發人員有智能合約開發經驗以及具有很高的安全意識。一般開發時間也相對來說較短,3-6周左右。
以太坊和EOS開發和運維成本估算如下:
對比來看,EOS上運行DApp的成本快達到以太坊的一倍,但實際用戶的數量還不如以太坊多。
對于項目團隊來說,開發的難度、周期和成本都至關重要。不要因為某個公鏈項目的火熱就隨波逐流,應該從實際出發,尋找那些開發成本小、周期短、成本低的公鏈平臺。
everiToken的DApp開發
根據上文內容,我們先比較everiToken與EOS和以太坊項目從開發到上線所需資源圖:
everiToken是第一條為通證經濟量身定做的公鏈,堅信每個人都可以受益于區塊鏈技術帶來的通證經濟時代,各種權益和資產將逐步上鏈組成全球化的通證經濟。
智能合約本質上是一層代碼,與區塊鏈交互,而everiToken首次出安全合約,它也是代碼,只不過安全合約是系統直接寫在鏈上。開發人員只需通過配置來執行各類相對復雜的功能,而不是編寫代碼。
簡單來說,開發人員想要在everiToken上構建和操作合約,只需要簡單的調用即可。everiToken的專業人員會將復雜的代碼邏輯寫死在鏈上,項目方的開發人員只需要簡單的調用,實現業務即可,無需對底層代碼進行操作。這種方式可以大大減少開發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也能保證一定的安全性,同時可以省去一大筆審計費用。
這種安全合約可以通過增加系統利用率來提高速度,也是是everiToken能夠做到高達5000TPS的原因。
與互聯網類似,效率對項目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兩個項目方共同做一個實物上鏈的項目,選擇everiToken可以在數天內完成項目從立項到應用落地,而那時選擇EOS或者以太坊的項目方進度應該不超過三分之一。毋庸置疑,在安全性和成本的前提下,項目方還能以較高的效率完成開發,何樂而不為呢?
總結
高昂的開發成本不應該成為阻礙區塊鏈應用生態發展的絆腳石,公鏈團隊應該竭盡所能在成本以及安全性上對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應用進行保護,這才是行業能夠不斷發展的基石。
區塊鏈還處于早期階段,如果花費巨大的人力、時間和經濟成本所創建的DApp卻很少有人使用,慢慢地參與的開發人越會越來越少。但是,如果在開發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即便參與人數較少,也可以保證開發團隊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不斷去探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