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線性規劃方法的移動單基站調度算法
大小:1.03 MB 人氣: 2018-02-01 需要積分:2
無線傳感器網絡被稱為將對人類未來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新興技術之一,由于具備橋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強大能力,它被作為底層技術基礎列入了新一代普適計算的范疇。在物聯網、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中,無線傳感器網充當感知層的功能,擔負著感知、偵測、監控物理世界的任務,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國家安全、戰場監視、環境監測、農業監控和健康監控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以“輕便、微小”為特點的傳感器節點,有著帶寬、電源、體積、計算能力的多項限制,正是這種現實的約束,引導了大量以節能、提高帶寬利用率為目標的研究。傳統的研究中,“靜態”為無線傳感網絡的重要特征,傳感器節點在物理世界中處于靜止的狀態,這一特性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基礎限制,如熱點問題:節點產生的數據需要匯聚到Sink基站中進行處理與傳輸,鄰近基站的節點往往由于能量的非均衡消耗而過早死亡,使得其他節點到基站的路由中斷,即使其他節點還在正常工作,基站也不能得到其他節點采集的數據,進而導致了網絡的無效化。針對此問題,研究者們提出了諸如最優Sink放置策略、多Sink協作策略.路由優化策略等措施試圖解決該問題,但這些策略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它。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下載地址
基于線性規劃方法的移動單基站調度算法下載
相關電子資料下載
- 不同的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各有什么作用? 126
- rnn神經網絡基本原理 233
- 4G和5G基站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行業市場研究 283
- bp神經網絡算法過程包括 106
- 反向傳播神經網絡建模基本原理 166
- 反向傳播神經網絡概念是什么 169
- 反向傳播神經網絡分為多少層 162
- bp神經網絡模型拓撲結構包括哪些 115
- 卷積神經網絡激活函數的作用 80
- 數學建模神經網絡模型的優缺點有哪些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