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說:觸覺體驗是用戶體驗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今越來越多的產(chǎn)品及服務體驗涉及觸覺體驗,而目前關于觸覺體驗設計的針對性研究較少。本文涉及觸覺體驗的原理、作用、構(gòu)建方法、注意事項、實際案例等內(nèi)容,希望更多設計師們可以關注到觸覺反饋這一容易被忽視的因素。
讓我們來探索觸覺體驗的世界吧!我們將深入探討產(chǎn)品設計師和開發(fā)人員如何利用我們的觸覺來建立體驗。
觸覺學領域是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但也是用戶體驗領域中研究較少的領域之一。隨著我們的日常交互對象從鍵盤+鼠標轉(zhuǎn)變?yōu)?a target="_blank">手機、汽車娛樂系統(tǒng)以及其它日常物品,我們的交互方式以及從物理世界接收反饋的方式變得更加重要。
本指南將為您提供關于觸覺學、觸覺學在用戶體驗中的應用及其最佳實踐的基本概述。
1.什么是觸覺學
觸覺屬于動覺交流①領域,該領域?qū)⒂|覺接觸看作一種交流方式。觸覺感受是明顯且普遍的。想象一下,第一次抱孩子,擁抱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或感受你的手機在口袋中劇烈振動。這些感覺非常真實,并始終伴隨我們。
①動覺交流:將身體語言作為交流方式。它包括談話中所有的身體動作。它傳達了很多關于一個人的性格和情緒等信息。簡而言之,動覺交流就是通過身體的運動來交流。
Sparkfun觸覺電機連接
當應用于數(shù)字界面或 IoT(物聯(lián)網(wǎng))界面時,我們可以從以下方式定義觸覺學:
任何通過向用戶施加力、振動或動作來創(chuàng)造觸覺體驗的技術。(來源:Source)
將用戶通過觸覺體驗到的電子或機械運動作為界面的一部分。(來源:Merriam)
觸覺學利用人們的觸覺來增強人與屏幕界面的交互體驗。(來源:Apple)
綜合這些定義,我們可以構(gòu)建以下關于觸覺學的定義,并將其應用于用戶體驗領域:Haptic UX(觸覺用戶體驗)利用觸覺反饋,通過觸覺體驗傳遞及時且有用的信息。 現(xiàn)實世界中涉及觸覺體驗的案例:
在移動設備上支付成功后會觸發(fā)短暫的反饋振動。
當密碼輸入錯誤時的異常狀態(tài)。
解鎖功能中的特殊手勢。
玩移動端賽車游戲。
蘋果觸覺引擎
2.觸覺體驗的構(gòu)建
大部分流行的移動設備都內(nèi)置觸覺系統(tǒng)。設計人員和開發(fā)人員可以利用這些標準模式來增強用戶體驗。你也能看到觸覺體驗在其他“智能”設備中的應用:汽車信息娛樂系統(tǒng)、平板電腦、手表、健身帶和虛擬現(xiàn)實手套。
但是,請記住:利用觸覺體驗的目的是傳達有用信息:
提示對錯
提示發(fā)生與否
吸引注意力
為了構(gòu)建一個能為我們傳達恰當信息的觸覺體驗,需要我們理解人類是如何詮釋振動模式的。換言之,成功、錯誤或中性狀態(tài)的物理隱喻是什么?
觸覺是身體隱喻
身體隱喻本質(zhì)上是一個人如何解讀一個物理交互的語義。這些隱喻是通過反復學習獲得的,通常是聽覺隱喻的鏡像。物理振動本身會發(fā)出聲音,我們的大腦試圖通過比較我們的經(jīng)驗來理解這些模式。
建立物理隱喻為了通過觸覺體驗來建立物理隱喻,我們可以利用銳度和強度的相互作用向用戶傳達信息。
銳度-刺激的剛度或硬度。沖動越強,用戶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刺激越弱,刺激之間的差異就越細微(用戶就越難察覺其模式)。
提高銳度,以傳達重要的語義模式反饋,例如在銀行應用中正確地存入一筆錢時。
降低銳度,以傳達輕微反饋,獲得連續(xù)的體驗,例如在手游中踩油門踏板時。
觸覺反饋表
強度-感受到的刺激的力度或大小。刺激越強烈,用戶的觸感體驗就越強烈。
增加強度 ,為瞬態(tài)事件(例如,支付成功或支付失敗)提供明顯的反饋。
降低強度,為中性事件提供補充反饋,例如向購物卡中添加項目或打開應用程序。
當我們進一步解構(gòu)觸覺反饋時,我們可以調(diào)整粒度、振幅和音色,以表示瞬態(tài)事件和連續(xù)事件的不同語義。
粒度-與刺激的頻率及時間間隔有關。粒度越小,刺激越迅速。振幅-刺激的強度和大小。振幅越大,刺激越大。音色-能感覺到的刺激的銳度/清晰度。銳度越高,對每個刺激的感知就越明顯。
因此,設計師們可以通過調(diào)整刺激的粒度、振幅和音色來完善瞬態(tài)事件和連續(xù)事件。 瞬態(tài)事件-短暫的敲擊或振動,并伴隨特定的動作(例如,單擊產(chǎn)生快速刺激的按鈕)。對于這些事件,刺激的語義和微調(diào)變得更加重要。連續(xù)事件-持續(xù)的振動模式,可以持續(xù)數(shù)秒或更長時間(例如,模擬路面不平的賽車游戲或長時間的慶祝動畫)。
測試觸覺模式
為了更好地測試觸覺體驗和振動模式,以下是一些有用的資源和應用程序:
Vibration App-一款真正的振動頻譜分析儀,使用 iPod Touch 和 iPhone 中的內(nèi)置加速度計和陀螺儀。
Core Haptics (針對開發(fā)人員)-編寫并播放觸覺模式,自定義 iOS 應用程序的觸覺反饋。
Android Haptics(用于設計)-觸覺準則,用于增強交互性并通過觸覺體驗向用戶傳達有用的信息。
Android Haptic Constants(用于開發(fā)人員)-用于在 Android 設備上演示觸覺反饋效果。
Haptic Feedback Generators(針對開發(fā)人員)-探索由 Apple’s Tactic Engine 生成的觸覺模式(由 Jesus Guerra 設計)。
現(xiàn)在,讓我們探索觸覺體驗帶來的啟示。
3.觸覺體驗啟示
以下是關于何時以及如何將觸覺納入體驗設計的基本指南。
利用觸覺體驗提高可用性
設計師應該利用觸覺體驗來增強反饋,并向用戶傳達有用的信息。觸覺體驗不應該被用來裝飾交互或為用戶體驗提供不必要的反饋。例如,使用觸覺反饋來指示分層或復雜的手勢,而不是用在正常的按鍵交互。
建立清晰的因果反饋循環(huán)
觸覺體驗應該強化明確的因果關系。觸覺刺激應立即以特定動作計時。滯后時間越長,體驗越不連貫。例如,當我單擊“存款檢查”時,我應該立即得到一個中性刺激,以確認我的選擇,這應該是無延遲的。
觸覺應作為補充,而不是主要的反饋
不要僅僅依靠觸覺體驗來向用戶傳達反饋。許多設備都允許用戶打開或關閉觸覺反饋,因此,將可視的反饋作為主要反饋,或采用多種反饋機制的集合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當我的支票存入成功時,我應該看到明確可視的成功狀態(tài)提示,并伴隨觸覺或聽覺提示。
有目的且謹慎地利用觸覺體驗
謹慎地決定何時何地在應用程序中加入觸覺體驗。如果觸覺反饋太頻繁,會分散用戶注意力并造成混亂。所以,應當在有明確目的,并對用戶有利的情況下使用觸覺反饋。例如,在使用應用程序的過程中,每一次按鍵都觸發(fā)觸覺反饋,便會分散用戶注意力并降低觸覺反饋的有效性。
利用系統(tǒng)默認值以保持一致性
在設計標準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時,請使用 OS 觸覺系統(tǒng)默認設置。你的用戶將習慣于系統(tǒng)的觸覺反饋模式,尤其是那些具有語義含義的模式:成功、失敗或中性的反饋。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尤其是在手機游戲中,你可以利用自定義觸覺反饋來增強體驗。
減少無意識影響
當設備觸發(fā)觸覺反饋響應時,它將振動。這種振動可能會破壞其他體驗,例如拍照對焦時或在輸入框中鍵入內(nèi)容時。所以,請明確你的應用程序的觸覺反饋如何與其他應用程序或設備進行交互。
保持電池壽命
當設備觸發(fā)觸覺反饋響應時,它將振動。這種振動會消耗電量,尤其是在使用頻繁觸發(fā)觸覺反饋的激烈手游時。允許用戶關閉觸覺反饋或減少觸覺反饋的頻率,以延長電池壽命。
4.觸覺體驗設計
以下是明確何時以及如何在體驗設計中納入觸覺反饋的步驟。 A.識別用戶的主要需求確保你正測試的用例能夠滿足用戶的主要需求。這應該是解決用戶重要問題的關鍵任務。
例如將錢存入手機銀行應用程序。
B.解構(gòu)用戶行為對用戶為完成行為所采取的各個動作進行分析。用戶需要做什么才能成功完成任務?他們必須知道什么?他們必須采取什么行動?
例如,在移動銀行應用上存錢時,我需要(1)打開應用程序,(2)單擊按鈕存錢按鈕,(3)點擊拍照,(4)添加金額,(5)拍照,(6)確認照片,(7)確認存款。
C.確定反饋的不同狀態(tài)在整個過程中,確定應用程序必須傳達給用戶什么重要信息以及有用信息。用戶需要什么反饋才能進行到下一步?
例如,當照片成功上傳后,我希望通過某種視覺或聽覺的反饋確認它是否成功。
D.分析觸覺體驗需求提問題:添加觸覺體驗會為用戶提供有用的、有目的的和相關的信息嗎?您希望傳達什么信息?針對同一操作,用戶會得到其他哪些形式的反饋(音頻、視頻、觸摸)?
例如,當拍攝好照片并將其上傳到應用程序后,要經(jīng)過多個屏幕(相機和應用程序屏幕),這使我很難知道何時完成上傳審查。由于視覺上的脫節(jié),觸覺反饋可以作為補充,提示該操作成功。
E.選擇并測試觸覺反饋確定觸覺的用例后,進行A / B測試以查看增加觸覺體驗是否有助于提高可用性。利用我們的觸覺體驗啟示,選擇一個語義對等的觸覺反饋作為用戶操作的補充,并且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例如,成功上傳檢測照片后,我能感受到輕微的手機振動,這與屏幕上的可視對勾提示互為補充。這一反饋使我更加確信照片上傳成功。
5.實例
無需用戶查看便可指示方向的觸覺體驗
在這個案例中,利亞姆·塔克(Liam Tucker)演示了使用觸覺反饋來指示主要的方向轉(zhuǎn)向,可以提示用戶注意,也可以提供一個指示左右轉(zhuǎn)向的反饋刺激。
Liam Tucker — Dribbble
汽車信息娛樂系統(tǒng)觸覺反饋
人們開車時,必須立即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多個事物上:道路、乘客、收音機和其他輔助噪音。因此,在汽車觸摸屏上,很難知道何時成功完成了動作。觸覺反饋可以表明操作已被系統(tǒng)成功識別,這比僅僅依靠視覺或聽覺提示要好得多。 凱迪拉克提示系統(tǒng)—觸覺反饋
觸覺提示隱藏功能的激活
細微的手勢和隱藏的可供性②很難準確地傳達給用戶。觸覺反饋可以提示用戶隱藏功能已被成功激活。
②可供性:心理學意義的可供性(affordance)認為人知覺到的內(nèi)容是事物提供的行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質(zhì),而事物提供的這種行為可能就被稱為可供性。 iPhone 隱藏功能可解鎖滾動條
沉浸式 VR 游戲中的觸覺體驗
借助更先進的觸覺配件,VR 游戲反饋系統(tǒng)正不斷發(fā)展,結(jié)合力和扭矩提示以增強觸覺反饋的真實性。
VR 控制器力和扭矩力學
觸覺可及性
對于有視覺或聽覺障礙的人,觸覺反饋可以作為主要反饋機制。在該示例中,觸覺模式用于指示用戶必須向右轉(zhuǎn)。
當屏幕位置遠離視線時,也可以利用觸覺反饋。例如,將手表放在信用卡掃描儀上以使用 Apple Pay,觸覺反饋便可指示交易成功。 CBC.ca
6.結(jié)論
觸覺用戶體驗設計的目的是利用觸覺反饋,通過觸覺體驗提供及時且有用的信息。
觸覺反饋應該是目的明確的、及時的、有語義的和輔助性的。它應該被用來解決突出的用戶問題。明智地使用觸覺反饋,避免擾亂和分散用戶的注意力。
觸覺用戶體驗(Haptic UX)正成為構(gòu)建更具沉浸感和更易用的體驗的基礎。越來越多的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觸摸屏、VR 手套和可穿戴設備利用觸覺反饋來提升觸覺體驗,視覺混亂且嘈雜的世界因此變得清晰。
下一代體驗,尤其是語音用戶體驗,將需要產(chǎn)品團隊創(chuàng)建一種觸覺語言。這是一種通過喚起情感和復雜理解力來增強觸覺體驗的方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