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DHT11是一款低成本的濕度和溫度傳感器。由于它同時具有溫度和濕度傳感器,DHT11傳感器足以實現您的第一個物聯網氣象監測系統。
談到物聯網,ESP8266和ThingSpeak的組合是初學者和業余愛好者深入了解物聯網相關項目的絕佳方式。
如果您打算建立自己的氣象站,那么這個項目可能是您邁出的第一步那條路。在這個項目中,我將簡要介紹DHT11傳感器,并解釋如何將DHT11濕度和溫度傳感器與ESP8266和ThingSpeak連接。
關于DHT11傳感器的簡要說明
DHT11和DHT22是一對便宜但高效的濕度傳感器,可以測量相對濕度和溫度。在這兩個中,DHT11傳感器是一種更便宜的版本,具有相當好的濕度和溫度范圍。
DHT11的相對濕度范圍為20-95%準確度為+/- 5%。達到溫度,范圍為0-50 0 C,精度為+/- 2 0 C.
DHT22傳感器具有更寬的濕度和溫度范圍,結果更準確,但比DHT11更昂貴,體積更大。
這兩個傳感器都使用單個引腳,通過微控制器和傳感器之間的1-Wire總線進行通信。該單個數據引腳的輸出是數字的,因此,您不需要微控制器上的模擬輸入引腳。這非常有用,因為ESP8266 ESP-01模塊沒有任何模擬輸入引腳。
DHT11濕度傳感器與ESP8266和ThingSpeak接口
我將通過其中一個GPIO引腳將DHT11傳感器與ESP8266連接。所有關于濕度和溫度的計算都將在ESP8266模塊中進行。
測量溫度和濕度后,結果將發布在ThingSpeak API上,可以看到作為圖表。
電路圖
連接DHT11濕度傳感器的電路圖ESP8266和ThingSpeak如下圖所示。
所需組件
DHT11濕度傳感器
ESP8266
跳線
迷你面包板
電阻器(1KΩ和2.2KΩ)
按鈕
滑動開關
代碼
下面給出了將DHT11濕度傳感器與ESP8266和ThingSpeak API連接的代碼。您必須更改代碼,即在適當的位置添加WiFi網絡的SSID和密碼。
此外,您需要記下來自ThingSpeak頻道的Write API密鑰并將其粘貼到代碼中。
在上一個項目中“ CONNECT ESP8266 TO THINGSPEAK “,我已經向您展示了如何在ThingSpeak中創建頻道并為該頻道添加字段。因此,如果您不熟悉該信息,請參閱該項目。
注意:
您必須下載兩個名為“DHT”和“Adafruit_Sensor”的庫。您可以從以下鏈接下載這些庫: DHT 和 Adafruit_Sensor 。
以zip格式下載它們,提取內容并將文件夾復制到Documents-》 Arduino-》 libraries
工作
根據電路圖進行所有連接。在這里,我將把代碼直接上傳到ESP8266模塊。這意味著將擦除現有代碼或固件。
在上傳代碼之前,將GPIO0連接到GND并重置ESP模塊以啟用編程模式。
此外,在Arduino IDE的Boards部分中選擇“Generic ESP8266 Module”。確保選擇了正確的COM端口。
上傳代碼后,首先斷開GPIO0與GND的連接(可以使其浮動)并重置ESP模塊。
現在,如果您打開串行監視器并將波特率設置為115200,并選擇“Both NL& CR“選項,您可以看到ESP8266模塊的進度。
首先,它將連接到WiFi網絡。然后,它會立即嘗試從DHT11濕度傳感器讀取數據,并根據該數據計算溫度和濕度值。
此后,溫度和溫度值濕度將上傳到ThingSpeak API。如果您在ThingSpeak中打開通道,則可以看到與DHT11傳感器中的值相關聯的圖表。
結論和應用
在這個簡單的項目中,我向您展示了如何將DHT11濕度傳感器與ESP8266和ThingSpeak API連接。
只需坐在電腦前,即可從世界任何地方監控DHT11傳感器數據。
這個項目可能是您首次實現更大更好的氣象站以及許多其他傳感器。
-
DHT11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77瀏覽量
57716 -
ESP8266
+關注
關注
50文章
962瀏覽量
453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NESP32S3使用指南-IDF版_V1.6》第三十章 DHT11數字溫濕度傳感器
dht11溫濕度傳感器工作原理介紹
dht11采用什么通信協議
DHT11型傳感器參數分析
DHT11溫度傳感器測量范圍與精度
ds18b20溫度傳感器和dht11的區別
esp8266wifi模塊怎么連接手機
Arduino Nano 和 NodeMCU ESP8266 讀取 DHT11 環境溫濕度數據及 OLED顯示
![Arduino Nano 和 NodeMCU <b class='flag-5'>ESP8266</b> 讀取 <b class='flag-5'>DHT11</b> 環境溫<b class='flag-5'>濕度數據</b>及 OLED顯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62/wKgZoma7LraAIX68AAHwAf2dvXI56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