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通常是指波長為1~10毫米(頻率30~300GHz)的電磁波。在某些情況下也將20GHz以上的頻率包括在毫米波內。頻率為300~3000GHz范圍的電磁波稱為亞毫米波(λ=1mm~100μm)。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毫米波(大于40GHz頻段)主要用于軍事領域,包括各種雷達,衛星通信等,民用應用也只限于微波點對點的應用中。由于工作在毫米波頻段的同軸電纜和連接器等器件的設計開發難度比較大,很多公司的產品目前使用的連接方式還是以波導為主。目前毫米波在工業和消費類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金航標kinghelm在1688商城的產品
毫米波頻譜頻段
2016年7月14日,全體委員一致投票贊成開放近11GHz高頻頻譜用于靈活、移動和固定無線寬帶的規則,其中包括3.85GHz需許可的頻譜和7GHz免許可頻譜。這些規則還在28GHz (27.5-28.35GHz)、37GHz (37-38.6GHz)和39GHz (38.6-40GHz)頻段,以及一個新的免許可頻段64-71GHz推出一項新的超高微波靈活應用(Upper Microwave Flexible Use)服務。
在毫米波頻段中,28GHz、39GHz和73GHz頻段是最有希望使用在5G的三個頻段。
這三種頻帶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有以下原因:
這三種頻率不像60GHz必須承受約20dB/km的氧氣吸收損耗,其氧氣吸收率遠低于此數值(如圖所示),因此較適合長距離通訊,同時也能在多路徑環境中順利運作,并且能用于非可視距離(NLoS)通訊。透過高定向天線搭配波束成形與波束追蹤功能,毫米波便能提供穩定且高度安全的連結。
金航標kinghelm在1688商城的產品
未來幾年預期會有更多關于73GHz的研究。該頻率不同于28GHz和39GHz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可用的連續帶寬很高(大于2GHz),這是目前提出的最寬的頻譜。通過比較,28GHz提供了850MHz的帶寬,在美國,39GHz附近的兩個頻帶提供了1.6GHz和1.4GHz帶寬。我們前面說過,更高的帶寬意味著更高的數據吞吐量,這使得73GHz在這一方面比其他頻率更有優勢。39GHz頻帶正在研究當中,但尚未得到公眾的大量支持和關注。但是,該頻段具有的部分特性使其可能成為一個折中的選擇來獲得廣泛應用。FCC提議將39GHz作為可能的移動頻率。Verizon公司在專注于2017年的28GHz首次現場試驗的同時,已經通過其與XO CommunicaTIons的業務關系開始研究39GHz,XO CommunicaTIons已經擁有39GHz的實質許可證。但是,公眾對28GHz和73GHz的支持和研究顯然比對其它頻率的更為明顯。汽車雷達和車聯物聯網將會使用毫米波的頻段。
汽車雷達
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的前提條件是汽車要能感知并且規避障礙物。因此汽車就需要一系列的雷達來探測和感知汽車周圍的環境。為了提高雷達的分辨率,目前主要使用的頻率是24GHz,77GHz和79GHz的毫米波頻率。
60GHz Wi-Fi (WiGig) — 隨著對高速傳輸速率需求的增加,在原有IEEE 的 802.11ac 無線局域網 (LAN)的基礎上,發展了802.11ad的標準。802.11ad的頻率范圍定義為58到64 GHz,該頻段是無需授權的頻段。最近,該頻段的頻率范圍擴展到了71GHz (FCC 第15部分)。802.11ad主要用于高速無線多媒體傳輸的應用,包括未壓縮的高清晰度電視和實時的音樂和圖片傳輸。點對點微波回傳— 電信的數據傳輸應用中,一般使用光纖和微波兩種方式。光纖的優勢是數據傳輸速率高,但是缺點是部署麻煩。微波的優點是容易部署,適合基站回傳的應用,被大量的使用。尤其是隨著各種小基站,如picocells(微微基站), microcells(微基站) 和 metrocells(地下基站)的大量部署,微波回傳也在被大量的使用。傳統的微波回傳頻段是6, 11, 18, 23 和 38GHz。最新的60GHz微波回傳頻段是非授權頻段,具有使用成本低的優勢,但是缺點是60GHz頻段受氧氣分子吸收的影響,衰減比較大。目前微波回傳使用的是80GHz的頻段,常用的頻段是E-BAND頻段,頻率范圍覆蓋71到76 GHz, 81 到 86 GHz 和 92 到 95 GHz。安全和防務—雷達和衛星通信是毫米波在軍工方面的主要應用。毫米波最近在安全領域也逐漸開始得到應用。利用毫米波特性開發的成像技術,可以使用非接觸的方式探測金屬和非金屬,用于探測武器或者爆炸物。如果您近期會乘坐美有些國的航班的話,您有可能在美國的機場看到并使用這些毫米波成像設備。
金航標kinghelm在1688商城的產品
隨著世界標準化機構著手定義下一代無線網絡,5G的愿景正在迫使研究人員改變他們的思考方式。增加4G網絡的頻譜效率并不足以提供三個高級5G用例所需的數據速率、延遲和容量。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用例由IMT-2020定義,該用例設想了一個超過10Gbps的峰值數據速率,是4G網絡的100倍。經實踐證明,數據速率與可用頻譜直接相關,而根據香農定理,容量是帶寬(即頻譜)和信道噪聲的函數。低于6GHz的頻譜已經分配殆盡,而6GHz以上的頻譜,特別是毫米波頻率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替代方案來實現eMBB用例。
5G毫米波的車聯
從2010年車聯網第一次在中國提出,到現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的智能車、網聯車、互聯網汽車、自動駕駛等各種概念被炒得沸沸揚揚。從小型科技公司到各大汽車廠商、互聯網巨頭,無不揚言于此,進而紛紛布局,車聯網的內涵也因此被無限擴展。
車聯網涉及汽車制造、汽車服務、通信與物聯網、智能硬件與互聯網等多個產業,宛若一塊巨大的“蛋糕”。以上所述這些事件盤點僅僅是車聯網前端產業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公司正以幾何級的增長速度蓬勃發展。
從目前的技術發展看,未來車聯網或許會在下一個10年內普及,他們會在未來10-20年中收益,未來車聯網爭奪戰究竟誰會是最終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必將迎來一場全面的變革!總體來說,車聯網未來越來越走向“基礎化和智能化”并成為汽車核心系統的重要一部分,就像20年前計算機聯網一樣,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逐步成熟的“4G/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會讓車聯網的價值進一步擴大,成本進一步降低,在這中間受益最大的莫過于是車廠自身,而與其對應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對用戶免費
金航標kinghelm在1688商城的產品
物聯網是Web3.0時代的變革力量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智能嵌入技術、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遙感技術、微納技術,構建智能網絡,由過去僅能在網上進行人與人的溝通發展至能夠進行人與物、物與物的互動。通過給鐵路、電器等嵌入芯片,這些物品能夠自動進行感應、識別,人類也可以遠程控制物品,整個地球都變得智慧起來。事實上,這個”Interact of Things”的概念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早在1999年已經有相應的說法。只是物聯網發展的時代似乎正在到來。正如其字面的意思,它是由Internet發展而來的,是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IT產業的第三次變革。IBM前首席執行官郭士納曾提出“十五年周期定律”,即“計算模式每隔15年發生一次變革”,這同英特爾創辦者摩爾發現的摩爾定律一樣準確:1965年前后發生的變革以大型機為標志,1980年前后的變革以個人計算機的普及為標志,而1995年前后的變革則以互聯網的發展為標志,也許到2010年將會發生物聯網的變革。既然美國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戰略能夠催熟互聯網,那么可以預見,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提出的”智慧地球”戰略也將能夠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物聯網合作跨越國界,運營商欲用5G轉型
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開始提速物聯網布局,跨領域、跨國度的合作近日頻頻上演,電信搭檔華為與ofo、聯通牽手德國電信、移動結盟AT&T……運營商作為基礎網絡的擁有者,儲備著大量企業客戶,最有望成為物聯網產業的主導者。盡管如此,運營商物聯網之路仍充滿挑戰。未來,運營商發展物聯網的關鍵在于如何借力5G。哪些毫米波頻率會被采用呢?
5G車聯物聯的測試:射頻測試站通常由測試儀表、屏蔽箱、測試軟件等幾部分構成,通常又可分為校準測試、綜合測試、天線測試等等幾類。
金航標kinghelm在1688商城的產品
由于產能的要求,通常射頻測試工藝由多個相同的測試站并行運行。某個或某些測試工位的通過率偏低;產出降低就會導致產線瓶頸、生產成本劇增,而究其原因,大致可分為:產品設計或物料原因、測試的問題(誤測問題)、射頻干擾等環境因素、測試的不確定問題。
運營商物聯網之路萬物互聯時代,要確立物聯網競爭優勢,運營商需要思考如何借力5G。業內普遍認為,5G網絡一旦商用,將有望撬動規模達萬億元的物聯網產業。相比4G網絡,5G的優勢不僅在于上網速度與流量密度上,還能滲透到物聯網中,實現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工業自動化、醫療儀器、無人駕駛、家用電器和手持通訊終端的深度融合。可以說,5G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更是運營商發展物聯網的關鍵。
毫米波應用的挑戰
基于毫米波的諸多優點,可以開發很多的應用。然而,高頻率的信號傳輸,也不可避免的帶來高的傳輸損耗,低的測試重復性和外場測試困難等問題。射頻和微波信號傳播損耗vs.頻率(f)與距離(d)的關系見下面的公式在毫米波的頻率,受到大氣中,尤其是氧氣分子的影響。
圖中顯示大氣傳播衰減和頻率之間的關系。在60GHz的頻段,由于氧氣分子對電磁波吸收的加劇,會出現一個衰減的峰值。正因為60GHz傳輸衰減比較大,傳輸距離相對短,同頻干擾也相對少,因此政府將60GHz頻段規定為非授權的頻段。同時,衰減較大對測試也帶來了挑戰,測試儀表需要比較大的輸出功率或比較高的接收靈敏度來保證測試的精度。當頻率到70GHz的時候,同軸連接器內導體的直徑只有0.5mm,該尺寸已經接近車床機械加工能力的極限,連接器上任何的毛刺甚至灰塵都會影響連接器的在毫米波頻段的匹配性能。相對于低頻連接器,在使用高頻連接器的時候,要務必小心,以免損壞。并且建議在每次使用之前,使用放大鏡檢查和進行清潔,并且使用力矩扳手進行連接。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LN4300-02-2335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5G毫米波專網重塑英特爾成都工廠AMR系統

ALN4000-10-3530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華為發布5G-A毫米波萬兆網絡
ALN3750-13-3335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毫米波雷達的基頻和調制技術 毫米波雷達在機器人導航中的應用
5G毫米波市場蓬勃發展的因素
蘋果自研5G芯片獲重要進展,毫米波技術暫缺席
什么是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模組選型

愛立信與高通、Dronus共同完成使用5G毫米波無人機的制造與倉儲用例測試
Qorvo收購Anokiwave,以硅晶創新推動毫米波5G商業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