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弧
電弧是一種氣體放電現象,原本接觸的兩個觸點通有大電流,在觸點斷開的瞬間,電子或離子游離到空氣中并瞬間產生電火花,致使周圍的空氣自持導電,所以在電弧發生期間兩個觸點還是導電的。電弧持續的過程叫做拉弧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持續幾十毫秒至幾百毫秒之間,一般不會超過一秒,但是在整個拉弧期間,電弧攜帶了巨大的能量和高溫,可使周圍的易燃物瞬間引燃引起火災或者爆炸。
電弧是如何產生的
電弧是如何產生的呢?機械式觸點的動觸點和靜觸點之間的活動距離非常小,在觸點分離時,接觸壓力和接觸面積也在減小,導致觸點之間的接觸電阻變大,流過的電流致使觸點之間的溫度上升,在有限的空間內,高溫把觸點表面液化。同時,在觸頭之間形成了非常大的電場,觸點在分斷時,內部的電子就被電場拉了出來,形成了電場發射,使電子、離子被游離就形成了電弧。
電弧的特點
1)起弧電壓、電流低。電弧并非是高壓、高電流的專屬,其實只要回路電壓超過20V,電流超過80mA,機械式觸點在分斷時,就可能產生電弧。
2)能量集中、溫度高。在觸點分斷瞬間,電弧被瞬間釋放,產生高溫高能量的電火花。
3)易游離、易變形。由于電弧是氣體放電,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游離、變形,可以利用這個特點想辦法滅弧。
4)導電性能良好。電弧是導電的,延遲了觸點的分斷。
電弧如何抑制
電弧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抑制不能消除。從機械結構的角度,可以使用滅弧室和滅弧柵來隔離電弧。滅弧柵是由很多滅弧片所構成的,滅弧片將滅弧室分隔成很多個獨立的空間,電弧產生后通過磁吹的方式將電弧引入滅弧柵所構成的空間中,使電弧被拉長導致無法維持,從而加速了電弧的熄滅,起到了電弧抑制的效果。滅弧柵的原理如下圖所示。
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在分斷時都能產生電弧,同等條件下,交流所產生的電弧要弱于直流所產生的電弧,這是因為交流電是有方向的,每半個周期交流電會過零,削弱了電弧。所以,在交流應用中會通過過零檢測來判斷零點的到來,并在過零點附近時將回路斷開,因為零點附近電流小,觸點分斷時消除了電弧產生的必要條件。
-
電流
+關注
關注
40文章
6942瀏覽量
132686 -
電弧
+關注
關注
7文章
277瀏覽量
329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