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un100戶外面部考勤終端采用中控智慧全新自主研發的面部識別算法9.0,區別于傳統面部識別算法,更快速、更準確;采用ZMM220(128M內存,256MFlash)大容量核心板,CPU主頻高達1G,基于Linux系統開發,保證產品高速穩定運行;inSun100具有高分辨紅外雙攝像頭,在紅外雙攝像頭周圍紅外燈數量多達168個,更好的抵抗光線的干擾,使得在打卡簽到時,更加高效便捷。inSun100期待著您的體驗。
![](http://file.elecfans.com/web1/M00/AF/24/o4YBAF3g-eiAFJCwAAISaswzXXc358.png)
![](http://file.elecfans.com/web1/M00/AF/78/pIYBAF3g-kCAehtEAAHhwFJekBE690.png)
![](http://file.elecfans.com/web1/M00/AF/78/pIYBAF3g-kKALg4AAAGSoa0f688105.png)
多種驗證方式,安全高效
面部識別算法,精準快速
支持TCP/IP通訊,無縫連接
支持門禁功能、門磁報警,出門開關
參數
用戶容量 |
2000 |
面部容量 |
1000 |
指紋容量 |
2000 |
記錄容量 |
15萬 |
通訊方式 |
TCP/IP |
其他功能 |
T9輸入法、記錄查詢、門磁報警功能 |
適用溫度 |
0℃—45℃ |
使用濕度 |
20%—80% |
電源規格 |
12V-1.5A |
尺寸 |
199X172X131 |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指紋識別考勤機ST10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網絡考勤機,采用2.8寸高清彩屏,美觀清晰。
發表于 12-03 09:37
?3054次閱讀
指紋識別考勤機u100是中控智慧基于自主研發的多媒體ZEM500系列開發平臺設計生產的中高端指紋機。
發表于 12-05 10:24
?2331次閱讀
XU30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自助式彩屏指紋考勤機,采用2.4寸高清彩屏,超薄、簡約的結構設計,突顯時尚美觀的造型,整機采用的傾角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
發表于 12-06 09:41
?2775次閱讀
指紋識別考勤機U560是中控智慧基于自主研發的業界領先的多媒體ZEM500系列開發平臺設計生產的中高端指紋機。
發表于 12-06 09:49
?2759次閱讀
指紋識別考勤機s3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彩屏指紋考勤機,采用Linux操作系統,功能穩定可靠。精致的結構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新模具工藝,突破傳統風格,融入當前流行設計元素,外觀時
發表于 12-06 10:18
?3306次閱讀
指紋識別考勤機TX628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彩屏指紋考勤機,采用Linux操作系統,功能穩定可靠。
發表于 12-06 10:22
?5401次閱讀
指紋識別考勤機ST30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網絡考勤機,采用2.8寸高清彩屏,美觀清晰。
發表于 12-06 10:24
?6218次閱讀
ST20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網絡考勤機,采用2.8寸高清彩屏,美觀清晰。
發表于 12-06 10:30
?6033次閱讀
人臉識別考勤機EF200采用了中控智慧ZKFace7.0高速面部識別算法,識別精準、速度快,光線適應性高,達到室內全光線使用條件。
發表于 12-06 11:00
?5270次閱讀
指紋考勤機x60是中控智慧推出的一款自助式彩屏指紋考勤機,采用2.8寸高清彩屏,超薄、簡潔的結構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精巧而又不失大方,線條柔美、外觀時尚。
發表于 12-06 10:35
?1970次閱讀
K28是中控智慧全新的一款智能指紋考勤機,采用全新的IOT風格,簡約精致。
發表于 12-06 10:51
?3243次閱讀
MX200是中控智慧最新推出的一款網絡型射頻卡考勤機。
發表于 12-06 10:54
?2513次閱讀
人臉識別考勤機 PF1000是中控智慧最新推出的混合識別考勤終端(面部+指紋),采用2.8寸高清彩屏,簡潔的結構設計,線條柔美、外觀時尚。
發表于 12-07 10:09
?5132次閱讀
人臉識別考勤機iFace701采用了中控智慧ZEM800核心板,ZKFinger10.0混合型生物識別算法,容量大,識別精準快速,集成夜視紅外光學攝像頭。
發表于 12-07 10:41
?5248次閱讀
人臉識別考勤機iFace501采用了中控智慧ZEM800核心板,ZKFinger10.0混合型生物識別算法,容量大,識別精準快速,集成夜視紅外光學攝像頭。
發表于 12-07 10:40
?2390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