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報道,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日前發布預測報告稱,全球電子設備產值有望在明年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
JEITA表示,受5G商業化等因素推動,2020年全球電子設備的產值將比2019年增長5%,達到3.0807萬億美元。這是市場規模首次超過3萬億美元。
分領域來看,增長率較高的是系統構建等解決方案服務,增長8%,達到9992億美元。通信設備增長6%,達到5471億美元。
2019年全球電子設備產值預計比2018年增長1%,達到2.9219萬億美元,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等板塊拖累了增長。
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是日本電子工學方面有關電子設備、信息技術的業界標準化團體,其主要業務包含推進標準化及產品規格,與業界海外交流,調查統計數據編篡,及舉辦產業博覽會。
責任編輯:gt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400瀏覽量
230509 -
電子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63瀏覽量
54432 -
通信設備
+關注
關注
3文章
345瀏覽量
324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市值全球第一!英偉達“當道”,供應鏈“升天”
萬億美元。此消彼長之下,造就英偉達首次超越蘋果和微軟,成為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 ? 從2022年10月份的低位,只用了不到2
AI Server市場持續擴張,2025年產值有望逼近3000億美元
在2024年,全球Server市場的總產值預計將達到約3060億美元。其中,AI Server的增長動力顯著超越了一般型Server,其產值
蘋果或將成為首家市值4萬億美元公司
近日,蘋果公司市值持續攀升,已達到驚人的3.90萬億美元(折合當前人民幣約為28.48萬億元)。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蘋果在全球科技行業的領先地位,更讓諸多分析師看好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據
2024年全球廣告銷售額破萬億美元,谷歌、Meta和亞馬遜占四成
近日,全球頭部媒介投資集團群邑發布了一份新的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廣告收入將實現顯著增長,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據悉,今年
行業動態 | 英偉達市值,躍升全球第一
受專用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旺盛推動,英偉達股價周五創下歷史新高,這也讓其取代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LSEG的數據顯示,Nvidia的股票市值一度觸及3.53萬億美元,略高于蘋果的3.

科技看點:英偉達市值破3.5萬億美元 華為原生鴻蒙之夜暨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即將開啟
英偉達市值破3.5萬億美元? 周一,英偉達公司的股價大幅上漲超4%,報收每股143.71美元。英
NVIDIA市值創歷史新高,達3.39萬億美元
10月15日最新消息顯示,NVIDIA股價在10月14日星期一再度刷新歷史高點,距離上次已有四個月之久,其市值攀升至3.39萬億美元,緊隨蘋果之后,后者市值為3.52萬億美元。這使得N
英偉達股價反彈重新跨越3萬億美元大關
8月19日,國際財經界傳來新動態,外媒指出,盡管英偉達股價在7月中旬后經歷了一段顯著的下滑,但該公司上周成功實現市值反彈,重新跨越了3萬億美元大關,這一壯舉緊隨微軟之后,后者已在早些時
“全球新股王”誕生!英偉達市值超微軟、蘋果
黃仁勛套現2億元。人工智能的市場潛力再次引發了投資者的極大興趣。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市值達到3.34萬億美元,超越微軟,首次成為全球最高市值股票。5月底,英偉

英偉達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AI芯片巨頭引領科技新紀元
在全球科技行業的舞臺上,一場震撼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當地時間6月18日,美股收盤之際,AI芯片巨頭英偉達以驚人的3.34萬億美元總市值,成功超越蘋果和微軟,登頂
科技巨頭市值競賽:蘋果、英偉達、微軟競相沖刺4萬億美元大關
在科技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市值成為了衡量企業實力與潛力的關鍵指標。近日,韋德布什分析師丹·艾夫斯在一份備受關注的研究報告中大膽預測,蘋果、英偉達和微軟這三家科技巨頭有望在明年共同沖擊4萬億
英偉達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領軍企業英偉達再次刷新了市場紀錄。公司股價大漲5.16%,成功突破歷史高位,市值首次邁過3萬億美元大關,超越了蘋果,僅次于微軟,成為
英偉達股價狂飆,黃仁勛有望超越馬斯克成全球首富
日前,英偉達發布最新財報,各項數據全面超越預期的狀態,公布業績后的次日,英偉達股價首破1000美元關口,市值接近2.6萬億
英偉達總市值破2.5萬億美元
近日,AI領軍企業英偉達(NVDA)公布了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其業績遠超銷售和收益預期,繼續引領市場風潮。財報發布后,英偉達美股盤初大漲8%,股價最高觸及1030美元/股,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公司總市值飆升至2.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