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中微半導體于1月2日中標長江存儲9臺介質刻蝕設備,公司自2017年以來累計中標38臺介質刻蝕設備。
自2019年10月至今,中微半導體累計中標長江存儲刻蝕設備12臺,占長江存儲介質設備采購量30%的份額,僅次于第一大美供應商Lam Research的 51%。
中微半導體介質刻蝕設備的成功來之不易,在芯片前道生產線的關鍵設備中也是首次,是個好的開端。它表明向市場化邁進,就是公平競爭,必須要滿足客戶在芯片生產線中量產的需要。
“0”到“1”的思考
宣揚“0”到“1”的成功,是個突破,本身無可挑剔,至少表示從研發(fā)到一個“有型”產品的呈現,是前進了一步。但現在的問題是過分地注重“突破”,甚至把它與最終產品的“成功”幾乎劃等號。
脫開中國半導體業(yè)發(fā)展的特殊性是不現實的,我們大多是“新進者”,研發(fā)投入及產業(yè)鏈配套等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的“1”,可能其中的“含金量”尚有不小的差距。
業(yè)內半導體設備專家的觀點認為,從“0”到“1”,可能僅完成產品工作量的10%,尚有90%的工作需繼續(xù)投資。而且未來的風險仍很大。它表明半導體設備的研制成功,尚需要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錯”過程,唯有迅速的設備改型,才能最終成為客戶認可的機器。
然而這樣的試錯機會,之前對于國產半導體設備是難上加難,因為由于研發(fā)投入不足,試制的樣品離實用化的距離遠。通常客戶的思維,芯片生產線是依硅片產出優(yōu)先,而購買進口設備能馬上投入使用。所以幫助國內的設備廠開展“試錯”成了“額外負擔”。如此的惡性循環(huán)導致國內半導體設備廠苦不堪言,想做好設備也報效無門。
上海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MOCVD設備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必然性,其中包括如非國有體制,領軍人物,招募應用材料,Lam Research等大廠的優(yōu)秀人才,業(yè)務聚焦,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真與重視,以及公司有全球化的目標等值得借鑒。它同時表示在現行的中國經濟大環(huán)境下只要下決心去做事,即便如半導體設備那么復雜與困難,也能夠取得成功,顯然也不是輕易得來,已花費15年左右的時間。
國產化迎來最好時機
中國半導體業(yè)發(fā)展倡導全球化運作,然而美方的做法讓中國半導體業(yè)者開始覺醒,要依靠進口設備與材料來運行芯片生產線,從長遠看一定要改變。
在此背景下國產化成為首選,是逼出來的結果。眾所周知國產化的到來不是一蹴而成,需要不斷的“磨合”,這樣的過程不會太短。但是我們沒有退路,必須迎接國產化的到來。
迎接國產化高潮到來,現階段正是最好時機,“千載難逢”,但是要清楚國產化并非迎接它就能自然馬上到來。
在國產化的過程中,客戶最在意的是產品的長期穩(wěn)定供應。因此,器件廠家給予客戶一定時間段的品質保證,是極其必要的。這個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效,客戶往往要經過較長時間試用才會認可新的品牌,它需要器件制造廠家的耐心服務和供應鏈上下游的鼎力支持。
此外,國產替代與其說是技術的革新,不如說是人才的比拼。如今國內缺少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半導體技術人才,本土制造廠商想要快速突破技術難題、實現大規(guī)模生產,最直接的方式是人才引進,主要途徑一是外企人員的回流、二是與國外合作。
迎接國產化到來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 仍要全球化
在倡導國產化的同時更要強調全球化,半導體的產業(yè)鏈長,100%國產化是不可能的,也不經濟,所以必須強調全球化,充分利用好全球的資源,才是最經濟及有效的。在此點上不能狹隘的民族主義。
· 加強研發(fā)與招募優(yōu)秀人才
倡導國產化必須要有對策,其中之一是加強研發(fā)投入與招募優(yōu)秀人才。
加強研發(fā)投入有個過程,要如華為等那樣從企業(yè)內部涌現動力,有緊迫感及危機感,才是可靠的,否則研發(fā)投入很難迅速增加。國際上通用的兼并方法,盡管現階段有些困難,但仍不能放棄,它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同時招募優(yōu)秀人才也是好辦法,顯然改善產業(yè)環(huán)境十分迫切,唯此引進的人才才能留得住。
· 注重國產化實效
提高國產化率的目的是為了產業(yè)發(fā)展不受它人制約,能自主可控,因此國產化率數字的高與低有時并不一定能說明什么,要注重實效,所以最終必須由市場來作出選擇。由此表明中國半導體業(yè)發(fā)展必須要走市場化與全球化的道路。
· 變壓力為動力
要認清形勢,中國半導體業(yè)發(fā)展連公平競爭的機會也欠缺,因此要作更大努力與付出。面對嚴峻的態(tài)勢一不氣餒,相反要轉變圧力為動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國產化的“命門”在多個領域中是我們的技術不行及缺乏人才,因此最好分階段,聯合產學研方面的力量,集中優(yōu)勢兵力進行突破。
貿易摩擦的態(tài)勢,時松時緊,捉摸不定,無法預測,因此把困難想在前面,想得多些,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才是應對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任何抱僥幸心理是萬萬不可取的。
責任編輯:wv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90瀏覽量
223189 -
莫大康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523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納斯凱獲近億元融資,加速半導體產業(yè)國產化步伐
國產半導體展望:中微、盛美、北方華創(chuàng)引領國產化加速
國產化,更可控 智微工業(yè)JVC國產化系列嵌入式工控機
半導體材料市場規(guī)模不斷增長 國產化持續(xù)推進
作為產業(yè)上游關鍵,國產半導體材料進展如何?
作為產業(yè)上游關鍵,國產半導體材料進展如何?
半導體行業(yè)諧波監(jiān)測與治理系統解決方案
![<b class='flag-5'>半導體</b>行業(yè)諧波監(jiān)測與治理系統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2/AF/wKgZoWcIg1KAf994AADEzPYeis8641.jpg)
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利好黃山谷捷等供應鏈企業(yè)
晶合集成蔡國智:國產化乃IC行業(yè)長期戰(zhàn)略
我國力促芯片國產化進程,預計2027年實現整車芯片完全國產化
![<b class='flag-5'>我國</b>力促芯片<b class='flag-5'>國產化</b>進程,預計2027年實現整車芯片完全<b class='flag-5'>國產化</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4A/wKgaomT4StyAQ7UEAAAMrhv65Kk07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