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時代,聯通知道他拿到3G就能干死移動。
4G時代,移動知道自己搞定4G就能翻身。
5G時代,三兄弟一起抓瞎
移動說,不著急,我比他倆快就行
電信說,不著急,先讓移動試水,我差的不太多就行
聯通說,前面的,你倆慢點,你們說啥?我聽不見!
華為中興跳出來,你們要快馬加鞭的上5G啊,你們不上我哪兒來的錢發年終
三家說上個錘子,再逼逼我現在就強推SDN
設備商說大哥我錯了,您慢慢來。
段子歸段子,5G普及速度下降主要有幾個方面
1. 技術還不成熟,和4G不同,4G移動是卯足了勁蓄勢待發,華為中興等設備商也已經被提前催熟(這里提一句,運營商和設備商不是單純的你買我賣的關系,其實是相互依賴的共生關系),小規模的現網測試早都不知道偷偷做了好幾輪。但即使這樣,4G剛上的時候,大規模的故障幾乎一個季度一次,現在5G技術還不成熟,大家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又越來越高,運營商對5G的大規模應用持保守態度。
2. 運營商沒錢了,大家聽了這句肯定想笑,移動日賺3億還能沒錢?但事實是移動今年以來確實沒錢了,所有線條都在為壓縮成本讓路,甚至為了成本管控可以放低建設要求。如果是移動的合作方就能知道今年有多慘,有很多合作了十幾年的合作單位,合同減半工作量增加,能做就做不做就走人,很多項目是合作方在虧本運營。所以運營商對于5G的投資也是有的放矢,選擇性覆蓋。
3.利潤持續降低,現在的通信市場基本上是一片血海,無線、家寬、專線,早就沒有空白市場了。無線基本上也是一路走低,我記得10年前我大學時候每個月話費過百很正常,現在每個月98的套餐基本能隨便用了,但是成本是隨著經濟發展持續增長的,不說別的,租金就翻了快6倍了。現在運營商為了保持利潤,基本上就是對著另外兩家的自留地下手放血,比如電信的家寬和專線就被移動搶走了很多。
4. 投資和成本持續走高,運營商是極其典型的重資產行業,移動家寬用短短兩年時間從無到有,電信4G覆蓋率一路狂飆,這都耗費了極大的投資,但是這些投資花出去以后是沒賺錢的,移動家寬白送,電信4G幾乎白送。投資只是一小部分,后期的物業費、租金、維護費、電費等等才是大頭。過去大家每個月要給電信付一筆100塊的寬帶費,給移動120左右的話費,現在98全搞定。你說電信和移動就守著自己的家寬和無線收錢不好嗎,為啥要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花錢競爭還沒利潤。這就要怪移動了,是移動最開始對著電信的家寬下死手的,電信不反擊,等著被玩死?這就像當年的滴滴和uber,投資是燒錢,不投資就是等死。但是滴滴和uber能合體,移動和電信不行,我懷疑通過這種燒錢大戰把我國的通信水平提升到和韓國一個檔次的時候,就是國家出手的時候。
5. 5G不同于4G,是一個長期的、對通信帶來變革的、具有時代意義的事業。5G本質上是一個十年大計,5G有三大應用場景,現在除了第一種超大帶寬,另外兩個在運營商層面還沒影子呢。設備商也知道,不像4G是一錘子買賣,5G是個細水長流的活,今后十年設備商是吃干的還是喝稀的就看5G了。我們經常和華為的兄弟開玩笑,搞建設他們吃干的時候我們喝稀,建完以后等我們吃干了,就輪到他們喝稀了。至于5G,大家一起喝稀。
6. 動因不足,對5G的討論很多,但是大家都普遍覺得什么無人駕駛之類的不靠譜,別看華為和移動嘴硬,我們自己心里也沒底。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91瀏覽量
253456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8瀏覽量
7202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25瀏覽量
5668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芯原與新基訊聯合推出云豹2 5G RedCap/4G LTE雙模Modem IP
4G工業網關和5G工業網關的差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