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提到CPU擠牙膏,不少玩家就很不爽,還有人表示2600K再戰5年,這都差不多是9年前的CPU了,為什么單核提升這么難?
Reddit上有個帖子今天討論的很熱烈,網友MediocreLeader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為什么晶體管密度對單核性能沒啥影響?
他舉了AMD與Intel處理器的例子,AMD的銳龍3000都使用了臺積電7nm工藝了,晶體管密度達到了96.5MTr/mm2,也就是一平方毫米將近1億個晶體管了,而Intel的14nm工藝晶體管密度是37.5MTr/mm2,大約只有前者的1/3。
在三倍密度的優勢下,為什么7nm銳龍的單核性能跟14nm酷睿差不多呢?
這個問題引發了Reddit網友的熱烈討論,各位網友引經據典展開了自己的分析、討論,不過并沒有誰拿出了一個讓所有人信服的解釋。
本質上來說,晶體管密度跟單核性能是沒有必然聯系的,摩爾定律多年來指導的主要還是晶體管密度、核心面積這些,但是從16/14nm節點開始,不僅摩爾定律放緩甚至說失效,廠商對新工藝的命名也更多地是出于商業營銷了,這點上三星臺積電都承認過。
ARM CTO前幾年就做過表態了,半導體工藝從16nm之后基本上就沒什么性能提升了。
至于大家看到的廠商宣傳新工藝提升了XX性能,那是對比的同功耗狀態下的,有嚴格的限定情況。
別的不說,ARM、臺積電等公司2013年就宣傳20nm工藝可以制造出3GHz的高性能處理器,實際上到現在的7nm工藝為止,高通、華為、蘋果、三星尚無一家能夠做到3GHz ARM處理器的,最高頻率都停留在2.8GHz上下幾年了,更別說穩定頻率了。
低功耗的ARM提升單核性能都是如此艱難,更別說高性能的X86處理器了。
責任編輯:wv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70瀏覽量
134222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71瀏覽量
211942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82瀏覽量
1860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性能殺手锏!臺積電3nm工藝迭代,新一代手機芯片交戰
所謂的7nm芯片上沒有一個圖形是7nm的
![所謂的<b class='flag-5'>7nm</b>芯片上沒有一個圖形是<b class='flag-5'>7nm</b>的](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FE/wKgaomcE92mAMdHKAACPLNOFTPY292.png)
臺積電產能分化:6/7nm降價應對低利用率,3/5nm漲價因供不應求
臺積電斬獲Intel 3nm處理器訂單,為酷睿Ultra 200系列助力
存內計算——助力實現28nm等效7nm功效
![存內計算——助力實現28<b class='flag-5'>nm</b>等效<b class='flag-5'>7nm</b>功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6/67/wKgZomZG_w2AFrk2AAak9a8makU966.png)
高通驍龍X Elite處理器能效大幅領先英特爾酷睿處理器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驍龍 X Elite對決酷睿 Ultra 7 155H:AI處理能力優越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13/wKgaomW689yADOpzAAajfQtADbg864.png)
江蘇路芯半導體建設130nm-28nm制程半導體掩膜版
臺積電2nm制程穩步推進,2025年將實現量產
銳龍7 7745HX和酷睿i9-13900HX處理器規格對比與測試
![<b class='flag-5'>銳</b><b class='flag-5'>龍</b><b class='flag-5'>7</b> 7745HX和<b class='flag-5'>酷</b><b class='flag-5'>睿</b>i9-13900HX處理器規格對比與測試](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A/D0/wKgZomWWIoCACcTFAAAXMl2Fy0w72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