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云服務最基本的價值是提供“計算能力”,人工智能產業化加速,物聯網、5g、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普及,數據不斷膨脹,結構日趨復雜,社會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在計算越來越復雜的同時:邊緣計算正在興起,云協作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核心計算架構;融合了視覺、語音、語義等人工智能能力的多模式計算正在取代經典計算,成為主流;自動駕駛儀等實時人工智能應用對計算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成本不斷增加,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需求。總之,IT時代的計算基礎設施越來越難以滿足DT時代的計算需求。
人工智能的本質是對數據的學習、挖掘、訓練和推理。因此,人工智能計算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2019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指出,我國將面向應用,突破大數據關鍵技術,特別是加快提高高性能計算、大數據計算系統等能力,提高數據分析處理和知識發現能力,使數字經濟具有計算能力。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和邊緣技術的發展,智能計算時代已經到來。
百度人工智能云和阿里云智能的做法是通過人工智能來提升云計算的計算能力。百度利用昆侖人工智能芯片啟用云服務器,優化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功能,并將其打包成不同方案向客戶開放。同時,百度在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外呼、智能金融等應用領域也有戰略布局。
百度甚至與浪潮公司合作打造了一臺ABC一體機,將人工智能與智能技術相結合,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讓用戶看到他們得到了什么。阿里正是基于平一哥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來增強云服務器的計算能力,依托大摩院人工智能底層算法的研發,通過ET大腦來滿足各行各業的智能計算需求,百度人工智能云和阿里云智能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云計算使人工智能更強大。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計算能力、數據和場景,云計算可以提供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雖然存在端到端人工智能,但云計算形成的大規模集群計算能力是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基礎;云計算可以收集數據,而云計算上的許多服務都是為了滿足客戶對自身數據的學習、挖掘、訓練和推理能力;云計算在滿足各行各業云計算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和應用場景,無一例外都需要人工智能。正因為如此,沒有云平臺,人工智能技術就不能出口——事實上,任何技術巨頭的技術都離不開云,也離不開云。
云計算不僅僅是計算。首先,云計算只解決了一個問題,即基礎計算。說白了,就是服務器的租賃模式。一種是“發電廠”的計算模式。對于企業來說,核心價值是降低成本,同時擁有更大的業務靈活性。然而,今天,云計算的價值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云計算的核心目的不是節約計算成本,而是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轉變。
云計算平臺的價值在于提供各種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能力,比如在各個垂直行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也是百度人工智能云的戰略方向。百度人工智能云依托人工智能云的發展戰略和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為各行各業提供智能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計算能力。重組后,王海峰直接管理商業智能。能夠提供金融和智能化的客戶服務,同時也是一個垂直場景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其實,阿里云智能和其他玩家的發展方向是一樣的。
未來云計算平臺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云服務器”的計算資源,而是人工智能云的綜合能力。云計算巨頭們將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人工智能云的共同點,這是大勢所趨。
(責任編輯:fqj)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65瀏覽量
138114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2029瀏覽量
2709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