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環球科技視界)
經過多年發展,5G正在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這也給通信廠商、運營商、手機廠商和世界各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在4G時代領先的美國,如今卻有些焦慮,而且還面臨著強烈的壓迫感。
美國之所以在5G時代如此焦慮,是因為其似乎選錯了5G發展之路,發展5G毫米波技術,而毫米波和Sub-6相比覆蓋的面積很小,信號不佳,近日美國還花重金買回衛星頻段,試圖將美國5G從尷尬的境地中解救出來。
不過,近段時間,GSMA發布的多個報告中多次談到了5G毫米波在中國的機遇這一問題。并且不少證券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蘋果即將推出的首款5GiPhone很有可能支持5G毫米波技術。既然毫米波存在缺陷,為何如今其還會被推崇?
大家都知道,國內5G布局的主要是Sub-6頻段,之所以沒選擇5G毫米波,就是因為其信號是一個硬傷,哪怕是一張紙、一片樹葉、一滴水都有可能讓5G毫米波技術的信號“翻車”,而用戶稍微挪一挪地或許也會導致信號丟失。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如果想要確保用戶擁有良好的信號,那么則需進行5G基站的大規模覆蓋,但5G基站并不便宜,這也會給運營商帶來巨額的成本壓力。
盡管5G毫米波信號很弱,但其依然被業界寄予厚望,而GSMA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中國使用毫米波頻段,其將在制造業、金融服務、信息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預計到2034年其能夠產生1040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5G毫米波其載波頻率更高、信號帶寬更大,簡單點說5G毫米波的網速比Sub-6GHz更快,ITU IMT-2020規范要求5G速度可以達到20Gbit/s,單靠Sub-6GHz是無法實現的,還需借助毫米波的力量。與此同時,毫米波受到頻段干擾比較少,時延很低,容量更高,能夠同時連接更多的設備。也就是說,日后用戶下載藍光視頻只需要幾秒的時間,即使位于擁擠的球場也能夠享有高速網絡,日后5G毫米波也將遠程醫療等領域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Sub-6和5G毫米波各有各的優缺點,但二者可以進行互補,聯手合作實現共贏。前幾天國內也傳出了要建設5G毫米波的信號,并且發布了相關組織5G毫米波技術測試的規劃,看來5G毫米波在國內還是有一定的發展機遇的。
另外,目前很多手機也都支持毫米波技術,美國地區的S20+與S20 Ultra均支持Sub-6GHz和5G毫米波,不過目前在國內市場想要購買到國行版支持毫米波的手機還有些困難,畢竟國內5G毫米波技術實現商用還需一段時間,但用戶在美國市場是可以買到的支持5G毫米波的手機。總之,未來5G毫米波或許會和Sub-6一起協作,推動5G發展得更好。
(責任編輯:fqj)
-
GSMA
+關注
關注
0文章
88瀏覽量
17386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29瀏覽量
650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