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芯片都被國外公司壟斷,不過現在我們又在一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據科技日報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芯片,并完成了芯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
同時,他們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芯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于5G系統。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正支持 5G 毫米波部署。為了實現 “數千兆比特速率、大容量、廣覆蓋和低時延”的 5G 愿景,運營商普遍采取 “6GHz 以下 + 毫米波”5G 部署策略,充分利用低、中、高頻段部署 5G。
中頻段能夠實現網絡覆蓋和容量的平衡,而毫米波能夠提供數千兆比特速率和超大容量。毫米波與 6GHz 以下網絡相互配合,能夠充分利用潛在的海量頻譜資源提供極大容量層,支持極高速率。
部分歐洲國家已開始部署毫米波,意大利和俄羅斯加速對毫米波的支持,其它歐盟國家也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進行毫米波頻譜拍賣。韓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運營商計劃于今年或明年開始 5G 毫米波部署。
按照之前三大運營商給出的公告來看,今年年底前,要在全國地級市開通5G網絡覆蓋,而第四季度,運營商也見剛開始實驗SA獨立網絡,目前我國的5G網絡規模已經要要領先,按照工信部數據,目前已經擁有3600萬5G用戶。
資料顯示,5G頻段目前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sub-6GHz,一個是毫米波。不同于早已被業界熟知的Sub-6GHz頻段,毫米波長期都是移動通信領域未經開墾的蠻荒之地,但隨著挖掘的深入,毫米波擁有的“寶藏”并不少。
一是頻譜資源豐富,載波帶寬可達400MHz/800MHz,無線傳輸速率可達10Gbps以上;二是毫米波波束窄,方向性好,有極高的空間分辨能力;三是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小,相對于Sub-6GHz設備,更易小型化;四是子載波間隔較大,單SLOT周期(120KHz)是低頻Sub-6GHz(30KHz)的1/4,空口時延降低。
相較毫米波的優勢,限制其應用的難點或許更加突出。
其一,傳播受限,毫米波的頻率較高,自由空間損耗大,且極易因受物體阻擋,影響接受端信號質量;其二,賦形技術,現有毫米波系統采用混合波束賦形的方式,但頻率效率和性能較低。其三,波束管理,在快速移動以及被遮擋時的波束管理算法需要優化;其四,mMIMO技術,受限于成本和生產工藝,現有毫米波基站只能做到4T4R設備,無法容納更多用戶;
其五,芯片和終端,芯片和終端的進度落后于設備。
由于毫米波頻率高,傳輸損耗大,因此天線和射頻前端集成化,典型設計上,將毫米波天線與毫米波芯片封裝在一起,業內稱之為AiP(antenna-in-package)。
一直以來,毫米波芯片是高容量5G移動通訊核心,長期被國外壟斷,是我國短板中的短板。此次,我國5G毫米波芯片研發成功將徹底打破 “缺芯少魂”,助力5G毫米波商用。
責任編輯:pj
-
中頻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22381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73瀏覽量
66042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2瀏覽量
5736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看懂毫米波雷達,這一篇就夠啦!

ALN4300-02-2335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毫米波技術發展與應用解析
二維氮化硼散熱膜 | 毫米波通訊透波絕緣散熱材料

ALN4000-10-3530毫米波低噪聲放大器WENTEQ
毫米波雷達信號的傳輸特性
毫米波雷達的基頻和調制技術 毫米波雷達在機器人導航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技術優勢分析 毫米波雷達在安防監控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達應用領域
什么是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模組選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