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愛看災難片,《2012》、《深海浩劫》……網上也會有一些關于人們為什么愛看災難電影的探討,其中有一種點贊較多的回答是:災難撕掉人們平時的社會身份,把人還原為大自然面前的螻蟻。電影里面災難規模越大,自然力量越大,人越渺小。
從老子《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到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古往今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始終占據著人類文明史的主線。然而在科技和經濟如此日新月異的今天,自然災害、地質災害依然頻發,牽扯我們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命。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國先后開展了系統全面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和多輪針對災害隱患的“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并對一些地災隱患點采取了人防+技防等監控手段,但仍不斷有災難性地質災害事件發生。
2017年6月24日凌晨,四川阿壩州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發生山體滑坡,造成了40余戶農房被埋,100余人失蹤。據悉,這次災害的隱患點主要潛伏在海拔3400多米的山頂附近,山體陡峭、樹林茂密、人跡罕至,村子就在山下,不幸釀成了悲劇。
阿壩州新磨村山體滑坡救援現場
針對多種多樣的地質災害,如何在災難預警、防治、災后重建中提升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能力,越來越成為各界攻克與發力的重點。
2020年兩會期間,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強提案的主要內容正是實施全域激光雷達計劃。他表示,目前激光雷達裝置正在成為發現地災隱患的利器。
2019年,對于地災防治行業來說,一件具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義的事件在四川落成,吹響了激光雷達產業化的號角。許強的全域激光雷達計劃其實也已經“蓄謀已久”,可以說是將畢生經驗投入其中。
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應急保障中心、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與北京數字綠土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聯合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航空遙感技術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旨在實現航空平臺和多源傳感器研發、數據獲取與分析處理、產業化應用的政產學研用全鏈條協同創新,重點推動和促進機載LiDAR在地質災害調查、隱患識別與中長期監測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更好服務于地質災害防治和重大工程建設工作。
地質災害防治航空遙感技術研究中心簽約儀式現場
地質災害防治航空遙感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近日,另一項醞釀已久的大工程也拉開了帷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本次普查由應急管理部牽頭,涉及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等多種自然災害類型。值得關注的是,《方案》重點提出了要綜合運用地理信息、遙感、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展。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內,業界眾多機構和企業已經將激光雷達定義為一項突破性技術,并將引領地學領域未來發展方向。
在此前美國國家學院發布的地球科學十年戰略規劃中,新的傳感器設備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被認為是維持地球科學發展活力和創新性的重要保障。其中,激光雷達作為一項突破性的技術,被認為是未來十年地形、地質災害、地球關鍵帶、水循環和氣象等領域研究的關鍵手段。
根據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預計,到2027年激光雷達市場的價值將達到130億美元。而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近幾年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近年,隨著自動駕駛、AI、遙感等技術和產業的蓬勃興起,中國激光雷達市場可以用“水大魚大”來形容,而這當中,必然會涌現出一批獨角獸企業。聚焦地質災害領域的數字綠土提供的輕量化三維數據采集平臺加LiDAR360處理軟件,在地災預警、防治等方面的技術與生態優勢逐漸突顯。
圖片來源:數字綠土全球戰略合作伙伴Candrone
在技術方面,三維激光雷達掃描技術能快速有效地獲取地質構造及不良地質體三維信息,從而準確的確定其規模、空間位置和分布范圍等。數字綠土自主研發的LiDAR360激光雷達點云數據處理和分析軟件,能夠提供點云數據處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具有極強穿透性能,夠提高地質災害監測的可靠性和精確度,對于災害的預警、防治等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LiDAR360地質災害動態監測效果圖
技術的下一步,必然是產業化和場景落地。數字綠土從以數據分析軟件為主,到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再到專注具體應用場景的跨越,其核心技術解決方案已經落地電力巡線、林業調查、地形測繪、勘災應急、礦業量測、數字城市、構建無人駕駛高精地圖等領域,為眾多場景賦能。
基于地質災害防治航空遙感技術研究中心等生態合作項目,數字綠土將在地災防治等領域發揮更大價值和使命。經過多年深耕,數字綠土已經成為三維地理信息技術引領者,聯手合作伙伴共同助推國產激光雷達產業化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地質災害頻發多發的國家,如何提升預警、救災、重建等全周期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成為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基礎性問題和隱患,才能夠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激光雷達正在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新利器,而面向數字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生態等眾多領域,激光雷達作為新興技術之一,也在發揮數字化架構的基石作用。激光雷達作為高技術壁壘產業,其產業化道阻且長、任重道遠,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才能真正經得起市場考驗,成為大水中的大魚。新基建浪潮正在加速數字經濟的建設,也正在加速激光雷達的產業化、規模化步伐。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89瀏覽量
757094 -
監控
+關注
關注
6文章
2240瀏覽量
55394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9文章
4040瀏覽量
190509
原文標題:國產激光雷達邁向產業化,地質災害防治迎來“新利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的維護與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達技術的基于深度學習的進步
激光雷達在農業中的創新應用
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區別是什么
一文看懂激光雷達
![一文看懂<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4/97/wKgaomZ9MnKAfVSsAAAd8pX4Yhg68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