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MC的Mark Liu先生在2020年6月9日(中國臺灣時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Press Event)上表示:“對于我們之前發布的2020年的業績預想,目前沒有變化。2019年的設備投資為149億美元(約人民幣1,043億元),我們計劃將2020年的設備投資增至150億美元-160億美元(約人民幣1,050億元-1,120億元)?!?/p>
此外,就TSMC最大的客戶—Apple而言,Mark Liu先生表示:“iPhone的銷售額也是穩步增長”。
同時,Mark Liu先生還指出,針對使用美國設備、美國技術并給華為旗下子公司--HiSilicon提供半導體的半導體廠家,美國政府實施禁令措施,然而我個人持有較樂觀的態度,美國的禁令措施未來會出現緩和。
此外,據說,在2020年7月中旬之前,TSMC都會堅持向美國商務部提出允許向HiSilicon銷售半導體芯片的申請。
華為的儲備
另一方面,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供應鏈方面可能已經發生供給過剩的問題以及TSMC可能失去HiSilicon(TSMC的第二大客戶)的訂單等因素,在2020年下半年,庫存問題可能不僅會影響TSMC,可能還會影響其他電子廠家。”
英國倫敦Arete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Senior Analist)-- Brett Simpson表示,如今的形勢下,沒有一家公司是勝利者,對于全球供應鏈來說,在接下來的一年的時間里,都是十分困難的。很多半導體行業相關的企業都十分擔心業務能否持續下去。
Brett Simpson還指出,華為以及其競爭對手、華為生態系統下各家廠商的備貨令人擔憂,此外,不僅僅是以上這些,我們還擔心庫存過剩問題到底發展到何種程度了?雖然最初的目的是孤立華為,如今卻演化成了對全球半導體行業造成影響的嚴重問題。
然而,對于以上,TSMC卻表示出了迥異的觀點。
TSMC的主席--Mark Liu先生指出,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的不斷蔓延,影響也波及到了求職方面,可以說這和經濟不景氣時的狀況是一樣的,但是,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需要導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TSMC的業務也會因新技術而得以發展。比方說,如今美國的MIT(麻省理工學院)、美國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美國大學都已經開始線上授課,此外,在疫情之下,使用網上娛樂(Online Entertainment)、數字流媒體(Digital Streaming)的用戶越來越多,此外,一些技術人員也開始在PC上工作、召開會議。
原來需要三年的時間發展一項新技術,而如今被壓縮到三個月。經濟情況雖然不太可能出現“V字型”恢復,但是技術行業卻未必不會出現。
TSMC左右為難
Mark Liu表示,“TSMC目前正處于中美貿易戰的夾縫中,但是,這些限制條款產生的影響不僅涉及TSMC,對于Samsung Electronics、中國的SMIC(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等競爭對手也同樣適用。我認為,未來,這些有關貿易的限制條款將會逐步消失?!?/p>
但是,對于美國商務部是否會放松貿易條款,一些分析師卻持有更悲觀的態度。TSMC的Andrew Lu表示,這很可能對HiSilicon供應鏈上的很多Foundry、OSAT(Outsource Assembly and Test:后段工序的外包封裝測試)企業的銷售額造成約10%的影響。其影響會在2020年第三季度顯現。
據投資銀行--Credit Suisse的分析師Randy Abrams預測,如今HiSilicon占據TSMC約14%的銷售額,在2021年這一數據是否會降至0%呢?
TSMC的各家客戶的銷售額占比(含預測)。
此外,在Credit Suisse的分析師Randy Abrams向eetims提供的報告中,指出“華為的Foundry有TSMC和SMIC兩家公司,SMIC的2019年銷售額中,HiSilicon占比約19%。”
“就TSMC和SMIC的正在生產的晶元(5月15日時間點)而言,在3-4個月之內應該會完成生產,但是,在這3-4個月(120天)過后,如果找不出某些解決方案、和解對策、規避方法的話,很有可能兩家公司都要停止生產華為的產品了。”(Credit Suisse的分析師Randy Abrams)
混亂的供應鏈
從Credit Suisse的報告來看,供應鏈是否會受到進一步的影響直接取決于華為能否繼續正常出貨。
從華為的年度報告來看,作為中國最大的技術廠家,其2019年的銷售額為1,240億美元(約人民幣8,680億元),其中,通信業務(主要是電力通信設備)占整體銷售額的35%,消費業務(主要是智能手機)占54%,企業業務占比約10%。
各地區分別占華為銷售額的比例如下,中國占59%,歐洲和非洲、新興市場占24%,美國占6%,中國以外的其他亞洲地區占約8%。
Arete Research的Simpson表示,由于華為考慮到美國政府的管制,因此這兩年來,已經儲備了足夠的產品。
一部分企業判斷疫情過后經濟會迅速恢復,這種盲目的樂觀很可能會成為企業的負擔。
Credit Suisse指出,從設備廠家、大型芯片廠家的的客戶的業績預想來看,可以預見到經濟會出現“V字型”恢復。如果供應鏈沿著這一形勢得以構筑、并儲備充足的產品,市場很有可能出現供給過剩的現象。
如果在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期間終端市場(End Market)沒有恢復、經濟活動沒有在2020年下半年恢復正常,為了消耗庫存,2020年上半年存儲的庫存很可能給亞洲的Foundry帶來一定的風險。
TSMC的Mark Liu認為Apple掌握著電子行業的關鍵,且持有這種觀點的不止Mark Liu一個人。
Simpson認為,華為很有可能要撤離海外市場,因此Apple即將迎來針對Android系統的好時機。Apple近期將第二代的“iPhone SE”以較低的價格銷售,那么新一代的“iPhone 12”又會以什么樣的價格銷售額呢?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pj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81瀏覽量
253417 -
半導體行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403瀏覽量
40690 -
華秋DFM
+關注
關注
20文章
3495瀏覽量
48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全球半導體營收預計大幅增長
2025年全球半導體行業10大技術趨勢

全球半導體行業第三季度收入大幅增長
從多角度分析中國半導體產能是否過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