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毓群認為,不能僅停留在汽車產業上思考,要考慮到新能源產業,電池既是汽車動力單元,也是能源存儲單元,要將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相融合,才能真正撬動起未來變革。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5G、自動駕駛、先進儲能,這五個技術聯合在一起,真的是可以推動能源和交通的革命。”
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分享了動力電池創新的思考及路徑。
站在宏觀的角度談創新,曾毓群認為,不能僅停留在汽車產業上思考,要考慮到新能源產業,電池既是汽車動力單元,也是能源存儲單元,要將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相融合,才能真正撬動起未來變革。
具體到電池領域創新,曾毓群主要從材料創新、系統結構創新、制造創新、模式創新四個維度來講寧德時代的思考與行動。
通過創新,寧德時代的電池要達到“真安全、高比能、自控溫、超級快充、長壽命、智能化管理”,這是要最終掌握的全核心技術。
材料體系創新上,目前行業內不是談磷酸鐵鋰,就是三元,好像這世界上的材料就那么幾個,沒有人能夠跳出諾貝爾獎的范圍。
曾毓群表示,在基礎材料領域,如果停止了研發,照抄原來的東西,再做10年也沒用。因此,寧德時代投入了巨大精力在基礎材料的開發創新上。
特別是在模型、數據驅動下的智能創新,基于材料特性,通過高通量計算,模擬計算,可以產生新材料及體系。
系統結構創新上,到底是軟包好,還是硬殼好,電池到底是站著還是躺著,是大模組,還是CTP,這些沒有專業的研究不行,因此同樣需要做持續投入。
智能制造創新,對于電池的意義同樣重要。
曾毓群的感受是,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這個困難,他在制造領域很多年,體會到最大的困難點,就是它的低概率事件。要把低概率事件控制好非常難。
一個汽車有100個電芯,一個電芯里面正負極片,通過卷繞或者疊片有100片,100×100就是一萬,這個電池要做一千次循環,那就是一千萬,一萬部車,就是一千億。如何在一千億中保證不出問題,這樣的難度可想而知。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制造是最難的,需要一個個摳細節。這個時候最怕整個體系沒安全,就去復制第二個工廠,第三個工廠,這樣會出很大的問題。
“有人問,你的產能發展能不能跟進,做真正安全可靠的產能,要復制起來非常不容易,因為任何一點變化,都可能造成困難。”
曾毓群表示,智能制造創新,是將來真正做好創新,做真正安全可靠的電池的重要環節。
最后是商業模式創新,這包括在換電、車電分離、租賃等模式的探索,這種創新可以加速推動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過程。同時,模式創新還包括產業鏈的協作創新方式,從原材料到最終的回收可以形成價值鏈。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338瀏覽量
233890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78瀏覽量
78836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974瀏覽量
108942
原文標題:曾毓群談動力電池創新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億緯鋰能亮相第九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
鋰電動力電池和普通鋰電電池分辨外觀方法

動力電池阻抗分析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行業應步入高標準發展新階段
溫度是如何對動力電池的性能造成影響?
我國動力電池市場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寧德時代調整組織架構,曾毓群親自掌舵制造與采購
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蓬勃發展,裝車量持續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