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結構概述
云計算的整個概念自其概念產生以來一直在發展。該技術以更新的特性和功能滿足新的消費者需求和工作負載。如果說下面的描述涵蓋了標準的以云為中心的數據中心的所有細節,這是不現實的,所以下面會做一些一般化的概述。
地區和區域
以亞馬遜為例,AWS將其數據中心分布在全球12個地區的33個可用性區域。一個地區是一個單獨的地理位置,每個可用性區域都有一個或多個數據中心,每個數據中心配備5 - 8萬臺服務器。每個數據中心配置冗余電源,用于穩定、聯網和連接。微軟Azure跨越36個全球區域,每個區域由一個單獨的數據中心組成,為該特定區域提供服務。IBM Cloud在全球至少33個單一數據中心區域運行,每個區域至少由數千臺服務器組成。
作為用戶,您可以將虛擬實例或資源放置在多個位置、跨多個區域。如果需要跨多個區域復制這些資源,則需要確保對資源進行了調整。
這種方法允許用戶和公司利用云供應商的高可用性。例如,如果我是F公司,提供服務bar,然后依賴AWS公開托管和運行服務 bar所需的所有組件,那么我最好將這些資源復制到另一個區域,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區域。例如,如果區域A經歷了停機(如內部故障、地震、颶風或類似的故障),我仍然會繼續從區域B提供服務bar (標準的故障轉移過程)。
公共云中的每個服務器或虛擬實例都可以通過公共IP地址訪問。通過使用亞馬遜的虛擬私有云(VPC)等特性,用戶能夠在邏輯上提供隔離的虛擬網絡來托管AWS資源。雖然VPC被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區域,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一個區域的私有網絡可以窺視到另一個區域的私有網絡。
存儲
當談到云存儲時,事情開始變得有趣起來。如果沒有任何解釋,圖1看起來可能有些復雜,但我們還是花一點時間來研究下它。
圖1 云存儲典型體系結構概述
在底部是由多個物理存儲設備或硬盤驅動器組成的存儲服務器,在同一個位置將會部署多個存儲服務器。然后從一個位置或跨多個位置將這些物理塊匯集創建一個邏輯塊。
當用戶請求虛擬機實例的數據塊或通過網絡訪問它時,指定大小的數據塊將從更大的驅動器池中分離出來。在大多數情況下,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輕松地調整數據塊的大小。
在云計算中,存儲以幾種方式呈現給用戶。首先是傳統的塊設備或文件系統,遵循古老的訪問方法,可以映射到運行您選擇的任何操作系統的任何虛擬機。在AWS上,它們被稱為彈性塊存儲(EBS)和彈性文件系統(EFS)。另一種最新的方法稱為對象存儲,可以通過網絡用HTTP上的表性狀態傳輸(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REST) API進行訪問。
對象存儲與塊/文件系統存儲的不同之處在于將數據作為對象來管理。每個對象將包括數據本身、元數據和一個全局唯一標識符。用戶或應用程序將通過請求該對象的惟一標識符來訪問該對象。這里沒有文件層次結構的概念,也沒有目錄或子目錄。該技術已經成為更現代的以web為中心的計算風格的標準。用它來存儲照片、視頻、音樂等是很常見的,AWS對象解決方案稱為S3。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49瀏覽量
137908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69瀏覽量
72401 -
體系結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瀏覽量
9670
原文標題:來了!云計算體系結構概述!
文章出處:【微信號:SSDFans,微信公眾號:SSDFan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