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監管機構向兩家新運營商發放了牌照,并暫時禁止部署5G服務以等待對該技術的調查結果。
監管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Wave Bermuda和Paradise Mobile已獲得綜合通信許可證,允許他們“建立、建設和運營一張或多張電子通信網絡”。
它還向 Cable &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s頒發了單獨的許可證,以通過海底線纜為該島提供聯接。
據聯合國估計,百慕大人口不足6.5萬,目前已有運營商集團Digicel和ATN國際旗下的One Communications提供服務。據GSMA移動智庫估計,第二季度他們的連接數分別為3.6萬和4.1萬左右。
監管機構在披露新牌照持有者身份的同時表示,在解決有關5G的“各種擔憂”的研究完成之前,現有和新的運營商將不能部署5G。
責任編輯:gt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9瀏覽量
44640 -
通信網絡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047瀏覽量
5222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面向FWA市場!移遠通信高性能5G-A模組RG650V-NA通過北美兩大重要運營商認證
近日,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移遠通信宣布,其旗下符合3GPP R17標準的新一代5G-A模組RG650V-NA成功通過了北美兩家重要運營商認證。憑借高速度、大容量、低延遲、
發表于 11-19 15:06
?308次閱讀
運營商如何實現差異化連接
如今,運營商正置身于一場關于如何極致釋放5G投資的高難度挑戰。本期《信觀察》將聚焦于如何通過“差異化連接”推動基于性能的服務,進而實現可擴展、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將5G投資的價
產品申請北美運營商AT T認證的優勢有哪些
產品進入北美市場為什么需要申請AT&T認證?產品申請北美運營商AT&T認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接下來請看英利檢測的分享,幫助大家了解申請AT&T認證的優勢。市場準入
北美運營商PTCRB認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北美運營商PTCRB認證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市場準入與認可度市場準入門檻提高:PTCRB認證是北美地區移動通信設備進入市場的必備門檻。通過認證的設備可以獲得運營商的認可,從而更加順利
走進北美運營商認證:解讀PTCRB與北美三大運營商的關系
北美三大運營商(AT&T、Verizon、T-Mobile)與PTCRB(PCSTypeCertificationReviewBoard)機構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和相互依賴關系。一
紫光展銳5G芯片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測試
近日,紫光展銳5G系列移動通信芯片成功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的技術測試,可在Telcel的5G、4G、3G網絡上穩定流暢運行,標志著紫
華為5G FWA助力運營商實現5G多維變現
5G-LTE TDD領域總裁李捷在開場致辭中表示:“FWA當前已成為運營商5G發展的戰略共識。隨著5G-A網絡能力的全面躍升,FWA業務實現網絡的多維變現,幫助
運營商可以成為供電商
“廣泛分布的基站可以組成一個大型虛擬電廠,讓運營商搖身一變成為供電商?!苯眨姨m運營商Elisa發布白皮書表示,通過引入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在無線接入網內構建虛擬電廠,不僅能降低自身的電力成本,還能
美國主流運營商指南:美國運營商認證如何選擇?
不管在中國還是在美國,無線通信市場的競爭都相當激烈。中國主流主要是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而在美國市場也由幾家知名的主要運營商主導。如果您的產品有出口美國市場銷售的需求,且產品本身帶有通信功能
運營商拼命封殺的PCDN,到底是個啥?
最近這段時間,國內某運營商發文嚴格排查PCDN的新聞,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該運營商表示:當用戶寬帶賬戶存在“異常大流量上行寬帶占用”情況時,可能會對賬戶進行封禁。如果用戶申訴,則客服將會安排
中國聯通與華為聯合榮獲“最佳移動互聯消費者運營商服務”獎
近日,中國聯通與華為在廣東合作推出的5G直播套餐業務,榮獲了GSMA全球移動大獎(GLOMO獎)中的“最佳移動互聯消費者運營商服務”獎。這一獎項旨在表彰電信運營商為移動用戶提供的最具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業務或解決方案。
華為發布5G-A八大創新實踐,助力全球運營商因地制宜
MWC24 巴塞羅那期間,華為發布了5G-A八大創新實踐,助力全球運營商因地制宜,基于自身網絡情況多路徑構建5G-A網絡。
愛立信發布移動市場報告商業評論版:運營商的5G商業機遇
日前,聚焦于5G商業化的《2024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商業評論版》發布,該報告概述了全球運營商在推動業務增長過程中面對的四大機遇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