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數據大爆炸的時代。
根據IDC 發布的《數據時代2025》白皮書,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就將翻一倍。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攀升至163ZB。而且自動駕駛、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不斷推動數據量的爆炸。每輛自動駕駛汽車每秒就會產生 6-8GB 的數據,現在國內一線城市的攝像頭數量都在百萬級別,每時每刻產生大量的數據。
好在,機器學習可以成為處理大規模數據的利器。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機器學習的發展,就是伴隨著數據處理難度和復雜性的升級而不斷升級。如何更好的幫機器學習開發者打通數據屏障,已經成為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的重要課題。
在不久前舉行的亞馬遜re:Invent大會上,AWS共發布180項新的服務和功能,其中,一系列用機器學習加速數據分析的服務備受關注。全托管的機器學習服務平臺Amazon SageMaker發布了九項新功能,其中與數據處理直接相關的就有三個。此外,AWS還將機器學習融入數據庫分析領域,賦能數據庫分析師。當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緊密融合,將解決哪些痛點?
很多人眼中,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的日常是這樣的:選擇并優化算法、訓練與調優模型、部署模型與驗證模型。實際上,算法工程師大約有70%的時間是花在數據上的,花在模型和調參上的只有不到20%,這種現狀引發了不少開發者的共鳴。
為什么會這樣?在機器學習過程中,原始數據是不能直接用來訓練模型的,需要復雜的處理流程。模型訓練所需的數據通常來自不同類型的來源,并且格式多樣。這意味著開發人員必須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提取和規范這些數據。
Amazon SageMaker是幫助開發者快速建立、訓練和部署機器學習模型的平臺,旨在簡化開發流程,縮短開發時間,讓開發者將更多精力放在最核心的模型訓練上。
此前,AWS發布的Amazon SageMaker Ground Truth 這個功能可以通過主動學習自動為輸入的數據添加標簽。主動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方法,它會識別需要人工添加標簽的數據以及可以由機器添加標簽的數據。與人工為整個數據集添加標簽相比,Ground Truth最高可減少 70%的成本,并縮短添加標簽的時間。
為了進一步簡化機器學習過程中數據處理方面的復雜性,今年re:Invent大會,Amazon SageMaker推出了兩個全新的功能,分別幫助算法工程師簡化數據處理和進行特征管理。
Amazon SageMaker Data Wrangler 提供了更易用的數據預處理,大大簡化了數據準備和特征工程的工作。Data Wrangler支持從各種數據存儲中一鍵導入所需數據,其包含超過 300 個內置的數據轉換器,可以幫助客戶在無需編寫任何代碼的情況下,對特征進行規范化、轉換和組合。
Amazon SageMaker Feature Store是用來存儲、更新、檢索和共享機器學習特征的工具。目前,這項特征可以被保存到Amazon S3中。
Feature Store解決的痛點是,大多數特征并不是只用于一個模型,而是被多個開發人員和數據科學家重復用于多個模型中。此前,工程師只能自行開發應用程序來跟蹤管理特征,但工作量很大而且容易出錯。有了Feature Store,用于訓練的大批量特征,以及用于推理的小批量特征子集,都可以保持特征的一致性和更新的及時性。
數據偏見不可避免嗎?
人類通常是非理性的,有很多認知偏差,不能準確地認知自身及外部環境的真實狀態。在人們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輸出和信息反饋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認知偏差。機器學習也會產生偏見,這些偏見廣泛存在于機器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偏見、算法偏見等等。
數據偏見是指人們在工作中,由于各種原因不經意把并非完整客觀的數據進行收集并處理,而使得結果產出發生“偏見”。數據偏見是機器學習中一種普遍的難題,通常會導致數據集的某些元素比其他元素具有更大的權重或表示。常見的數據偏見有樣本偏差、排除偏差、測量偏差等等。
有偏見的數據集會導致分析模型的結果偏斜,準確性低甚至分析錯誤。比如一個主要用白種人人臉數據庫訓練出來的面部識別系統,對不同種族的人的識別準確度要低得多。
Amazon SageMaker Clarify這個新功能可以在整個機器學習工作流中進行偏差檢測和模型解釋。此前,開發人員通常使用開源工具檢測統計偏差,但這需要大量的人工編程,而且經常容易出錯。Clarify讓開發人員在數據準備階段就能發現數據偏差。目前,Clarify 已集成到 Data Wrangler,它運行了一系列基于特征數據的算法,用以識別數據準備過程中的偏差,并且清晰描述可能的偏差來源及其嚴重程度。
此外,隨著機器學習模型越來越多地幫助人類進行決策分析,人們對機器學習的可解釋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山忉屝允侵溉祟惸軌蚶斫鉀Q策原因的程度。如果人們能夠更多地了解模型的決策過程(原因和方式),就能增加對模型的信任。歐盟在 GDPR(General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條例中明確要求,當采用機器做出針對某個體的決定時,比如自動拒絕一個在線信貸申請,該決定必須符合一定要求的可解釋性。
Amazon SageMaker Clarify的另一大價值在于提供了數據模型的可解釋性。“它能幫助你去分析哪些特征對模型的預測更重要,特征和模型之間的關系不再像原來是黑盒子,而是有更強的透明度。” AWS大中華區云服務產品管理總經理顧凡表示。
數據庫分析師怎么用好機器學習?
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有很多重合之處。
機器學習很高深,但尚處早期,受眾有限。今年,AWS在機器學習領域的一大動作就是“擴圈”,尋找更廣泛的“圈外”開發者加入進來,使他們基于既有知識體系就輕松上手。AWS機器學習的“擴圈”正是從與數據分析的結合開始。
相比機器學習開發者,數據庫開發者和數據庫分析師是一個更龐大的專業群體。他們是否需要學習機器學習算法開發,才能享用機器學習帶來的便利?AWS認為,完全不必。
2020亞馬遜re:Invent大會上,AWS全球機器學習副總裁Swami Sivasubramanian 一口氣發布了一系列產品服務,包括Amazon Aurora ML、Amazon Athena ML、Amazon Redshift ML、Amazon Neptune ML、Amazon QuickSight Q,分別把機器學習能力融進了關系型數據庫、Amazon S3的 SQL 查詢、數據倉庫、圖數據庫、商業智能等領域。數據分析人員只需使用早已爛熟的 SQL 語句,就能進行連帶機器學習功能的操作。
以 Amazon Aurora ML 為例,當用戶通過 SQL 查詢客戶信息以試圖找到一些負面反饋時,Amazon Aurora ML 會自動調度 Amazon Comprehend 這樣的 AI 服務來返回具備 AI 支持的查詢結果。
機器學習尚處在早期階段。據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可以預見,在應對數據挑戰方面,機器學習提供給開發者的工具集將日益豐富,機器學習開發的門檻將越來越低。
編輯:hfy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868瀏覽量
27759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5文章
48932瀏覽量
248247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99瀏覽量
134391 -
數據分析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72瀏覽量
349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圖像算法工程師的利器——SpeedDP深度學習算法開發平臺



FPGA算法工程師、邏輯工程師、原型驗證工程師有什么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