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LC等工控系統上的標準配置,DI端口的功能特點我想也不需要在這里贅述。一般來說DI端口根據是否需要外接電源,分為有源、無源兩種;根據端口適用的電壓可分為高壓型(典型的如220VAC)和低壓型(24V等)。但是從電路的基本原理是幾乎都是相同的——使用光耦電路識別開關信號,一方面可以使內部電路與外部電路隔離,另外一方面也可借用光耦進行電平轉換。典型電路圖如下:

圖1
在大部分場景條件下,上圖的電路設計中是沒有問題的,在實驗室浪涌測試時也可以輕松通過正負2000的測試,但是如果現場更加復雜一點,干擾更大一點的時候能,這種設計是否可行呢,我們用測試情況來說明:

圖2
當DI端口浪涌等級上升至3000V時,DI端口出現誤動作——光耦被誤導通了。

黃色為原邊,綠色為副邊
圖3
其實我們只需要在原來電路上進行一點小小的改進就能顯著提高DI端口的抗干擾能力——在光耦的原邊并聯一個0.01uF的電容,進過測試改進后的DI電路浪涌測試可過3500V。

編輯:hf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一、抗干擾能力定義 ? ? ? 芯片的抗干擾能力指其在電磁干擾、電源波動、信號噪聲等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的
發表于 04-12 11:35
?209次閱讀
網線抗干擾是確保網絡信號穩定傳輸的關鍵,尤其在電磁環境復雜的場景中。以下是提升網線抗干擾能力的具體方法: 一、選擇抗干擾能力強的網線類型 屏
發表于 04-10 09:42
?217次閱讀
復雜算法迅速判斷故障類型與嚴重程度。 它還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采用特殊屏蔽與濾波技術,在復雜電磁環境中穩定工作,避免外界干擾對裝置運行的影響,確保消諧動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實時監測與顯示功能也十分實用。裝
發表于 02-13 15:11
?193次閱讀
煙霧報警器接近感應低幅度輸入信號有效放大、整形和濾波。外界電磁干擾疊加在接近感應信號上時,能過濾部分干擾信號,提高信號處理效率和準確性,增強抗干擾能
發表于 12-10 19:14
提高愛普生SG-8200CG可編程晶振的抗干擾性能,主要涉及優化晶振的設計、使用環境和應用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提高抗干擾性能的方法:1.優化電源設計電源噪聲是晶振受干擾的重要來源之一
發表于 11-19 16:50
?367次閱讀
印制電路板(PCB)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撐件,提供電氣連接。隨著電子技術發展,PCB 密度越來越高,其設計好壞對抗干擾能力影響大。如設計不當,會對電子產品可靠性產生不利影響。
發表于 10-07 14:32
?392次閱讀
磁感應開關的抗干擾能力對其應用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響。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其抗干擾能力,可以確保磁感應開關在復雜電磁環境中保持穩定的工
發表于 09-13 16:34
?431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PLC系統輸出電源端口保護.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9-13 09:13
?0次下載
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電路板布局(layout)的優化和板上頻率器件的隔離處理。 電路板布局的優化 在電路板設計中,合理的布局是提高晶振抗干擾能力的關鍵。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布局技巧: 包地處理:為了減少外部信號對晶振的
發表于 09-10 16:51
?1146次閱讀
發現LM386在電源干擾嚴重的環境下,抗干擾能力不強,輸出較大。
請問有什么芯片可以替代?或者說LM386有升級款嗎?希望芯片引腳能一致。
發表于 09-02 07:13
提高LoRa模塊的抗干擾能力是確保其在復雜無線環境中穩定通信的關鍵。通過采用頻譜擴頻技術、選擇合適的擴頻因子、優化信道選擇和頻率規劃、使用前向糾錯編碼以及實現自適應速率,LoRa可以顯著提升通信質量
發表于 08-05 17:09
?1636次閱讀
LoRa(Long?Range)技術憑借其遠距離傳輸、低功耗和高抗干擾能力,在物聯網(IoT)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LoRa技術 強大的抗干擾能力不僅
發表于 07-23 18:37
?1652次閱讀
為了提高PLC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應從設計入手。在具體工程的抗干擾設計中,可選擇
發表于 07-19 08:50
?807次閱讀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中,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因其高度的可靠性、靈活性和強大的功能而備受青睞。PLC系統通過其輸入端口接收外
發表于 06-19 14:11
?4330次閱讀
。它們在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它們的功能和應用場景有所不同。本文將詳細介紹工控機和PLC的關系,以及它們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 一、工控機(IPC)
發表于 06-06 10:16
?157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