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C行業最具通用性的擴展接口,USB已經進化到了4.0(USB4)時代,可以充分滿足高速存儲設備的讀寫需要。那么,如今常見的USB接口標準都有哪些,它們之間又有著多少差距呢?
USB-A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接口形態,其速度標準從USB1橫跨到USB3.2 Gen2
USB(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正式誕生于1996年,最早USB1.0的理論傳輸速率只有1.5Mbps(0.18MB/s),屬于“Low Speed”標準。
1998年,USB1.1標準更新,將理論傳輸速率提升到了12Mbps(1.5MB/s),并被冠以“Full Speed”的名號。
2001年,號稱“High Speed”的USB2.0標準問世,擁有480Mbps(60MB/s)的理論傳輸速率。
2010年,我們最熟悉的USB3.0降臨,傳輸速率進一步提升到了5Gbps(625MB/s)。
USB Type-C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其速度標準從USB2.0橫跨到USB4.0以及雷電4
如今,USB4標準已經隨第11代酷睿處理器平臺的發售而商業化量產,其傳輸速率最高可達40Gbps(5GB/s),較之最早的USB1.0提升了2.6萬倍!考慮到USB1.x早已淘汰,如今我們能在PC領域看到的USB全都是從2.0~4.0,它們之間的速度排行如天梯圖所示,最慢的USB2.0和最快的USB4.0速度上也相差高達83倍。
通過天梯圖可見,USB3.x標準存在3.1、3.2、Gen1、Gen2、Gen2×2等后綴組合,其中USB3.0、USB3.1 Gen1和USB3.2 Gen1速度相同,USB3.1 Gen2和USB3.2 Gen2速度相同,USB3.2 Gen2×2和USB4 20速度相同,而USB4 40與雷電4看起來也一模一樣。
沒錯,它們其實就是互為馬甲的關系,只是USB3.2和USB4都是針對USB Type-C型接口定制,理論上USB-A最多只能標注為USB3.1(但有些PC廠商依舊會將其稱為USB3.2)。此外,雷電4的傳輸速率雖然和USB4 40相同,但它卻同時還兼容視頻輸出、充電和其他一些安全認證方面的特性,屬于接口中的“皇帝”。
在挑選PC(包括臺式機主板、筆記本)和SSD移動硬盤時,建議大家優先挑選支持10Gbps或高速USB接口的型號,USB3.0和它的5Gbps馬甲們真的已經過時了。
編輯:hfy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938瀏覽量
118983 -
酷睿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9瀏覽量
17969 -
USB Type-C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7瀏覽量
283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FPGA常見的IO接口標準設置
IDE接口標準
關于C6747片上RAM,請問shared RAM與L2又有何區別?
lvds接口標準

AES/EBU接口標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