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首次報道區塊鏈,并將其喻為“制造信任的機器”(The trust machine)。如今,在經歷了市場信心的快速膨脹、冷卻再到理性的起伏之后, 區塊鏈依靠密碼學和經濟激勵手段進而有效實現信任的共識,已經漸入人心。
區塊鏈技術特點與金融業務需求天然契合,加之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碰撞融合,在不遠的將來,借助區塊鏈,我們或將迎來一副更加開放、更加自由的數字金融新圖景:可信協議、模塊化與可組合性,數字金融的基礎設施日益夯實。
首先是可信協議。區塊鏈影響金融未來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一組組協議來完成征信、授信,實現資金/ 資產在不同主體之間的自由流動,而不需要像銀行、信用卡公司、支付寶、微信這樣的中介。這不僅是區塊鏈作為信任機器的最直接顯現,也意味著,區塊鏈突破了信息互聯網的限制,還同時實現了價值互聯網和貨幣互聯網。協議的價值也將因此得以放大。協議本是計算機用來通信的消息格式,沒有協議,計算機之間無法通訊。
網絡也就不復存在。協議如此重要,但在互聯網的價值分配中,應用占大頭,協議只占一小部分。區塊鏈將讓協議胖起來。“胖協議”不僅是協議本身更加功能化,而且在價值分配上的所得也更為豐厚。
再來看模塊化與可組合性。傳統的金融產品本質上是由單一的服務提供商設計的封閉生態系統,如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產品卻是組合使用的。MakerDAO、Uniswap、Compound 等 不 同協議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這種模塊化金融的方式代表著未來,也是未來開放式金融系統最重要的特征。當然,模塊化組合也增大了去中心化金融本身的的系統風險,Lendf.me 丟幣、bZx 閃電貸攻擊、MakerDAO 零出價拍賣事件都表明,我們的探索仍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
責任編輯:YYX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1文章
45636瀏覽量
38451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3文章
48381瀏覽量
244431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5565瀏覽量
1076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人機環境系統與智能經濟革命之間的聯系
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三者區別對比
對稱加密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如何保障數據安全?
dap協議的基本概念 dap協議在區塊鏈中的應用
YOGO ROBO智能機器人助力區塊鏈行業發展
華為云、上海鈞達數科 發布區塊鏈數據要素聯合解決方案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什么?
鴻蒙開發:Universal Keystore Kit密鑰管理服務 密鑰派生介紹及算法規格
《華強北經濟學》
探索無限可能:華為云區塊鏈 +X,創新融合新篇章

鴻蒙開發接口安全:【@ohos.security.huks (通用密鑰庫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