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玉樹市3公里的禪古村,是地震受災最嚴重的村之一,也是震后重建第一村。地震前,禪古村的村民們零散居住在山上,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推進;地震后,作為第一批災后重建項目,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據中國電信玉樹公司網運部主任李石峰介紹,在2013年震后重建中,在還是3G和ADSL占主流的那個年代,禪古村就直接是4G進村、光纖入戶了,開了約240個端口。
禪古村只是玉樹重建的一個縮影。如今的玉樹是青藏高原最年輕的城市,高質量的基礎網絡建設讓村民們走進了信息生活的新時代。
爭分奪秒,搶通信!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在7.1級強烈地震中遭受重創,波及范圍3.58萬平方公里,2698人遇難、270人失蹤,受災人口24.68萬……說起當年的情況,李石峰心有余悸:“當時我在治多縣工作,只覺得地動山搖,眼前一黑!從屋里跑出來,第一件事就看線路通不通,網絡早一秒通能多救幾個人。”
震后一片廢墟中,親歷者們說起吃干糧、住板房、半年洗不上澡等事情時,都不約而同地表示:“當時大家都著急打電話,啥也不想,我們就想著趕快搶修通信。”43歲的中國電信玉樹分公司員工李生明說起當時的情況:“那段時間真苦,干起活來都忘記了時間,餓了啃些干糧,累了就倒下休息,經常一干就是一天一夜。全部心思都在‘搶修’。”
鉚足了勁的中國電信人攻堅克難,在這場震后搶險救中創下“12個第一”:第一個派出通信搶險隊伍、第一個恢復玉樹機場移動通信、第一個全面恢復縣城災區通信、第一個實現地震災區玉樹機場沿線信號的全覆蓋、第一家向災區人民傳送關愛短信的通信運營商、第一家為群眾尋親提供幫助的通信運營商、第一家為指揮搶險救災提供實時監控系統的通信運營商、第一時間傳送震后災區實景照片的通信運營商、第一家為受災群眾提供欠費不停機幫助的通信運營商、第一家向災區群眾提供正常通信業務的通信運營商、第一家恢復玉樹縣鄉村固定電話通信的運營商、第一家實現移動通信全面恢復的運營商。
說起這“12項第一”,獲得“全國抗震救災模范”的中國電信玉樹公司總經理布才仁表示:“這就是電信人的速度與擔當!”
跨越20年,煥新顏!
2011年,中國電信成為青海省首家啟動玉樹重建工作的單位,并在災后通信重建中再次創造了多項第一:5月9日,率先建成玉樹“過渡機房”,5月11日,玉樹通信樞紐樓正式奠基,成為全省第一家開工建設災后通信樞紐樓的通信企業;2012年7月6日,玉樹通信樞紐樓成功封頂;2013年1月6日,率先對玉樹通信樞紐樓核心機房進行搬遷和割接,1月22日,通信樞紐樓正式投入運行,率先實現應急通信到正常通信的重大轉變。
“玉樹重建開創了歷史上海拔最高的災后重建!”放眼今日玉樹,雪域高原煥發出別樣生機。重建十年來,通信基礎設施、FTTH光網、無線網絡等建設日新月異;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應用的搭建更上一層樓:2010年FTTH分光器端口僅為8164個,2020年建設端口72838個。地震前基站僅為41個,目前增至804個。現在,玉樹已經實現全州鄉鎮以上光網全覆蓋,無線網絡覆蓋全州46個鄉鎮,覆蓋率達100%。而最潮的5G智能生活也走進4000米高原,目前建設42個5G基站,發展5G用戶約2.5萬戶。正如中國電信玉樹分公司副總經理昂文拉毛所說,如今的玉樹,通信基礎設施已經實現了跨越20年的躍升,在青海省內處于領先水平。
為了服務偏遠地區的村民和牧民,中國電信人將網絡建設延伸到了高山深谷、草原雪山……在囊謙縣著曉鄉巴尕村,建檔立卡戶扎西才旺指著對面山上的“基站”告訴記者:“那是電信的基站,我們這兩年也通了網絡!”放眼望去,他家三五公里內只有連綿的草甸而無別的人家。
4000米高原,我們在!
重建十年,玉樹的信息化建設成績亮眼。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堅守高原的電信人,克服高寒缺氧、氣候惡劣、交通不便、異地分居等重重困難,積極履行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中國電信玉樹分公司先后被國務院、中共青海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位于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孕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這里雪峰林立,平均海拔超4000米,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年平均氣溫為零下0.8攝氏度,每年的黃金有效施工期只有5個月,且又屬于“三區三州”,是國家深度貧困地區,網絡建設和信息服務的難度、強度超乎想象。
高原缺氧,引發的頭疼、失眠等困擾,成為日常。“睡不著,凌晨4點多才打了個盹。”治多縣治加村駐村第一書記童成景,雖然來玉樹好幾年了,但高反帶來的失眠卻一直困擾著他,這位中國電信派駐的駐村第一書記睡了三四個小時又開始了一天忙碌的扶貧工作。這一情況并非個例,不少玉樹人都面臨頭暈、失眠問題帶來的各種不適。如中國電信治多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啟明,這幾年的高原生活讓他感嘆“在高原,腦子反應都變慢了,看文件都比以前吃力。”
野外作業,常有野獸出沒,也擋不住電信人的腳步。用當地人的話說,“玉樹,一年只有兩季,冬季和‘大約在冬季’”,每年只有5個月有效施工期,各項建設必須只爭朝夕。因此,學會野外避險,是高原電信人的一項“必修課”。
轉瞬10年,玉樹鳳凰涅槃,實現“跨越20年”;10年通信大發展,城市到鄉村“通話、上網”,共享信息生活的精彩;10年巨變,玉樹抗震救災精神不變。扎根玉樹、建設玉樹,中國電信人“守初心、擔使命”,為這片雪域高原架設起了“信息天路”,為三江源頭的百姓們創造更加美好的信息生活。
責任編輯:pj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31瀏覽量
119536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52瀏覽量
73625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61瀏覽量
629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