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首所芯片大學官宣成立。東南大學時龍興教授宣布,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將落地金陵,未來將專門培養(yǎng)芯片人才。報道稱,該大學將接入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企業(yè),為學校提供技術和資源支持。時勢造大學,未來芯片人才培養(yǎng)刻不容緩!
集成電路獨立為一級學科;
中科院將光刻機列為任務清單;
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本科生9個月完成SoC芯片設計優(yōu)化;
一切都仿佛箭在弦上。在當前的局勢下,發(fā)展芯片更是刻不容緩。
此前比爾蓋茨曾表示美國的做法是在逼中國成長,這會讓一些美國人失去高薪工作,中國卻會因此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
他的預測好像確實有道理。
中國首所芯片大學或落地金陵,將接入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企業(yè)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上,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時龍興教授公開宣布:將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yǎng)芯片人才的高校——南京集成電路大學。
相比于理論研究,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縮短人才從培養(yǎng)階段到投入科研與產業(yè)一線的周期。
報道中稱,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應運而生的IC大學,與傳統高校相比,人才培養(yǎng)完全圍繞芯片產業(yè)發(fā)展來進行,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和學科定位。最大的意義就是希望可以有效解決當前芯片產業(yè)發(fā)展人才短缺的問題。
報道稱,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將接入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企業(yè),把理論與實踐結合為一體,為學校提供技術和資源支持。
當然,也有網友提出諸多質疑,很可能是在原先現有的校區(qū)改建。結果可能會走向一所高級技術培訓學校,缺乏基礎研究的積累。
而且畢竟一所大學的能量十分有限,2019年就業(yè)人數在51.2萬人左右,區(qū)區(qū)一個學校的成立,無法從根本上滿足需求。
從整體上「加大一批重點大學相關專業(yè)領域的投入,讓市場牽引就業(yè)。」
芯片人才缺口超30萬,未來五年自給率要達到70%
不論評價如何,這個開頭無疑是好的。時勢造大學,「缺芯」就要補充芯片人才,從源頭抓起。
彭博社等外媒近期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計劃出臺一系列新政策,以發(fā)展其國內半導體產業(yè),并反擊特朗普政府的限制措施。
「十四五」規(guī)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研究、教育和行業(yè)融資。
據彭博社分析,從2018年開始,中國預計連續(xù)三年在半導體方面的進口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f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yè)和軟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若干政策》。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芯片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原油進口額。
政策顯示,雖然我國目前芯片自給率僅為30%,但是,目標在未來五年內要達到70%。這當中,國產替代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高端芯片方面對外依賴嚴重。
而「缺芯」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設計和制造芯片的人才。
去年,BOSS直聘網發(fā)布了《2019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數據顯示,到2020年芯片人才缺口將超過30萬。在芯片相關人才學歷方面,本科生占比高達73.76%,碩士及以上學歷僅占6.53%。
而最新發(fā)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數據也顯示,目前國內從事集成電路行業(yè)的僅有50余萬,到2022年,人才缺口仍將近25萬。
芯片人才的缺乏,一方面和國內高校對芯片研發(fā)和人才的培養(yǎng)不足有關,另一方則和國內的市場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
在互聯網圈子里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做硬件比做軟件辛苦工資還低,既沒「錢途」也沒「前途」。很多做芯片的人才為了高收入都去了互聯網公司和金融企業(yè)。
脈脈上一位網友就發(fā)文稱,「一個班的同學,進了王者榮耀的一年可以拿好幾百萬,而我們搞芯片的卻只有二三十萬。」
為芯片崛起而讀書?985碩士畢業(yè)月薪兩萬起
當然,從事芯片行業(yè)的初衷并不只是薪資。有國家的重視,集成電路必將迎來新的機遇和發(fā)展。
7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了集成電路專業(yè)將作為一級學科,并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
今年以來,受局勢影響,該行業(yè)熱錢越來越多, 畢業(yè)生未來會越來越受歡迎。集成電路專業(yè),目前開設的學校不多,畢業(yè)生也不多,但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起薪雖然無法和計算機專業(yè)相比,但也在水漲船高。
證券時報報道,招聘平臺信息顯示,「2015年、2016年,985高校微電子碩士畢業(yè)生薪水一般在1萬元左右,現在基本上是2萬元起。一個五年的工程師,2018年之前跳槽的身價是年薪30萬元,20萬的也有。現在同樣工作經驗的工程師,跳槽的身價是年薪40萬起,甚至能到60萬元。」
與此同時,其他高校和科技企業(yè)的重視程度也不容小視。
此前,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上了熱搜,「本科生帶著自己設計的芯片畢業(yè)」的新聞刷了屏。以國科大為例,在開設「一生一芯」的同時,還開設了《芯片敏捷設計》課程,讓大四本科生、一年級研究生學習并實踐芯片敏捷設計方法,參與芯片設計,通過大學流片計劃完成芯片制造,讓學生帶著自己設計的芯片實物畢業(yè),實現「硅上做教學和科研」。
按照國科大「一生一芯」計劃的培養(yǎng)愿景,國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孫凝暉曾表示,力爭實現 3 年后在全國每年能培養(yǎng) 500 名學生,5 年后實現每年培養(yǎng) 1000 名學生,10 年達到每年培養(yǎng) 1 萬名學生。
這1萬名人才,如果計劃成真,未來將流入更多有志于實現國產替代的企業(yè)。
任正非訪問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四所國內工科類985大學時曾表示: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而高校就是為社會輸出人才的地方,中國芯片的崛起必然需要人才的努力。
有了「燈塔」的指引,相信崛起只是時間的問題。
責編AJX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241瀏覽量
427461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30瀏覽量
363269 -
soc
+關注
關注
38文章
4208瀏覽量
21913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北交大本科生走進泰克先進半導體開放實驗室
soc芯片與傳統芯片的主要區(qū)別在哪
如何優(yōu)化SOC芯片性能
SOC芯片在汽車電子中的應用
低功耗SOC芯片的優(yōu)勢
SOC芯片與傳統芯片的區(qū)別
SOC芯片的定義和應用
RISC-V AI技術正式納入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
![RISC-V AI技術正式納入北京<b class='flag-5'>大學</b>研究<b class='flag-5'>生</b>課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D3/wKgaomZBeIyADEqiAACsZ19UYWk044.png)
soc是數字芯片還是模擬芯片
英國初創(chuàng)企業(yè)意在未來12個月內推出其首款可逆計算芯片
中國移動發(fā)布全球首顆 RISC-V 內核超級 SIM 芯片
![<b class='flag-5'>中國</b>移動發(fā)布全球<b class='flag-5'>首</b>顆 RISC-V 內核超級 SIM <b class='flag-5'>芯片</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D3/wKgaomZBeIyADEqiAACsZ19UYWk044.png)
思看科技助力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4年“思看杯”本科畢業(yè)設計展圓滿舉辦!
![思看科技助力浙江<b class='flag-5'>大學</b>機械工程學院2024年“思看杯”<b class='flag-5'>本科</b>畢業(yè)設計展圓滿舉辦!](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A4/wKgZomZr8iSACAXhADy3VeM80-o36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