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結構是很神奇的,也是很復雜的,現在人工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的機器人的結構模仿人類的結構設計,目前的結構設計還不能完全像人來這么行動自如。
未來的設計會越來越逼真,就像電影機械公敵一樣,機器人完全替代人類去工作,尤其是在家可以實現一切的勞動,是真正的人類的好幫手,雖然一切都向好的放心發展,會不會機器人發展到一定程度像人類一樣有自己的思想。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馬斯卡也曾經說過,人工智能的危害要大于核武器的危害,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當人工智能集成到一定的高度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人工智能目前各國發展的進度都比較快。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人類的眼睛結構,人類的眼睛結構是比較復雜的,主要是視網膜組成。
香港科技大學(HKUST)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了世界上首款3D眼睛,這款眼睛是完全仿制人類的眼睛結構設計的,完全復制人眼的3D曲面結構,在醫學上面可以為失明視力有障礙帶來希望。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可以植入此款3D眼睛,機器人可以真正的實現人類眼睛的功能,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這款‘電化學仿生眼’,為未來真正的實現人類的眼睛奠定了基礎。
這款化學眼睛最為亮眼的,首先是3D立體人造視網膜,另外在視網膜當中裝有很多的納米級的感應器,用來模擬人類的視網膜光感結構。
對于很多的失明的患者是好的消息,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當然離實現換眼睛還有距離,至少能看到希望,真的是能夠帶來光明的消息。
科技的發展是越來越智能化,對于機器人投入也越來越大,人工智能是未來的大趨勢,真正實現人工智能就需要能完全模仿人類的結構,尤其是人類的曲關節的結構,能行動自如。
未來會不會真的像電影一樣,我們并不知道,但是凡事都是相對的,有利就會有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科技可以改變生活,科技越發達人類就會越享受,人工智能發展過度,會不會像馬斯克說的那樣,人工智能危害大于核武器,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YYX
-
3D
+關注
關注
9文章
2959瀏覽量
11068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7瀏覽量
2491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英倫科技光場裸眼3D顯示產品在博物館裸眼3D顯示方面的應用

英倫科技12.1英寸裸眼3D平板電腦的應用場景介紹(中英文版)

SciChart 3D for WPF圖表庫

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發布
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上線
3D集成電路的結構和優勢

中興通訊攜手中國移動推出AI裸眼3D創新產品
中興通訊全場景AI終端應用與裸眼3D新品亮相

居然還有這樣的10.1寸光場裸眼3D視覺訓練平板電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