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現缺陷或者是質量問題,廠商進行召回,也算是常見操作手段了。
雖然我國的汽車工業(yè)起步發(fā)展較晚,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我國的汽車召回數量同樣相當驚人。
自2004年原質檢總局聯(lián)合國家發(fā)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fā)布《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在中國正式建立汽車召回制度,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在汽車召回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就全球范圍而言,目前中國汽車召回數量位居第二,僅次于美國。
據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中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2119次,召回缺陷車輛8010.2萬輛,約占我國汽車保有量的30%。
其中最近五年,年均召回汽車227次,已呈常態(tài)化。從召回原因來看,除了傳統(tǒng)的氣囊/安全帶、發(fā)動機、轉向/懸架和電子電器總成等的缺陷,由軟件故障和新能源汽車故障,引發(fā)的召回數量在近幾年呈現明顯增長的趨勢。
同時,近些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據統(tǒng)計,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已累計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141次,召回車輛數量86.05萬輛。
其中新能源汽車火災問題尤為突出。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9年全國發(fā)生新能源汽車火災就達到了560余起,今年前三季度已經達到700起,火災車輛幾乎涉及所有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統(tǒng)計數據內分析顯示,就電池種類來看,以三元鋰電池車輛發(fā)生火災事故占比較高。而且動力電池故障是火災事故的主要致因,占比達77%。在動力電池故障中,則以電芯熱失控發(fā)生頻率最高,在上述事故中占比高達82%。
此外,在汽車召回數量方面,雖然我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且數量僅次于美國,排名全球第二。但相較于美國等汽車召回制度成熟的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據肖凌云透露,目前國內已有召回案例中其實絕大部分是受調查影響,占比達到了56%。這意味著國內企業(yè)在自主實施汽車召回方面做得還不夠,現在的召回更多的是由調查引發(fā)的。
而在美國,據悉受缺陷調查影響的汽車召回,占所有召回的比例只有30%左右,其余70%是企業(yè)自主實施召回。
當前,隨著國內汽車召回制度的逐步發(fā)展完善,董紅磊透露目前還有9項汽車召回相關的安全技術標準正在推進當中。
對汽車產品信息缺陷評估的基本要素、評估流程和評估結果處置等進行明確,比如哪些漏洞需要被定義為缺陷,通過召回來解決。該標準目前已經立項,正計劃在網上公示。
責編AJX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999瀏覽量
102701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37文章
8349瀏覽量
17016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產1000萬輛,智能駕駛帶動汽車存儲升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