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上市,Intel這邊十代酷睿已經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紙面發布的十一代酷睿Rocket Lake要到明年Q1季度才能上市,但14nm工藝+改良架構依然不能解決問題。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Rocket Lake升級為全新的“Cypress Cove”,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將會提升兩位數,也就是超過10%。
當然,10%的IPC提升是保底的,實際上Cypress Cove的內核基礎是Sunny Cove,IPC性能比Skylake提升最多40%,平均18%。
只是Rocket Lake處理器即便上市了,也無法改變當前的局面,一方面是它最多8核16線程,多核上依然沒優勢,另外就是太晚了,明年Q1季度上市還有小半年時間。
Intel真正能逆轉局面的還是十二代酷睿,也就是Alder Lake這一代,官方已經確認它除了升級10nm工藝外,還會用上混合架構,也就是大小核混搭的設計,核心數會大幅增加。
根據爆料,Alder Lake的大核能做到8核16線程,小核也是8核,那未來的酷睿i9-12900K就是16核24線程,雖然有點別扭,但核心數上不會吃虧了。
至于IPC性能,Alder Lake會使用更新的Golden Cove架構,重點就是提升ST單線程性能,最新爆料稱其IPC性能比十一代的Tiger Lake提升10-20%,比Skylake提升35-50%。
除了IPC大漲,Alder Lake的頻率也不低,至少大核頻率要高于現在的Tiger Lake,后者的移動版頻率上限是4.8GHz。
Skylake架構是當前六代到十代酷睿的內核架構,在此基礎上提升35-50%的話,下下代酷睿的單核性能完全可以扭轉回來。
話說回來,Alder Lake的問題還是時間,它最快也是明年底發布,就怕那時候AMD要把5nm Zen4處理器搞出來了,后者的官方描述是2022年之前,但是因為臺積電5nm工藝少了華為這個大客戶,AMD的優先度提前了,5nm Zen4明年可期。
責任編輯:pj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96瀏覽量
230722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88瀏覽量
134460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83瀏覽量
1862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忽略基極電流,V1未知,如何知道Q1的發射極電阻?
酷睿13/14代臺式機CPU“縮缸”問題已解決:全面解析+解決方案
![<b class='flag-5'>酷</b><b class='flag-5'>睿</b>13/14代臺式機CPU“縮缸”問題已解決:全面解析+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84/wKgZomb4roeAG5w7AAK52NEXwBA292.png)
Intel:13/14代酷睿補丁幾乎無損性能!未來所有產品都安全
![<b class='flag-5'>Intel</b>:13/14代<b class='flag-5'>酷</b><b class='flag-5'>睿</b>補丁幾乎無損性能!未來所有產品都安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AF/wKgaoma3UGGAfUhpAAKj_xaJr0c690.png)
臺積電斬獲Intel 3nm處理器訂單,為酷睿Ultra 200系列助力
在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上優化和部署YOLOv8模型
![在英特爾<b class='flag-5'>酷</b><b class='flag-5'>睿</b>Ultra處理器上優化和部署YOLOv8模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69/wKgZomZYRJWACNdKAABqb7EcGWg260.png)
英特爾二季度酷睿 Ultra供應受限,晶圓級封裝為瓶頸
今日看點丨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在京發布;華為完成中國電信首個 5G FWA 商
藍思科技Q1凈利潤增長379% 凈利潤達3.09億
Intel二代酷睿Ultra最高24核心24線程
![<b class='flag-5'>Intel</b>二代<b class='flag-5'>酷</b><b class='flag-5'>睿</b>Ultra最高24核心24線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83/wKgZomYcrbuAPkesAAA0ckB0rn8400.png)
評論